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二框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一、课标引领
2022年版 课标要求 1.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的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目标导航 1.通过和谐之“辩”,理解和谐的内涵,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2.通过榜样之“议”,知晓向上向善的要求,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3.通过人文之“行”,加深对中华人文精神价值的理解,积极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2.难点:弘扬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课堂设计】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典籍里的中国》之《楚辞》,并呈现如下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思考: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
教师点拨: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二、教学建议
活动一:和谐之“辩”
教师谈话: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活动要求: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
小王: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小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小刘: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我说:……
任务一:“谈一谈”,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和谐的理解。
任务二:“说一说”,除上述名言警句外,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任务三:“议一议”,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
师生互动,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我们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活动二:榜样之“议”
多媒体播放新闻: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
内容简介:
2024年8月1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江苏南通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
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热爱科学、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风采。
  发布仪式上,新时代好少年们面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同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围绕上述新闻素材,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结合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谈谈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任务二:响应倡议,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我们应如何做
任务三:如果你所在省市正在评选“新时代好少年”,请挖掘身边的榜样并简要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师生互动,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我们就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活动三:人文之“行”
教师谈话:为引领同学们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学校拟开展以“读中华经典,悟中华人文精神”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任务一:我推荐】
(1)你如果参加该活动,你会推荐哪篇经典参赛
①我推荐的篇目:
②我喜欢的语句:
③我的推荐理由:
【任务二:我倡议】
(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该项活动,感悟并传承中华人文精神,请以“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为题准备一篇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的核心内容,是凝聚国家力量的精神支撑,是彰显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旗帜。“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华
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计方式、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举止的缩影,彰显着文化自信、文化形象、文化气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让我们共同努力。
  师生互动,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三、课堂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之“大用”,对国家对民族之“大用”,通过弘扬和涵养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和向上向善,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文之光照亮复兴征程、照亮民族未来。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