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中考道法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2025年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八上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练本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一、选择题1.(2024·荆州模拟)下面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赵某在电影院里接听电话B.钱某借钱后到期不还C.孙某多次打110谎报险情D.李某某醉驾致人死亡C2.(2024·武汉三模)下列说法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①被告人刘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本次案件在民事法庭进行审理 ③判决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④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饲养的狗由于未做相关防护措施,将原告张某手部咬伤,致使张某无法履行两份合同,经济来源中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现判决如下:被告刘某赔偿原告医疗费、交通费2 504元、两份合同经济损失8万元、精神损害赔偿2万元,共计102 504元。C3.(2024·武汉一模)某校法律学习小组在进行活动探究时,出示了张某电信网络诈骗案的办理流程(节选):对此,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A.公安机关依法立案、公正司法B.人民法院可对张某进行行政处罚C.检察院对张某提起的是民事诉讼D.张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D4.(2024·滨州)在议学活动中,课代表以“远离违法犯罪”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下素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②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雷区” ③预防违法犯罪,人民法院是关键 ④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A5.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①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 ②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③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 ④小强仍不知悔改,为弄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C6.(2024·孝感模拟)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律程序维护权利。对于下列维权路径的推导正确的是( )A.网购到过期食品,与商家协商→调解→获得相应赔偿B.拒不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仲裁→达成相关协议C.开车出行发生轻微的刮擦事故→诉讼→承担刑事责任D.邻居间发生矛盾直接进行对话→和解→解决矛盾纠纷D7.(2024·宜昌模拟)近日,多起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央视新闻媒体发布系列宣传海报,引导公众勇敢向霸凌说“不”。这提醒青少年遭遇校园欺凌应( )①加强家庭保护,不让父母角色缺失 ②学会依法维权,主动寻求老师帮助 ③坚持公开审判,严惩校园欺凌行为 ④沉着冷静应对,机智灵活与其周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D二、非选择题8.(2024·襄阳模拟)【知法懂法 守法用法】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以“多彩的法治课堂”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案例 违法行为类型小赵因饲养的宠物狗常半夜乱叫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①______________某照相馆因擅自使用钱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②______________孙某因非法狩猎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③______________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阶段一:聚焦主题,全员参与】活动开始,老师想了解同学们对违法行为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以下任务:(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对应的案例中违法行为的类型。【阶段二:案例分析,实战演练】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张某是一名军事爱好者,2020年,出于对军事装备的热爱,张某在居住地的军用机场附近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了分享。但是张某不听朋友善意的劝告,第三次来到了距离嘉兴机场直线距离不足50米的一座土坡上,在非法拍摄了300多张照片后,他被巡逻的战士当场发觉。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张某拍摄的照片有四项机密级军事秘密,这些照片一旦泄露,将会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危害。2021年4月1日,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判定张某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非法猎取国家秘密罪”。(2)你认为上述张某的案件应该在图1和图2中的哪一个法庭审理?并说出这类法庭的名称。图3是你们组内一位同学拟写的有关张某案件的判决书,你认为该判决书中对于张某的处罚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张某一案给我们哪些启示?图1。图1是刑事法庭。处罚不合理。理由:①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罚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的行政责任。②张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启示: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