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海上贸易繁盛的王朝,也因此获得“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帝国”的美誉。你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与宋朝经济格局的变迁有什么关系吗?
情境思考
学习目标
1.通过《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和《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
2.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和概况,思考对当今经济建设的启示。
3.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树立开放交流的心态,坚定文化自信。
探究导学
1.发达的中外交通
经过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西藏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的大部;中国北方地区战火连年,丝绸、瓷器的产量不断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愿远行,丝绸之路逐步走向低谷。
(1)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
①原因:
②范围:
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贸易繁荣,海路交通日渐发达。
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沿岸。
(2)宋朝:
《梦梁录》卷一二:宋朝“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约合三百吨),可载五六百人,中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
泉州出土的宋船载重量约为250吨,属中等船。已经超过了当时外国的商船。而更大的海船可载万斛至数万斛。
《岭外代答》卷六“木兰舟”:“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数万斛之船只有用能“持数万斛之蕃舶”的钦州乌婪木才能做柁。
元丰元年及宣和五年,宋朝政府两次在明州修造载重万斛的“神舟”,作为出使高丽的使者的座船。
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一九中说
“南人有万斛之舟”正反映了当时的实际,宋代全国造船总数巨大。
太宗时全国年造海船、江河舟船共三千余艘,至道末年达三千三百三十七艘。天禧末,每年的数量在至道末年的基础上减少四百二十一艘,但每年新增的船舶仍是十分可观的。
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
海船采用成熟的水密隔舱结构,对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革命性作用;改革了以前使用木锚的传统而使用了铁锚。
张挂多面不同形状的风帆,更好地利用不同方向的风力。
宋代海船一般都安装有大小两主舵,以根据水的深浅交替使用。同时舵上还安装有副舵,以配合主舵控制航向。
航海者已经掌握东至日本、高丽,南到东南亚直至中东的季风规律。
朝鲜半岛、日本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北非
元朝海上丝路进入鼎盛时期
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意大利旅行家、商人
马可·波罗
(3)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
新局面
东非
欧洲
2.繁荣的海外贸易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在香港展出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在宋代出现,以及在明代早期达到巅峰时期。
市舶司作为中国古代的外贸机关,见证了中国宋、元、明三朝的海上贸易之繁荣。
市舶司遗址
广州
泉州
明州
①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②外贸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③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④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瓷器
香料
海外
中国
输入
输出
丝织品
茶叶
象牙
珠宝
泉州清真寺
泉州伊斯兰教圣徒的墓地
朔门古港遗迹
大批元代文物将现身
圣杯屿海域水下考古
3.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泉州清真寺
泉州伊斯兰教圣徒的墓地
约成书于元末。原书三十六卷,现仅残存目录下、卷十二、卷三十、卷三十四,计四卷。全书基本用汉文书写,但夹杂大量古阿拉伯文之药物名称。卷三十四为金疮门、折伤门。金疮门主要收录治刀箭伤药方;折伤门则对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的证治详加介绍,手法丰富,颇具特色。
本书具有民族医学特色,更有医史学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发掘。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驿站制度
历法
农业
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课堂小结
繁荣的海外贸易
政府机构:市舶司
商港:广州、泉州、明州
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输入:药物、天文、历法、数学、
建筑、音乐、宗教等
输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天文、
历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训练评价
1.1987年,广东省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古沉船。船上载有巨量外销瓷器、大量手工艺制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及众多金、银、铜货币。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南宋时(  )
A.商税对财政贡献巨大
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C.贵金属外流情况严重
D.航海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B
2.“一带一路”惠及全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D
3.元朝参照南宋旧制,先后设立泉州、上海、温州等市舶司,招集舶商赴海外交易珠宝、香料等物;制定“市舶则法二十三条”。这表明元朝(  )
A.重视海外贸易
B.驿传制度发达
C.废除重农抑商
D.发展朝贡贸易
A
4.“(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表明(  )
A.泉州是当时重要的商港
B.马可 波罗曾到达元大都
C.元朝的造船技术很发达
D.元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A
5.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这表明(  )
A.中国精美瓷器都是青花瓷
B.元朝时期青花瓷工艺发展的高超
C.中华文明有兼收并蓄特征
D.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工艺
C
一个人如同一只钟表,是以他的行动来确定其价值的。
——[英国]佩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