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幸福像格桑花一样开遍雪域高原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总议题:
:从黑暗到光明,雪域天籁颂党恩
分议题1
:从专制到民主,当家作主笑开颜
分议题2
目录
分议题3
:从贫穷到富裕,幸福生活甜如蜜
从雪域高原“焕新貌”中探究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分议题1
从黑暗到光明
雪域天籁颂党恩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西藏拉萨分会场备受关注。88岁高龄的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坐着轮椅出现在西藏拉萨分会场,和西藏珠峰少年合唱团唱响《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一幕,感动了屏幕前很多人。
你知道《翻身农奴把歌唱》的背后故事吗?
历史上,西藏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广大农奴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境地。农奴被打,被上酷刑,用竹签插指缝、把烧红的镣铐铐在脚踝上,吃不饱穿不暖。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政教合一的“喇嘛王国”成为历史,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1959年3月28日,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西藏人民的愿望平定叛乱,并领导各族人民开始民主改革,腐朽罪恶的封建农奴制走到了尽头,百万农奴实现了翻身解放。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012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19年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站起来
五四运动
实行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
富起来
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议学任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时间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哪些“大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78
1975
①回望党的百年大事记,你有何感悟?
②新中国成立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认奋斗成果的?
1954
198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之后于1988、1993、1999、2004、2018年五次通过宪法修正案进行修改。
知识总结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
①实践依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③结合刚才提到的日喀则紧急救援,西藏和平解放、百万农奴解放,党的百年大事记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可以从宪法规定角度、党的性质和地位角度来说)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
①宪法规定: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性质决定: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③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根本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迈向高质量
发展战略机遇期,各领域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
电力装机容量居全国前列、
旅游收入产业创历史新高、
创建生态文明高地...
各领域发展成就斐然,据此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知识总结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习近平在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明确予以回答。”
在我国,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不是对立的,而是高度统一的。我国法律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意志,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办事,这个关系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习近平
我们说党是领导一切的,但是我们又说宪法法律至上。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一些人总认为党的领导和法治是难以兼容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并就此提出所谓“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你有何观点?
议学追问
知识总结
4.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P5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党是依法执政,不是行政。
分议题2
从专制到民主
当家作主笑开颜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达国杰说:“我们曾经痛恨旧西藏这片土地,而现在我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202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3周年纪念日,诸多藏族老人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如今西藏各族人民直接选举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又选举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藏各族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地区事务的权利。
议一议:为什么人民可以管理国家事务和地区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 法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5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知识总结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共两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下一部分会学)
国家权力(公权力)
1.概念:政治概念。
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与服从相对应。
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处分方式: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3.推定规则: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否则为越权。
权力(power)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VS
公民权利(私权利)
1.概念:法律概念。
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
如: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
2.处分方式: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
3.推定规则: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
易混淆辨析
权利(right)
政治概念。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人民(区别于敌人)
法律概念。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
公民
人民
易混淆辨析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议学追问
请你根据以下法条,
分析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
法条
体现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议学追问
请你根据以下法条,
分析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
法条
体现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企
能源
通信
交通
金融
议学追问
请你根据以下法条,
分析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
法条
体现
第二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决议草案等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
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
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参加人民代表大会
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参加村务公开会
参与民主选举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议学追问
请你根据以下法条,
分析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
法条
体现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平等权
人身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
政治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议学追问
请你根据以下法条,
分析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
法条
体现
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坚强柱石和钢铁长城。
国家宪法日
6.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P5-6
①国家性质: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经济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政治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基本权利: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武装力量: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知识总结
“当家作主”与中学生有无关系?
议一议: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4年8月3日至7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在西安成功举行。在此次活动中,提案数量创历史新高,内容涉及教育、医疗、新能源、新经济等多个领域。比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对《关于加强西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提案进行了汇报。
国家宪法日
7.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7
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知识总结
分议题3
从贫穷到富裕
幸福生活甜如蜜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因高寒缺氧,这里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先后召开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西藏人权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如今,百姓的“健康梦”“教育梦”“就业梦”等已照进现实。
城乡15年公费教育
成立合作社带动
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医疗体系不断健全
“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劳动权”“受教育权”
①以上的“幸福镜头”体现了公民享有的哪些权利?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并由国家制定相关制度、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实现的。”
②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幸福。据此想想,何为最大的人权?
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③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④结合上述及日常见闻,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
“享受到免费教科书、营养餐、大病医疗保险、老旧小区改造…”
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拓展—我国人权发展历程
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它指出,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中国人权的特点
写入宪法:在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中,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增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
全面推进人权事业发展:2009年,国家制定了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年6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程、理念和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这是第二个,前面提到一个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宪法日
8.什么是最大的人权?P8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知识总结
9.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8-9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共两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比如: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奠定了法律基础。
10.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
主体广泛: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内容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知识总结
议学追问
那么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请你从以下几个“雪域高原镜头”中找到“途径”。
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议学追问
那么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请你从以下几个“雪域高原镜头”中找到“途径”。
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普法: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1.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P8-10
①总述: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P8
②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P9
③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P9
④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P9
⑤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P10
⑥普法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P10
1951年5月23日,新西藏,从这一天启程;
1959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把自由与平等带到了雪域高原;
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壮举;
让最美的格桑花盛开在这片雪域高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代的洪流永不停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下,
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思维导图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地位确立的原因
坚持党领导的原因
坚持党领导的做法
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
实践依据、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性质规定、
最高政治力量
党是领导一切的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相互统一
宪法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
宪法保障
确认国家性质、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基本权利、
武装力量
目的和要求
最大的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
人权的广泛性
主体、内容
原因
宪法基本原则、
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做法
立法、执法、司法、
监察、普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