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做自尊的人 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做自尊的人 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3.2 做自尊的人
2025春
健全人格
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道德修养
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 。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P29
郑钦文在2024年10月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半决赛中尽管因伤0-2憾负,虽因失利情绪低落,但她仍微笑着向全场观众挥手致谢。她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的态度,赢得长时间掌声。
自尊不仅是赢得胜利,更是面对挫折时的从容态度。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像她一样自尊的人,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3.2《做自尊的人》
学习内容
目录
01
02
03
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尊重他人的原因和做法?
04
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
这个故事,对我们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有什么启发
生活观察P29
《晏子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如何做自尊的人?
探究与分享
该男子的行为启示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男子由于心事不顺
故意填写错误地址
拿外卖员泄愤出气
民警孙朝红当即对该男子的行为
进行了严肃批评
责令其立即撤回差评
并道歉
材料分析:男子拿外卖员泄愤出气
1.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探究与分享
以上对话启示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探究与分享
小吴的做法启示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相关链接P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课堂笔记
1.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
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
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
武器保护自己。
探究与分享
徐悲鸿的故事对怎样做自尊的人有何启示
徐悲鸿的豪言壮语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思味无知,生就当应国奴的材料,即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材!年之后,徐悲鸿的油面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西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如何做自尊的人?
课堂笔记
2.不断提升自己的原因、做法
原因: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做法:
①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
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②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
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提升个人修养。
探究与分享P30
在表演节目时,小章扮演了一只乌鸦,小勇便给小章起了个难听的绰号。小章特别不喜欢,多次表示反对。但小勇觉得好玩,课间还不停地叫着这个绰号。小章忍无可忍,反驳了一句。小勇感觉受到了伤害,两个人便争执起来。
①小勇给别人起外号,尤其是侮辱性的外号,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小章首先要努力的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告诉老师或家长,让他们帮助自己。
(3)学会尊重他人
你如何评价小章和小勇的行为?
这个故事对怎样做自尊的人有何启示
如何做自尊的人?
探究与分享
结合以上情境,说说自尊和尊重他人有什么关系?
①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②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自尊的人知道要想
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③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探究与分享
上面图片中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公共场所吸烟
歧视建筑工人
公共场所脱鞋
不文明打车
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不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尊重他人人格
不尊重他人人格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探究与分享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多所高校都通过大数据等手段为学生发放餐补且不需要申请,不公示名单直接打入卡中——
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探究与分享
故事分享: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的一对好友,但二人有着不同的行事风格及政治理念。
在做生意上,管仲因家境贫寒,常常多拿些钱,鲍叔牙理解管仲并非贪财之人,而是因家境所迫。在政治上,管仲支持公子纠,鲍叔牙支持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想处死管仲,但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最终齐桓公重用管仲。管鲍二人虽然在利益分配、政治选择上有差异,但他们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同为齐国的强盛而努力。
管仲和鲍叔牙的相处之道启示我们尊重他人要如何做?
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课堂笔记
3.学会尊重他人的原因、做法?
原因: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做法:
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
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
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
劳动和付出。
结合以上对话和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何做自尊的人?
探究与分享P31
启思导行:在推荐“班级自尊榜样”时,同学们发表了以下看法。
小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大大增强,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好,在班级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小佳不断提升自已并取得进步也是自尊的一种证明。
小龙平时非常尊重他人。和同学交往时,他能够欣赏和包容别人,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遇到问题会虚心向他人请教,与同学的关系很融洽。小龙就是自尊的榜样。
小雪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她善于发挥优势,肯定自己的价值;面对不足,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断完善自己。我推荐她。
4.如何做自尊的人?
课堂笔记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3)学会尊重他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4.如何做自尊的人?
课堂总结
3.2做自尊的人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会不断
提升自己
3.学会尊重他人
(1)要恪守为人之德
(2)面对议论或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面对侮辱和诋毁,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要努力,拼搏和进取
在学习上
在生活中
(1)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3)接纳他人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课堂练习
1. 小刚在某直播平台发现有人恶意剪辑他的视频并配侮辱性文字,他应该怎么做? ( )
A. 召集朋友在评论区与对方对骂
B. 直接删除自己的账号逃避问题
C. 保留证据并向平台投诉或报警
D. 自己也剪辑对方视频进行反击
C
解析:选项C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符合“有损人格时主动保护”的原则。选项A、D属于以暴制暴的过激行为,选项B是消极逃避,均会损害自身尊严。
2.校运会上,小美因失误导致班级接力赛失利,有同学指责她“拖后腿”。她最好的回应方式是?
A. 当场哭诉自己已经尽力了
B. 私下练习跑步并主动申请下次参赛
C. 在班级群里发长文控诉同学苛刻
D. 联合好友孤立指责她的同学
课堂练习
解析:选项B通过实际行动提升能力,符合“在生活中历练自己”的要求。选项A是情绪化应对,选项C、D将矛盾扩大化,均未体现“平和、豁达的心态”。
B
课堂练习
3.学校食堂里,有同学因外卖员父亲送餐被嘲笑“穷酸”。正确做法是( )
A. 跟着哄笑并拍照发朋友圈
B. 大声呵斥嘲笑者没素质
C. 主动帮同学接过餐盒并制止歧视言论
D. 建议学校禁止家长送餐
C
解析:选项C既维护他人尊严又化解矛盾,体现“接纳差异”的修养。选项A助长伤害,选项B以攻击回应攻击,选项D回避问题根源,均不符合尊重原则。
课堂练习
4. 小欣发现微博有人盗用她的照片编造虚假负面信息,阅读量已超10万。她应该( )
A. 花钱找网络水军刷好评覆盖
B. 立即联系平台要求删除并保留起诉权利
C. 注册小号曝光对方所有隐私
D. 关闭所有社交账号不再上网
B
解析:选项B通过法律认可的途径维权,符合“维护人格尊严”的理性方式。选项A、C涉嫌违法,选项D因噎废食,均不可取。
课堂练习
5.下列哪项行为符合“通过提升修养实现自尊”?( )
A. 为当班干部给同学送礼物拉票
B. 坚持每周去图书馆阅读哲学书籍
C. 用美颜软件虚构获奖经历发朋友圈
D. 要求父母购买最新款手机撑面子
解析:选项B通过持续学习增长智慧,符合“开阔视野”的要求。选项A、C、D均属于虚假包装或物质攀比,违背“真实进取”的自尊本质。
B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