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课件(共20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课件(共20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未来!
7.2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缩写:CIIE),简称 “进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办,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进博会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5-10日在上海举办。
跨山海之远 赴进博之约
第一幕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018年,中国正式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之后不少全球企业成为进博会的“回头客”。2023年,约200家企业连续6年签约参展,还有近2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及500多家中小企业首次签约参展。行至第六届的进博会,是中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世界分享“中国机遇”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增长35.7%,促进就业人口增加。透过进博会的窗口,更多企业与中国续写更长久的约定,深度嵌入中国的产业链乃至创新链。大到近200吨重的“金牛座”龙门铣,小到与硬币相当的心脏起搏器,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的舞台。
举办进博会,通过合理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丰富国内消费选择,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73-74的内容,思考: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进博会开展对中国,世界经济发展及个人的意义。
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
就业增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冲击和挑战
对国家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
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创造了大批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有人认为,中国只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长在马达加斯加土地上的中国杂交水稻
广西扶贫专家和老挝进行技术联动,让老挝人民喝上符合饮用标准的山泉水
①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预测显示,未来五年,中国货物、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前六届进博会,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20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将有超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更广阔的市场
更充足的资本
更丰富的产品
更宝贵的合作机会
②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乘进博东风 献中国力量
第二幕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对于进博会,中国政府提出了“推动形成全球开放合作新格局”的倡议,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开放措施和政策。例如,“外商投资法”等相关法规已经实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关税下调等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出台。
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变革和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双向流通、互利共赢”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在举办本次进博会时期内发布的《2020年度百强县域电子商务示范县评选结果》中就有如此描述:“近年来,‘双向流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路并催生了更广泛领域间相互交流与学习。”
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瞄准“未来赛道”,进博会不断优化展区专区设置,设立创新孵化、集成电路、农作物种业、人工智能等专区,带动各国企业更好因应产业发展变化的新需求新趋势。施耐德电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创新氛围浓厚、人才济济,为孕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产业链基础完善、应用场景丰富,保障了创新成果能够落地。
谈一谈:为什么中国进博会能够促进合作共赢,推动全球发展?
1.中国态度: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它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多方的“大合唱”。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2.中国主张:
(1)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2)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
多边贸易:
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相互间的收支能够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所管理的体制就是多边贸易体制。
贸易保护主义:
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减轻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遭受的外国产品竞争,并向本国产品提供各种补贴或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3.中国行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
1.中国态度: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经济的推动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2.中国主张:(1)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2)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
3.中国行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
总结: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本课小结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主张
中国态度
中国行动
学以致用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们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共同实现整个世界的发展。下列属于中国发展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机遇的是()
①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②中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③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实现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
④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是中国发展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的机遇,①④符合题意。
②强调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不符合题意。
世界经济还没有实现均衡发展,③错误。
2.德国之声2023年5月7日援引奥地利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称,如果德国经济真的与中国“脱钩”,将导致德国的GDP缩水2%,相当于减少600亿欧元。该数据充分说明()
①我国积极承担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坚持与世界各国共进退
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③德国作为我国的最大出口国,对我国经济依赖程度很深
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材料数据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②④正确。材料强调德国对我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没有体现我国积极承担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坚持与世界各国共进退,①与题意不符。目前美国仍是我国的最大出口国,而不是德国,③错误。
3.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与结构正处于深刻调整期,习近平借古语“轻关易道,通商宽农”阐明了开放、通达、共赢的中国方案,对当前世界经济的企稳复苏具有重大意义。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轻关”——构建更公平合理的关税体系,促进全球贸易的便利化
②“易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改变损害各国利益的国际旧秩序
③“通商”——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构建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国际市场
④“宽农”——放宽和完善发展农业的政策,提高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轻关”强调构建更公平合理的关税体系,促进全球贸易的便利化;“通商”强调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构建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国际市场,①③正确。国际旧秩序维护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②中“损害各国利益”说法错误。“宽农”就是放宽农政,减少农民负担,不夺农时,促进流通,而不是“提高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④错误。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