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核心素养目标2022年课程标准:知道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1.了解隋唐时期在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医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知道隋唐科技成就的领先地位和文学艺术的多样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知道隋唐时期科技的领先成就,如雕版印刷术、僧一行《大衍历》、孙思邈与《唐本草》等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理解隋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开放、国力强盛与隋唐科技发达的关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了解隋唐时期的思想、唐诗、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等文化艺术成就,通过阅读图文、视频展示、诗歌鉴赏等方式,让学生感悟多元思想的特点和文学艺术之美。(史料实证)4. 了解隋唐时期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树立崇高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家国情怀)导入新课868 年,一个叫王玠(jiè)的人为他父母祈福消灾,用雕版印刷了一部《金刚经》。1900年,这部《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世界。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吗?隋唐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一、雕版印刷术1.出现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日历等。目前已经发现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说明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材料1: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材料2: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即模刻)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材料3: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机械厂发现雕版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刻印于 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木版雕梵文陀罗尼经·唐代,陕西西安铜网厂唐墓出土,中国考古博物馆藏。材料4: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刚经》。这是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的十六尺长的经卷。是至今存于世的中国早期印刷品实物中唯一的一份留有明确、完整的刻印年代的印品。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一次到敦煌即将其掠去。至今存在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料史接链雕版印刷,是在尺寸相等的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文字或图画,然后在上面涂墨铺纸,在纸上轻轻一刷,就可印出正写的文图。2.传播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①到新罗:雕版印刷术在7世纪时随朝鲜半岛的留学生传入,后来在韩国得到了发展。②到日本:唐代高僧鉴真在754年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印刷三部佛经的技术,这标志着印刷术在日本的开始。③通过丝绸之路,印刷术传入中亚,如波斯(现伊朗)和阿拉伯地区,在那里被用于天文学和医学书籍的印刷。④ 中国的印刷术通过阿拉伯商人和欧洲传教士传入欧洲。15世纪中叶,欧洲开始有了木版和铜版雕印,纸牌和宗教画促进了欧洲人接受印刷技术。⑤印刷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美洲:印刷术传入美洲后,被用于当地原住民和欧洲殖民地的文献和宗教文献的印刷。非洲:印刷术也传播到非洲,特别是在埃及和南非,用于当地语言书籍的印刷和宗教文献的复制。3.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雕版印刷等过程。(1)文化保存与传承:雕版印刷术使得书籍和文献的复制变得容易和快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保存和传承。(2)知识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程度。(3)文明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作出了贡献。(4)技术革新:雕版印刷术为后来的活字印刷术等技术革新奠定了基础,对世界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印章玉玺独孤信印雕版缺点:但雕版印刷术费工费时,成本高、利用率低;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识知接链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唐发明唐朝宋北宋仁宗(1041-1048)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活字印刷术元王祯·转轮排字盘元元朝中期,锡活字印刷泥活字二、天文学与医药学1.天文学姓名:时代:贡献:僧一行僧一行(683~727),魏州昌乐人(今河南濮阳),本名张遂。他自幼博览群书,青年时就精通天文历算,后出家为僧,隐居嵩山。受唐玄宗征召入宫后,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研究。唐玄宗时期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僧一行的成就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影响:材料:时的历法在推算天象方面渐渐出现偏差,玄宗命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编订新历法;另派人制作黄道游仪,观测天象,与一行的研究互证。一行取《周易》“大衍之数”之名,主持编订《开元大衍历经》。一行去世时,玄宗赐给他“大慧禅师”的谥号。——摘编自刘晌等《旧唐书》等开元十七年(729),《大衍历》颁布实行,并一直沿用达八百年之久。《大衍历》作为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历法,相继传入日本、印度,在这两国也沿用近百年,极大地影响了这两个国家的历法。僧一行实测得出的子午线一度的长度为351.27里,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料史接链前有祖冲之通过天文观测,创制《大明历》,后有僧一行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为什么历代要不断重修历法?政治因素:新王朝建立后,为了显示正统和权威,往往会制定新的历法。例如,汉朝取代秦朝后,便废除了秦历,制定了太初历。天文学发展: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天文现象的认识越来越精确,旧有的历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这些变化,因此需要制定新的历法。例如,唐朝的大衍历就是在前人基础上,结合新的天文观测数据制定的。农业需求:农业社会对季节变化极为敏感,历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农事活动的安排。因此,当发现现有历法不足以准确指导农业生产时,就会有新的历法出现。例如,明朝的崇祯历法就是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结合西方天文学知识制定的。文化传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时间观念,这也可能导致历法的更换。例如,清朝入主中原后,保留了满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将其纳入官方历法。2.医药学姓名:著作:内容:称号:孙思邈《千金方》孙思邈天资聪明,少年时立志学医。他努力钻研前人医书,亲自采集草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热心为乡邻治病,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总结妇科、儿科成就,提出应独立设科。他曾多次拒绝高官厚禄,倡导医德,孙思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得广泛赞扬。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药王”孙思邈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撰医学著作特以“千金”命名。《千金方》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料史接链勤奋好学、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医德高尚、淡泊名利、以人为本思考与发现案例:在唐朝,脚气病困扰着许多人,症状表现为下肢浮肿、肌肉酸痛、身体乏力,严重影响生活。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也遇到了不少这类患者,长安城内有几位富商,被脚气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多方求治都不见效。为了弄清楚病因,孙思邈住进了其中一位严太守家中,经过十几天的观察,还深入厨房调查,发现严太守对粮食精制十分讲究,米面都要反复加工精碾细磨。之后他又走访其他患病的富人,发现他们都有喜食精粮的习惯。由此,孙思邈推断精粮可能是引发脚气病的关键因素。将主食改为粗粮糙米,并用细谷糠、麦麸皮煎水服用。按照这个补脾煎汤的疗法,患者的症状逐渐改善,最终康复。 “用谷皮煎汤”疗法(含维生素B的科学原理)。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显庆四年(657年)由苏敬等20多人集体编纂完成,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的中药学成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比欧洲最早的《纽伦堡药典》(1542年)早800多年。《新修本草》共54卷,包括正文20卷、目录1卷,《新修本草图》25卷、目录1卷,《本草图经》7卷。《本草》部分主要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人部分新药和注文重新编订而成,共收载药物850种,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9类,主要论述药物名称、性味、主治和附方等,在编写体例方面遵从朱墨分书的原则。《药图》根据实物绘制,《图经》是对《药图》的说明,主要论述药物产地、形态鉴别、采药时日和炮制加工等。书中订正药物纰缪400余处,增加药物百余种。由于当时正处于唐朝全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有不少外来药品通过贸易进入我国,如安息香、龙脑、胡椒、诃子、郁金、茴香、阿魏等。鸦片一物就是由波斯地区当贵重药物运进中原的。其中还记载了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成的补牙用的填充剂,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的文献记载。三、唐朝的思想家魏晋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劳动人口,引发社会经济问题,遭到一些人士的不满和反对,儒学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景背1.韩愈史料1:韩愈上表反对,甚至主张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史料2: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韩愈《原道》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唐朝思想家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他指责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料史接链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唐宪宗李纯(778—820年),初名淳,后改名纯,唐顺宗李诵长子,唐德宗李适的孙子。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去唐殇帝,805年—820年在位)主要成就:改革弊政;平定藩镇;开创元和中兴;佛骨舍利是指与佛陀释迦牟尼有关的遗物,通常包括遗骨、牙齿、舌头以及其他身体部分。根据佛教传统,释迦牟尼佛在涅槃之后,他的遗体被火化,遗骨分散在各地。这些遗物被认为具有特殊的灵性和象征意义,它们代表了佛陀的存在和佛法的传承。佛骨舍利具有不同的形式,包括遗骨粉末、牙齿、舌头、头骨碎片等。它们通常被珍藏在供奉佛陀的寺庙或佛塔中,成为佛教信仰的重要对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2.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思想主张: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四、唐诗、书法与绘画1.唐诗(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用途: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中国“诗的国度”唐朝诗的黄金时代清朝康熙年间《全唐诗》中收录:诗作48900余首,诗人2200余人;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有田园诗、边塞诗……诗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亲情友情、边塞怀古、山水田园、百姓日常等方方面面。诗仙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诗圣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忆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魔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如何理解白居易所说的“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要求文学作品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需求,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物 时期 作品特点 地位 作品李白 盛唐杜甫 盛唐转衰白居易 唐朝后期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杜甫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的痛苦。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浪漫主义“诗仙”现实主义“诗圣”诗魔《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长恨歌》《琵琶行》归纳比较合作探究:结合所学,诗人的诗风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何关系?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唐不仅在政治上有自信心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有足够的信心,并蓄兼收,群花同放。——范文澜《中国通史》时代孕育作品,作品反映时代料史接链《上阳台帖》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创作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释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价值46.1亿。引首为乾隆题“青莲逸翰”四个大字,帖前隔水上有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相关拓展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台剧《李白》舞剧《杜甫》中国首部“诗圣”舞剧《杜甫》舞剧《杜甫》的“网红”舞蹈片段《丽人行》将首次走进深圳。该舞段凭借曼妙的古典舞姿、盛大的国风气派,在全网收获了超20亿的播放量,成为舞蹈届当之无愧的顶流IP。除了风靡全网的《丽人行》,观众们还将从舞蹈中看到《兵车行》《三吏三别》《春夜喜雨》等著名诗篇。2.书法书法欣赏:他们的书法各自有何特色?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劲健;颜筋柳骨欧阳询:严谨工整、平正峭劲。人物 时期 代表作 作品特点欧阳询 初唐 《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 中唐 《颜氏家庙碑》柳公权 晚唐 《玄秘塔碑》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方折峻丽,笔力劲健。严谨工整,平整峭劲。故事一:以黄土为纸颜真卿小时候没有钱买纸和笔来练习书法。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用笤帚蘸着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追求书法艺术。故事二:用尽“一缸水”传说颜真卿为了练习书法,在家里准备了一大缸水,他每天练字都用这缸里的水磨墨,等他把这缸水都用完的时候,他的书法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个故事体现了颜真卿为了练好书法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料史接链3.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艺术家 代表作 作品特点阎立本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步辇图》、《历代帝王图》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此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所绘人物衣袍宽大,线条起伏,似随风而动“吴带当风”“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五、敦煌莫高窟1.概况随着文化的繁荣,4世纪到13世纪的900多年间,在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人们陆续开凿了上千座洞窟,创作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雕塑和色彩绚丽的壁画。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朝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料史接链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 ……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范文澜:《中国通史》。飞天图飞天最初起源于印度佛教,“吴带当风”技法被用于表现飞天的飘带,形成独特的流动感。飞天乐器和服饰中外文明交流和民族文化交融2.意义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龙门石窟·洛阳拓展探究结合材料,思考:隋唐时期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这是大唐帝国的最高峰,到处洋溢着一种蓬勃的少年气息。在极具文艺气质的唐玄宗的推动下,中国文化迎来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漫游于帝国的吴越和塞北,写下了永垂不朽的诗篇;大量的士子绝域从军,前往遥远的西域博取功名;佛教在玄奘、义净在内的求法僧人东归后,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书法家张旭、颜真卿、怀素,画家吴道子,雕塑家杨惠之,舞蹈家公孙大娘,音乐家李龟年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尽情展示他们各自的才华与个性,共同演绎青春勃发、气势磅礴的“盛唐气象”——选自《唐人时代——一部富有烟火气息的唐代生活史。》①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政局相对安定,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②经济发展 :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③重视教育 :唐朝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④民族交融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⑤中外交流: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丰富了科技文化的内容。⑥继承与创新 :唐朝在继承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料史接链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由隋朝李春设计建造。桥身是单孔敞肩石拱桥,主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可减轻重量、增强泄洪能力。历经1400多年,遭多次地震、洪水冲击及风雨侵蚀,部分构件有损坏。它是世界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对世界桥梁建筑影响深远,是中国桥梁技术的里程碑,彰显古人智慧。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雕版印刷术出现: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影响:促进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天文学与医药学天文学:僧一行,制定《大衍历》,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医药学:孙思邈著《千金方》,“药王”;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唐诗: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唐诗、书法与绘画书法:颜真卿、柳公权内容:开凿上千座洞窟,创作了雕塑和壁画唐朝的思想家柳宗元: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绘画:阎立本、吴道子敦煌莫高窟价值: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