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8 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8 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2025年春季学期
2.1坚持依宪治国
从依宪治国中探析 打击电诈,雷霆出击
宪法的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
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等内容。例如,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现行宪法分为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
徽、首都
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基本权利
跨境电信诈骗侵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中除了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1坚持以宪治国
目录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议题2:从反诈法规中探析最高的法律效力
议题3:从反诈宣传中树立维护宪法的理念
01
从雷霆行动中
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2025年1月5日深夜
演员王星女友“嘉嘉”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求助,称男友王星赴泰国进组拍戏,于北京时间1月3日中午12时许在泰缅边境失联。
1
2025年1月5日
嘉嘉的发文引起圈中人关注,大批演员转发王星失联的信息。随后诸多网民纷纷转发该信息。
2
2025年1月6日
3
4
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称,接到家属求助,将持续跟踪案件进展。
2025年1月6日下午1点
嘉嘉再发文称,已经落地曼谷将前往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请求帮助。
2025年1月6日晚,泰国电视台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已经找到王星,正在缅甸,安全无恙。1月7日凌晨,嘉嘉在发文透露营救进展,称营救仍在继续,或将迎来转机;同日,泰国媒体称,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透露在湄索边境附近发现了中国演员“星星”,省警察第6区正在那里等待接回星星。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公安部发布提示警惕境外高薪招聘避免落入电诈窝点
近期,我国公民被骗至境外后失联、被困案件频发,相关人员家属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发布求助信息。记者15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全面梳理我国公民在境外失联、被困情况,全力开展侦查调查工作,同时在外交部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支持协助下,全力协调解救被困人员。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全力捣毁境外电诈窝点,全力协调解救被困人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知识拓展
1
2
3
4
时间: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
1
2
3
4
2004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2018年宪法修正案
5
我国的“四部”宪法“五次修正”
“七五宪法”
“七八宪法”
“五四宪法”
设立监察委员会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01
(1)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
02
(2)本质: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的构成和本质
(1)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2)本质: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来读宪法:宪法的内容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我来读宪法:宪法的内容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来读宪法:宪法的内容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
我来读宪法:宪法的内容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根本任务
问题:依据从上述信息,思考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议题1:从雷霆行动中探究根本的活动准则
2.宪法规定的内容
≠所有、一切问题、具体问题
不是社会生活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33.1%,
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量最大和造成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思考:电信诈骗频发,能否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写入宪法?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
02
从反诈法规中
探析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刑法
民法典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
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法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诉讼法
从中可以看出哪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刑法
民法典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
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法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诉讼法
从中可以看出哪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5、宪法的地位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
③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P22相关链接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5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2023年12月1日,反诈法已正式实施2周年。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你是如何理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受教育权利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一般性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条件以及对不履行受教育义务行为的处罚措施。
请你来判断
宪法=民法典+刑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iita
6.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的意义
iita
6.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法制上: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区别)
iita
7.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联系: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03
从反诈宣传中
树立维护宪法的理念
奉法者强则国强。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将法治信仰熔铸为治国安邦的定则——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构成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与标志重要制度;依据宪法法律,制定并实施香港国安法,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如今,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向宪法郑重宣誓,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常见一幕。
宣誓,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昭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庄严的誓词和仪式,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缩影。
iita
思考: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iita
3.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
(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iita
近期,多名中国公民被骗至泰缅边境后遭非法拘禁、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公安部迅速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全力开展人员解救和案件侦查调查,同时派出工作组赴境外开展工作。1月26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经公安部工作组和我驻泰使馆全力工作,在泰执法部门协助下,相关案件的重要犯罪嫌疑人颜某磊(网名“颜十六”)到案并于1月25日晚回国。目前,公安机关正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自2023年以来,公安部开展国际执法合作,依托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指挥云南、浙江等多地公安机关联合作战,全力开展案件侦办。
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5.3万余名,彻底摧毁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临近中国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全部铲除,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战果,带动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和损失大幅下降。目前,“四大家族”犯罪集团案件已经陆续进入诉讼环节。尽管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当前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思考:1、我国严厉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是否能够维护宪法宣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如何维护宪法宣威
iita
4.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
(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大还是法大?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
重大职责,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