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共28张PPT+1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共28张PPT+1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体会“中国速度”感悟对外开放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看“中国速度”探究我国不断推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一幕
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世界银行集团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它协同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地区开发银行、智库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农业、金融等问题,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
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份额国
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致力于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成员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向成员提供资金促进其国际收支平衡。
新时代: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的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知识总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1)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2)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4)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的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新阶段: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速度一:深圳经济特区:创新“强磁力”吸引全球优质资源
深圳国家高新区以约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30%GDP。深圳高质量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深港“联合政策包”“科汇通”等政策批量落地、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正式开园,率先开展跨境数据交易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等重大平台启动建设,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全球计算联盟、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相继落地。
议学提示:依托我国从超大市场规模,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也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
2023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升至41.4%;中国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6万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规模在全球位居前列。
速度二:服务贸易跑出自主开放“加速度”、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2023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达27193.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15435.2亿元,增长9.0%;进口11758.5亿元,增长7.8%。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
议学提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2个条目,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速度三: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议学提示: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相关链接——负面清单管理
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城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实质即“非禁即入”它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
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这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含义、实质
意义、目的
知识总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措施)
(1)总要求
在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知识总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措施)
(2)依托优势:市场资源市场优势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3)推动升级:建设贸易强国
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知识总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措施)
(4)缩减清单:引进来(投资)
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5)深度参与:走出去(经贸)
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看中国铁路发展理解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第二幕
议学问题:
1.结合视频关键信息思考中国铁路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什么关系?
2.结合材料思考中国铁路为什么要矢志不移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铁路又是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材料二:凭借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中国高铁以“中国标准”出海,为世界高铁贡献中国方案,不断释放影响力。在中国标准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11个系统96项主要设备采用了统一的中国标准和型号,中国成为高铁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和重要主导者。
材料三:中国铁路“走出去”,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铁路将继续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知识总结——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外开放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重要能力
前提和基础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
知识总结——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我国国情决定: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
(2)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措施
知识总结——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3)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课堂小结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措施
课堂练习
1.2024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21.2万亿元,增长6.1%;服务进出口额增长14%;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3.9%。跨境电商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船舶、汽车等优势产品出口较快增长。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数量2.7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这表明( )
①我国服务进出口额已超过货物进出口额
②我国引资和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③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④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①:题干中提到货物进出口额为21.2万亿元,增长6.1%;服务进出口额增长14%。但并未提供服务进出口额的具体数值,因此无法判断服务进出口额是否超过货物进出口额。②:材料只提到了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及高技术制造业引资情况,没有体现投资,不能说明我国引资和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D
2.十年来,我国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运。中国路、中国港、中国高铁、中国大飞机……中国速度,让世界惊艳。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角度看,“中国速度”的密码是( )
①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按三权分立原则划分职权
④我国拥有自主自决的主权,自主制定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B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不属于国家观,②不符合题意。
③: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不是三权分立,③说法错误。
3.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将加征17.4%-38.1%不等的临时关税。美国也在上个月宣布将关税从25%提高到100%。欧、美等传统汽车强国,纷纷筑起关税围墙来抵挡中国电动车崛起带来的颠覆性冲击。对此,以下可行的应对措施有( )
①出台对等反制措施维护车企利益
②深挖国内市场潜能对冲出口下降
③到海外投资设厂以避开关税限制
④保持技术、产品和产业链领先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①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全球竞争力。正是受此冲击,欧美国家才提高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进行反制措施和转向内销无助于问题的解决,①②不符合题意。
D
4.2024年1月25日,习近平向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发表视频致辞,强调双方要以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要在深化传统合作的同时,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坚持把蛋糕做大,以开放汇聚合作力量、共享发展机遇。由此可见,中法双方要( )
①坚持开放包容,以交流超越隔阂
②完善全球治理,引领经济全球化
③开辟增长源泉,培育发展新动能
④破除绿色壁垒,助力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②:中法双方要合作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但不是引领经济全球化,②不选。
④:双方要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但这与破除绿色壁垒,助力可持续发展无关,④不选。
B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