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军神 第一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音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军神 第一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音频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军神 第一课时 分层作业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沃(wó wò)克  绷(péng bēng)带 土匪(fēi fěi) 由衷(zhōng zōng)
药剂(jì qí)  吭(kēng kēn)声 头晕(yūn yùn) 堪(kān shèn)称
2.补全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____”的部分,写在括号里。
一( )见血 从容( )定 ( )然起敬 久( )大名
一声不( ) 青筋( )起 ( )如雨下 由( )感谢
(1)他直眉瞪眼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
(2)听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同学们不禁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
(3)医生见李大爷昏倒在路边,便实施了急救。李大爷的家人对医生表示发自本心的感谢之情。( )
(4)他说话简短而能切中要害,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律师。( )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医生的医术非常高明,给病人抽血时一针见血,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B.我打碎了妈妈的一个花瓶,然后用胶水把它粘得天衣无缝。
C.他这种遇到危险先想到他人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D.听完老师讲的笑话之后,小刚龇牙咧嘴地笑了起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B.《军神》讲述的是我国十大元帅刘伯承的故事。
C.小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自习复习功课。
D.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文艺》等报纸。
【参考答案】
1.wò bēng fěi zhōng jì kēng yūn kān
2. 针 淡 肃 仰 吭 暴 汗 衷 一声不吭 肃然起敬 由衷感谢 一针见血
3.C
4.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1.军神教学设计
课题 11.军神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故事“关云长刮骨疗伤”。(视频播放“关云长刮骨疗伤”) 2.教师相机小结:东汉末年,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军神》。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军神) 3.在你们心中,军人是怎样的?(学生自由交流) 4.看到《军神》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 5.生质疑,师梳理小结: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6.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答疑解惑。 (1)谁是军神呢?(刘伯承)谁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预设:因为刘伯承不打麻醉剂做眼球割除手术,还数出了手术一共七十二刀。 (3)简介刘伯承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涯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成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其中手术前可以分为两部分:问诊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3.请同学们按“问诊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分法,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课文层次划分) 问诊时(1-11):刘伯承来到诊所,沃克医生询问刘伯承的情况并检查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 手术前(12-15):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不顾沃克医生的劝说,坚决拒绝使用麻醉剂。 手术中(16-17):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却一声不吭地做完手术。 手术后(18-26):沃克医生由衷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在知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后,更是对他充满了钦佩和敬意。 4.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刚刚的问题串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他为了尽量减少对脑神经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一声不吭地忍痛做完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为他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5.检查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诊所 年龄 土匪 熟练 绷带 惊疑 审视 一针见血 伤势 麻醉剂 施行 清醒 颤抖 一声不吭 崭新 由衷 苍白 慈祥 肃然起敬 荣幸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学生齐读。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龄”“衷”和“慈”三个字。 小结:本文写了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三、研读课文,顺学而导 1.师引导: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学生边读边画) 2.课件出示对话部分,请两名同学分角色读。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4.小结: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①刘伯承受重伤;②刘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术,但拒绝使用麻醉剂;③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 5.①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②刘伯承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③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6.这些问题文中没有给答案,需要我们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找到答案。 课件出示 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战斗中,刘伯承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一弹从右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医少药,加上经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悬赏追捕护国军将士,刘伯承在年底才几经辗转,来到重庆临江门外德国医生沃克开的诊所。 7.因为当时护国军将士遭到追捕,刘伯承在不知道沃克医生是敌是友的情况下,只能隐瞒姓名和身份。 8.此时此刻,你心中对军神刘伯承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仰、肃然起敬) 四、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要想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除了语言描写,我们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请大家带着这种敬佩之情,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一边读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学生边看边圏) 2.指名学生读圈出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1)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小结: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由开始的冷淡变成愣住、惊疑、目光柔和、生气、再一次愣住、口吃,还感受到刘伯承的从容镇定。 3.问题引导: (1)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 (2)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惊疑什么? (3)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 4.师引导:只有一边读一边体会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现在同桌两个,一个是刘伯承,一个是沃克医生,带上动作和神态来表演读他们的对话。(同桌表演读对话) 5.从对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1)第一次愣住是因为沃克医生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后发现病人受的伤太严重了;第二次愣住是因为刘伯承要求做眼球摘除手术时不打麻醉剂,口吃是因为他太震惊了。 (2)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是因为他看到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如此从容镇定。 (3)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所以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 5.师生合作,共读对话。教师读沃克医生的话,学生读刘伯承的话。 6.小结:这是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11军神 问诊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军神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讲“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故事。
2.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答疑解惑。
(1)谁是军神呢?谁称他为军神?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3)简介刘伯承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涯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成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诊所 年龄 土匪 熟练 绷带 惊疑 审视
一针见血 伤势 麻醉剂 施行 清醒 颤抖 一声不吭
崭新 由衷 苍白 慈祥 肃然起敬 荣幸
5.学习本课“会认字”,同桌交流难记的字。
三、研读课文,顺学而导
1.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
2.分角色读对话。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4.思考:
①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②刘伯承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③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背景资料:
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战斗中,刘伯承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一弹从右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医少药,加上经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悬赏追捕护国军将士,刘伯承在年底才几经辗转,来到重庆临江门外德国医生沃克开的诊所。
5.此时此刻,你心中对军神刘伯承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带着这种敬佩之情,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一边读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2.朗读下面的词句。说一说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
病人微微一笑,说……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
病人平静地回答……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
3.问题引导:
(1)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
(2)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惊疑什么?
(3)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
4.从对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东汉末年,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刮骨疗伤
在你们心中,军人是怎样的?
看到《军神》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
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读课文
划分段落层次
问诊时
1-11
刘伯承来到诊所,沃克医生询问刘伯承的情况并检查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
手术前
12-15
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不顾沃克医生的劝说,坚决拒绝使用麻醉剂。
手术中
16-17
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却一声不吭地做完手术。
手术后
18-26
沃克医生由衷称赞刘伯承为军神,在知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后,更是对他充满了钦佩和敬意。
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他为了尽量减少对脑神经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一声不吭地忍痛做完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为他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肥沃

fěi

bēng

zhōng
土匪
绷带
由衷

kān
堪称
认读字词
认读字词
诊所 年龄 土匪 熟练 一针见血
绷带 惊疑 审视 施行 一声不吭
清醒 颤抖 崭新 由衷 麻醉剂
伤势 苍白 慈祥 荣幸 肃然起敬
认读字词















默读、勾画语句
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第1~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
沃克医生:“你叫什么名字?”
刘伯承:“刘大川。”
沃克医生:“年龄?”
刘伯承:“二十四岁。”
沃克医生:“什么病?”
刘伯承:“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你是干什么的?”
刘伯承:“邮局职员。”
沃克医生:“你是军人!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刘伯承:“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准备手术。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刘伯承:“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刘伯承:“试试看吧。”
交流对话中的信息
①刘伯承受重伤;
②刘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术,但拒绝使用麻醉剂;
③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
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
②刘伯承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
③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背景资料
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
战斗中,刘伯承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一弹从右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医少药,加上经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悬赏追捕护国军将士,刘伯承在年底才几经辗转,来到重庆临江门外德国医生沃克开的诊所。
分角色读读、勾画语句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一边读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
病人微微一笑,说……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
病人平静地回答……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
交流感悟
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淡变成愣住、惊疑、目光柔和、生气、再一次愣住、口吃
刘伯承:从容镇定
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
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惊疑什么?
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
伤势严重
不打麻醉
从容镇定
军人
第一次愣住
第二次愣住
闪出惊疑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