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课 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课 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






—以“宪法之旅”探究依宪治国之缘由
总议题:以“宪法之旅”探究坚持依宪治国之缘由?
:“宪”给你看我的真身
—宪法何以成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分议题1
:“宪”给你看我的地位
—宪法为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议题2
目录
分议题1
“宪”给你看我的真身
—宪法何以成为
根本的活动准则?
关于宪法,
你了解多少?
他从何而来?
又由何内容构成?
开启宪法之旅!
第二站:“宪”给你看我的构成内容
我的“构成”
议学任务
请你根据“宪法之旅”完成以下内容
①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
设有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②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国家的根本法。
1. 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内容?
知识总结
①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P20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 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内容?
知识总结
②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P21
第二站:“宪”给你看我的构成内容
我的“内容”
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议学任务:请你根据以上概括“我”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第二站:“宪”给你看我的构成内容
我的“内容”
议学任务:请你根据以上概括“我”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宪法序言第七段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本任务
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1. 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内容?
知识总结
③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P21
第三站:“宪”给你看我的高光时刻
宪法
宣誓
刚才视频中提到的宪法宣誓还记得吗?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十七条中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如今,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向宪法郑重宣誓,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常见一幕。
议一议
①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何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议学追问:①为什么要通过宪法宣誓制度来维护宪法权威?②一切组织和个人应该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知识总结
2.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
(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知识总结
3.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 (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第五条节选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分议题2
“宪”给你看我的地位
—宪法为何具有
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四站:“宪”给你看我的家庭聚会
今天宪法家里举办了一场法律聚会,请你判断他们都是谁?
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立法法
刑法
第四站:“宪”给你看我的家庭聚会
今天宪法家里举办了一场法律聚会,请你判断他们都是谁?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宪法
刑事诉讼法
民法典
议一议:从中可以看出哪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知识总结
4.我国宪法的地位?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
③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P22相关链接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5
第五站:“宪”给你看我们间的关系
那么在我国的法律体系这个大家庭中,宪法和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呢?
请你根据以下线索进行总结
线索①:区别之“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受教育权利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一般性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条件以及对不履行受教育义务行为的处罚措施。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1)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P24
线索②:区别之“法律效力”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议一议:为什么其他法律都要根据宪法来制定?
线索②:区别之“法律效力”
如: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
(1)区别: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P25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线索③:区别之“修改程序”
宪 法 制定
修改
其他 法律 制定 修改
更严格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
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宪法的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过半数通过。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1)区别: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P25
宪法严格制定和修改的意义
那么....
除了区别外,宪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联系呢
(2)联系: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基础的原因
“不能说宪法是
其他法律之和。”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P24-25(区别+联系)
知识总结
区别: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联系: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P24-25(区别+联系)
根本的
活动准则
2.1
坚持
依宪治国
最高的
法律效力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构成、本质、内容
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
维护宪法权威的做法
宪法—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宪法—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制定和修改更严格
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区别
联系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