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复习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复习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5年八年级下册道法第一单元
2024年“国家宪法日”来了!
坚持宪法至上
授课人:
环节一:时政青年说——关注时政
素材一:2024宪法宣传日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大背景下,了解宪法,学习宪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分析:从上述时政素材分析出哪些本单元关键词(句)
时政素材 本单元关键词(句)
宪法宣传周 了解宪法,学习宪法
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热爱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②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③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二、构建:思维导图构建达人
要求:
①展示自己提前做好的本单元思维导图
②联系其他单元相关知识点
③其他达人补充
同学展示
常考察重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宪法设置国家机构
5.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6.宪法的地位
7.加强宪法监督
8.增强宪法意识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⑤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⑥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2.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方面)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执法方面)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监察方面)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司法方面)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普法方面)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3.宪法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产生(P13)页数记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②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③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5.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6.我国宪法的地位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7.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8.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9.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
(2)公民: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三、重点知识点讲解
10.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四、重要概念性语句填空抽查(快问快答)
1. _________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 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__________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尊重和保障人权。____________________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就是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大的人权。
8.中国人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我国宪法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为人民服务
实现共产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社会主义制度
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幸福生活
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民主集中制
四、重要概念性语句填空抽查(快问快答)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
12..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_________。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___________。
13.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4.宪法监督制度具有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__________的职责。
16.增强宪法意识需要我们学习宪法、____________、践行宪法。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根本法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更加严格
宪法
基础性意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解释宪法和法律
实施
认同宪法
环节二:中考大闯关——链接中考
以长沙考情为例
年份 素材 设问 知识点
2024年 【凝聚共识宪法至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加强宪法监督的意义。 宪法监督
2022年 【朗朗乾坤清风徐来】 运用宪法知识,请谈谈设计上述专栏内容的依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五、直击中考
限时训练:请在十分钟内完成学案6道选择题+一道分析题
【答案】D
1.(2024·海南·中考真题)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参与其中。此举有利于青少年( )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③制定宪法,加强对宪法的监督
④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五、直击中考
【答案】C
2.(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爱国主义教育法等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C.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五、直击中考
【答案】B
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党纪严于国法,围绕党纪这把“戒尺”,列出“负面清单”,让纪律要求的红线更加清晰明确。不断修订该纪律处分条例,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五、直击中考
【答案】B
4.(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领导人民战胜一次次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表明( )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五、直击中考
【答案】C
5.(2024·湖南·中考真题)对下图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所有法律法规的总和 B.宪法是对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D.宪法是由政府制定的
五、直击中考
【答案】B
6.(2024·湖北·中考真题)2024年3月,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对我国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来说,这是“摸得着的民主”。这体现了( )
①国家保障人大代表履行职责
②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③国家维护广大残疾人合法权益
④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五、直击中考
7.【法在我心中】
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察法相关内容及表述与新修定的宪法相衔接、相统一。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揭牌。新任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先后进行宪法宣誓。
请你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要求的。(8分)
题目分析
题型:”A”如何体现“B”类
材料内容 教材观点
中共中央 依宪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加强立法,不断完善宪法
宪法相衔接、相统一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宣誓 必须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答案】
①党中央提出修宪的建议,体现了依宪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必须加强立法,不断完善宪法;
③监察法与宪法相衔接、相统一,体现了其他法律的制定要以宪法为立法依据;
④监察委员会成员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必须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大家来找茬——从典型答案中找问题
展示同学答案并点评
01“A”如何体现“B”
答题技巧:
1.“材料语言”+体现了+教材语言 (教材理论)
2.材料用引号,可缩句,不可省略
ps:教材理论需要查找书(例如体现创新精神就需要查找创新精神具体表现,然后就材料一一对应)
02 体现类:如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
答题技巧:直接写体现的教材观点即可,不需要引用材料
提示
环节三:思维再进阶——突破瓶颈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凝聚共识宪法至上】
2023年12月4日,长沙某中学学生走进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参加国家宪法日活动,在交流互动环节向工作人员了解宪法知识。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怎样加强宪法监督的?
举个例子,有公民对某地方法规中停车人未按时缴纳道路停车费进行罚款200—1000元的规定提出审查建议。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合宪性审查,请该法规制定机关说明情况,请执法部门公布实施情况……最终,制定机关对有关规定作出修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加强宪法监督的意义。
【答案】
①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②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③有利于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
④有利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环节四:今天我收获——单元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请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关键句
本单元核心句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主张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⑥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⑨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⑩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精神,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坚持民主集中制
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课后巩固
1.(2024·广东·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某校开展“宪法小讲坛”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素材搜集】同学们为“宪法小讲坛”搜集素材,小李和小肖对以下内容印象深刻。
请你回答【素材搜集】中的内容所体现的宪法知识。
2023年12月8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任命的52个部门和单位的73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答案】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课后巩固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以法之名 激发爱国伟力】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某校九年级学生就“培养爱国之情 砥砺强国之心 实践报国之行”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立法历程】爱国之情,上升为国家意志。同学们收集到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历程中的三个重要举措,绘制了如下进程图。
简述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历程中三个举措的内在联系。
【答案】
①党领导立法,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课后巩固
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
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活动,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制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中央决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活动。“共和国勋章”提名人选应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国家荣誉称号”提名人选应当是在经济、社会、国防、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各行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宪法知识,解读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的法理依据并说明该活动的意义.
【答案】
法理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意义:①评选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肯定功勋模范人物的历史功绩,表彰人民榜样;
②有利于彰显宪法精神和依宪治国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人民精神、凝聚起强大的爱国力量,激励人民共赴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