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9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9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
从联合国舞台上的十个
中国瞬间看中国外交政策
瞬间一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1月15日,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为团长、黄华为副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达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在被记者问到此刻的心情时,乔冠华仰头大笑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这一幕被记者抓拍下来,成为70年代新中国外交实践的经典瞬间之一。
50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积极践行联合国崇高理想,不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全球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瞬间二
叙利亚问题上的中国立场
2012年2月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投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在安理会相关表决中一共使用16次否决权,其中10次与叙利亚问题有关。中国根据是非曲直,从维护叙利亚人民利益出发,投下否决票。
肩负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重任,中国始终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坚定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说公道话,办公道事,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国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中东、叙利亚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解决。
瞬间三
中国的脱贫成就
2020年10月31日,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独龙族学生肖琴萍在教室里上课。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以整体推进的思路对独龙江乡进行集中帮扶,加速消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素质等“瓶颈”问题,帮助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独龙族整族脱贫,实现“千年跨越”。
中国现行标准下近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对人类发展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瞬间四
国际减贫合作
2019年4月7日,在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人们在水稻收割现场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的水稻种植项目,通过推广合作种植,带动周边农户开发土地、种植水稻,极大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中国目前在非洲援建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动减贫脱贫,惠及50多万民众。
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帮助,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和欧洲等地区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多种形式援助。
瞬间五
中国维和行动
2015年5月26日,中国派赴南苏丹首支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任务区举行开营仪式,接受联合国代表检阅。2015年1月,中国军队向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派遣一支700人规模的步兵营,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成建制派遣步兵营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中国军队已先后向南苏丹派遣七批步兵营,为稳定当地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迄今参与约30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中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被联合国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瞬间六
一带一路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5月1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当地火车司机跟随中国老师张程熟悉蒙内铁路列车操作流程。5月31日,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这条连接肯尼亚蒙巴萨港和内罗毕的现代化铁路是中非合作、“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肯尼亚总统肯雅塔说:“这是转变的开始,将为所有肯尼亚人创造就业、希望、机遇和繁荣。”
中国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力所能及帮助,中国还带动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合作体系,推动联合国南南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宽领域上实现更大发展。
瞬间七
南南合作
2020年1月10日,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附近的胡鲁马累医院,73岁的阿卜杜拉·侯赛因成功接受手术后,竖起大拇指感谢中国眼科医疗队。3天后,中国政府援助的中国-马尔代夫眼科中心在这家医院揭牌。中马眼科中心是中国在国外援助开设的第一家现代化、标准化的眼科中心,是中马两国首个卫生领域合作项目。
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发展资源,帮助它们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中国2015年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已在50多个国家实施了100余个救灾、卫生、妇幼、难民、环保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瞬间八
全球妇女事业合作
1995年9月15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主席陈慕华以击锤方式宣布通过《北京宣言》。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是联合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被认为是联合国妇女工作史上的里程碑,来自197个国家和地区的1.76万名代表与会,讨论全球妇女事业诸多重大议题并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国一直积极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合作,已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是捐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完成133个“妇幼健康工程”,邀请3万多名发展中国家妇女来华培训。
瞬间九
全球气候治理
 2015年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中)在《巴黎协定》达成后发表讲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当天通过《巴黎协定》,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全程参与并有效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始终支持《巴黎协定》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实施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巴黎协定》落实的行动派。
瞬间十
医疗援助
 2020年5月26日,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指导新冠肺炎病房建设时,与一线医务人员合影。为支持非洲国家抗击新冠疫情,中方派出多批抗疫医疗专家组,分享抗疫经验,对话社区民众,考察定点医院和实验室,指导中国医疗队开展抗疫工作,受到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高度赞誉和广泛好评。
中国向34个国家派遣37批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2021年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看了那么多瞬间请你思考
01
你有什么感受?
02
中国是怎么样
的形象?
03
新中国的外交是怎么样的局面?
04
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是什么样?
05
中国外交政策怎么样发展的?
06
中国外交政策形成的因素?
问题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建国初期的外交
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0年代的外交成就
建立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
与苏联的关系
结成紧密的盟友关系
与美国的关系
从敌对到逐步缓和
1960年代的外交挑战
面临超级大国的压力
1970年代的外交突破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建国初期外交政策与实践
请你补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体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事例。
搜集材料,向同学介绍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独立自主
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提出
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开展外交活动。
独立自主的实践
改革开放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独立自主的继承与发展
原则的确立
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强调独立自主。
0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0年,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支援,展现了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坚定决心。
02
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但随后在独立自主原则下调整了对苏政策。
03
中苏关系的初期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0年来 历久弥新
视频资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依据。
和平共处原则的实践与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新时代和平共处的新内涵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和平共处原则指导下的外交实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1世纪初外交
和平发展道路的探索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多边合作
世纪初外交政策调整
倡导和平发展,强调共同安全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促进全球贸易,深化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优化全球伙伴关系,提升国际影响力
外交布局的现代化
国际组织参与
联合国大会发言权恢复
01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02
2008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国
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
03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改革开放
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04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深化区域合作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05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
参与金砖国家合作
06
2009年金砖国家首次会晤,提升国际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07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关键组织的参与和贡献
亚太地区合作
从“东亚合作”到“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成员间贸易投资自由化
01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搭建东亚合作平台,深化地区国家多边交往
02
东亚区域合作进程
加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03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04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联合国事务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角色
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提升国际地位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支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
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中国成为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
联合国维和行动
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联合国更加公正合理
支持联合国改革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新篇章
01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法治
公正合理新秩序
02
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扩大共同利益合作圈
开放包容新格局
03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
文明互鉴新篇章
04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
01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发展
02
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合作共赢
03
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国际友好合作。
正确义利观
04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
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受侵犯。
主权安全优先
国际合作与贡献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0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共同发展愿景
02
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
0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全球治理体系
多边主义与合作
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全球治理。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
"一带一路"旨在促进区域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
倡导"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承诺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协定,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

课堂练习
1.泰国国会前主席、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发文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吸引13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实施数千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共“一带一路”充分展现中国的国际合作理念,带来了显著的合作成效。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一带一路” ( )
①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包容发展提供了强大载体
②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的平台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通过材料中“一带一路”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②④正确。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①错误。
③:维护本国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将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坚决打掉任何分化发展中国家的图谋和伎俩。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南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了“全球南方”合作的机制平台,维护了“全球南方”的实际利益。由此可见( )
①“全球南方”立足共同利益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②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契机
③中国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④“南南合作”代替“南北合作”,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材料强调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关系,没有强调“全球南方”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且立足于本国的国家利益,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将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一系列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塑造了“全球南方”发展的内生动力,维护了“全球南方”的实际利益。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契机,中国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南南合作”代替“南北合作”说法错误,二者应该并存,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3.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材料表明中法两国( )
①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
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③共同主导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④努力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共建中法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表明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中法两国,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①②入选。
③:中法两国积极推动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而不是主导,③不选。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④不选。
故本题选A。

拓展提高
视频素材: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