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八上 第2单元 第3课 第4课(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八上 第2单元 第3课 第4课(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讲本
八年级上册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考点梳理
中考真题体验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高频考点)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尊重他人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4.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5.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易错点)
6.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社会秩序的内容及重要性。(P23)
维护秩序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内容: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社会规则的形成及种类。(P25)
(1)形成: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道德(约定俗成)、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度)、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等。
3.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4.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及手段有哪些?(P25)
(1)强制性措施:法律、纪律等。
(2)非强制性手段:道德、风俗等。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P27—28)
遵守规则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P28—29)
(1)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即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律即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我们应怎样坚定维护规则?(P30)
(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P31)
(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5.如何对待规则?(P28—31)
(1)自觉遵守规则。
(2)坚定维护规则。
(3)积极改进规则。
1.尊重的含义及表现。(P32)
尊重他人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含义:即尊敬、重视。
(2)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4)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怎样尊重他人?(P35—36)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①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②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解读】盲人点灯,其实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点了灯,别人在黑夜里才能看见“我”,不会撞到“我”。为别人就是为自己,试着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能感受别人的难处,是关怀;能体谅别人的不易,是宽厚;能饶恕别人的错误,是大度。与人交往,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处得长久。
1.礼的体现及主要表现。(P37)
以礼待人
(1)体现: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以礼待人?)(P37—39)
(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①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②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1.诚信的地位。(P41)
考点5 诚实守信
(1)道德层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法律层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为什么说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重要性)(P42—43)
(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怎样践行诚信?)(P43—45)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
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考点链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
2.敬人者,人恒敬之。
【考点链接】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要学会尊重他人。
3.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考点链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考点链接】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1.制定好了的规则不能改。( )
2.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
3.他人尊重我,我就尊重他人。( )
4.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
5.不讲诚信会受到法律惩罚。( )
×
×
×
×

1.(2023·襄阳)“礼让斑马线”“禁止在高铁上吸烟”“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表明( )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B.社会秩序决定社会规则的内容
C.自由划定了规则的内外边界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命题点1
维护秩序
D
2.(2024·湖北)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 )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2
遵守规则
B
3.(2024·武汉节选)【向“善”而行】
社区组的同学们在绘制法治文化墙的时候,发现社区消防应急通道上停着一辆私家车,长时间没有开走。小宇同学拨通了车主留下的挪车电话,车主不耐烦地说:“我很忙!晚点会开走的!”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小清劝小宇:“这是警察的事,咱们还是别管闲事吧。”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对小宇、小清和车主的言行进行评析。
小宇同学的做法正确。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清同学的言行错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是管闲事。我们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坚定维护规则,敢于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作斗争。
车主的言行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私家车停放在消防应急通道上,会影响消防安全,应立即挪走。
4.(2023·随州)乘坐公共交通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 )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命题点3
尊重他人
A
5.(2023·襄阳节选)【守望文明 建设家乡】
【文明之城】五一期间,襄阳的街头和景区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旅游引导和讲解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这座城市,他们的身影成为襄阳一道最美的风景。
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份温暖,我们应该如何展示自己的文明形象?
命题点4
以礼待人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⑤尊重对方,不说粗话脏话。⑥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⑦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6.(2023·鄂州)【社会生活讲道德】
古语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某高校坚持创建校园诚信环境,广泛开展诚信宣传,积极推介诚信典型,建立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个人诚信作为升学、毕业、评先评优、鉴定推荐等环节的重要考量因素。针对考试舞弊等不诚信行为进行诚信教育,让“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之风吹遍整个校园。
命题点5
诚实守信
(1)请你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谈谈诚信的意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高频考点)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尊重他人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4.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5.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易错点)
6.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考点梳理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考点1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的内容及重要性。(P23)
(1)内容: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社会规则的形成及种类。(P25)
(1)形成: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道德(约定俗成)、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度)、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等。
3.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4.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及手段有哪些?(P25)
(1)强制性措施:法律、纪律等。
(2)非强制性手段:道德、风俗等。
考点2遵守规则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P27—28)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P28—29)
(1)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即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律即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我们应怎样坚定维护规则?(P30)
(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P31)
(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5.如何对待规则?(P28—31)
(1)自觉遵守规则。
(2)坚定维护规则。
(3)积极改进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3尊重他人
1.尊重的含义及表现。(P32)
(1)含义:即尊敬、重视。
(2)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4)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怎样尊重他人?(P35—36)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①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②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漫画解读
【解读】盲人点灯,其实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点了灯,别人在黑夜里才能看见“我”,不会撞到“我”。为别人就是为自己,试着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能感受别人的难处,是关怀;能体谅别人的不易,是宽厚;能饶恕别人的错误,是大度。与人交往,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处得长久。
考点4 以礼待人
1.礼的体现及主要表现。(P37)
(1)体现: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以礼待人?)(P37—39)
(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①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②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考点5 诚实守信
1.诚信的地位。(P41)
(1)道德层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法律层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为什么说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重要性)(P42—43)
(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怎样践行诚信?)(P43—45)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名言警句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考点链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
2.敬人者,人恒敬之。
【考点链接】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要学会尊重他人。
3.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考点链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考点链接】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易错辨析
1.制定好了的规则不能改。(×)
2.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3.他人尊重我,我就尊重他人。(×)
4.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5.不讲诚信会受到法律惩罚。(×)
中考真题体验
命题点1维护秩序
1.(2023·襄阳)“礼让斑马线”“禁止在高铁上吸烟”“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表明(D)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B.社会秩序决定社会规则的内容
C.自由划定了规则的内外边界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命题点2)   遵守规则
2.(2024·湖北)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B)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武汉节选)【向“善”而行】
社区组的同学们在绘制法治文化墙的时候,发现社区消防应急通道上停着一辆私家车,长时间没有开走。小宇同学拨通了车主留下的挪车电话,车主不耐烦地说:“我很忙!晚点会开走的!”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小清劝小宇:“这是警察的事,咱们还是别管闲事吧。”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对小宇、小清和车主的言行进行评析。
小宇同学的做法正确。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清同学的言行错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是管闲事。我们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坚定维护规则,敢于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作斗争。
车主的言行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私家车停放在消防应急通道上,会影响消防安全,应立即挪走。
命题点3尊重他人
4.(2023·随州)乘坐公共交通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A)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命题点4以礼待人
5.(2023·襄阳节选)【守望文明 建设家乡】
【文明之城】五一期间,襄阳的街头和景区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旅游引导和讲解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这座城市,他们的身影成为襄阳一道最美的风景。
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份温暖,我们应该如何展示自己的文明形象?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④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⑤尊重对方,不说粗话脏话。⑥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⑦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命题点5诚实守信
6.(2023·鄂州)【社会生活讲道德】
古语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某高校坚持创建校园诚信环境,广泛开展诚信宣传,积极推介诚信典型,建立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个人诚信作为升学、毕业、评先评优、鉴定推荐等环节的重要考量因素。针对考试舞弊等不诚信行为进行诚信教育,让“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之风吹遍整个校园。
(1)请你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谈谈诚信的意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高频考点)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尊重他人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4.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5.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易错点)
6.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考点梳理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考点1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的内容及重要性。(P23)
(1)内容: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社会规则的形成及种类。(P25)
(1)形成: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道德(约定俗成)、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度)、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等。
3.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4.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及手段有哪些?(P25)
(1)强制性措施:法律、纪律等。
(2)非强制性手段:道德、风俗等。
考点2遵守规则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P27—28)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P28—29)
(1)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即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律即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我们应怎样坚定维护规则?(P30)
(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P31)
(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5.如何对待规则?(P28—31)
(1)自觉遵守规则。
(2)坚定维护规则。
(3)积极改进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3尊重他人
1.尊重的含义及表现。(P32)
(1)含义:即尊敬、重视。
(2)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4)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怎样尊重他人?(P35—36)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①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②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漫画解读
【解读】盲人点灯,其实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点了灯,别人在黑夜里才能看见“我”,不会撞到“我”。为别人就是为自己,试着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能感受别人的难处,是关怀;能体谅别人的不易,是宽厚;能饶恕别人的错误,是大度。与人交往,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处得长久。
考点4 以礼待人
1.礼的体现及主要表现。(P37)
(1)体现: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以礼待人?)(P37—39)
(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①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②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考点5 诚实守信
1.诚信的地位。(P41)
(1)道德层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法律层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为什么说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重要性)(P42—43)
(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怎样践行诚信?)(P43—45)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名言警句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考点链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
2.敬人者,人恒敬之。
【考点链接】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要学会尊重他人。
3.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考点链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考点链接】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易错辨析
1.制定好了的规则不能改。(×)
2.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3.他人尊重我,我就尊重他人。(×)
4.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5.不讲诚信会受到法律惩罚。(×)
中考真题体验
命题点1维护秩序
1.(2023·襄阳)“礼让斑马线”“禁止在高铁上吸烟”“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表明(D)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B.社会秩序决定社会规则的内容
C.自由划定了规则的内外边界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命题点2)   遵守规则
2.(2024·湖北)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B)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武汉节选)【向“善”而行】
社区组的同学们在绘制法治文化墙的时候,发现社区消防应急通道上停着一辆私家车,长时间没有开走。小宇同学拨通了车主留下的挪车电话,车主不耐烦地说:“我很忙!晚点会开走的!”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小清劝小宇:“这是警察的事,咱们还是别管闲事吧。”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对小宇、小清和车主的言行进行评析。
小宇同学的做法正确。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清同学的言行错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是管闲事。我们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坚定维护规则,敢于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作斗争。
车主的言行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私家车停放在消防应急通道上,会影响消防安全,应立即挪走。
命题点3尊重他人
4.(2023·随州)乘坐公共交通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A)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命题点4以礼待人
5.(2023·襄阳节选)【守望文明 建设家乡】
【文明之城】五一期间,襄阳的街头和景区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旅游引导和讲解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这座城市,他们的身影成为襄阳一道最美的风景。
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份温暖,我们应该如何展示自己的文明形象?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④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⑤尊重对方,不说粗话脏话。⑥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⑦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命题点5诚实守信
6.(2023·鄂州)【社会生活讲道德】
古语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某高校坚持创建校园诚信环境,广泛开展诚信宣传,积极推介诚信典型,建立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个人诚信作为升学、毕业、评先评优、鉴定推荐等环节的重要考量因素。针对考试舞弊等不诚信行为进行诚信教育,让“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之风吹遍整个校园。
(1)请你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谈谈诚信的意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