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时期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1.2高频考点再回顾(记住关键词)根本社会条件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充满新的活力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外部角度)(自身角度)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党的指导思想、重要法宝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前言:政党的先进性 判断标准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它政党的特性,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P15课前导语)代表哪个阶级——往往通过政党的性质体现出来为了谁——往往通过政党的宗旨体现出来做了什么——往往通过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引领作用来体现 总书记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印证着“人民至上”的不变宗旨,诠释出“不负人民”的永恒初心,凸显了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why+how)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子议题1话足迹,悟党的性质和宗旨子议题2说贺词,探党的执政理念目 录总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话足迹,悟党的性质和宗旨子议题壹议学情境1:新春足迹的瞬间第一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过不同省区市、往返行程超过两万公里;翻过海拔3000多米山梁,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转换多种交通工具,一路颠簸劳碌、不辞辛苦,只为看到实情;贫困农民、一线工人、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千千万万基层劳动者、普通老百姓,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人。材料一:总书记新春牵挂里有受灾群众>2025年1月22日,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去年遭受暴雨灾害的受灾群众,并实地察看当地恢复重建情况。>2024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同村民亲切拉家常,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2021年,山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山西省临汾市冯南垣村成为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春考察的第一站就去了冯南垣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十余年间,从四川、山西到辽宁、天津,每一时、每一地的灾后重建,都印刻着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请结合材料和课本P16,自主探究:运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知识,说明从总书记牵挂中折射出的党的人民情怀。议学情境1:新春足迹的瞬间1.产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P16-12.性质:P16-1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党的性质和宗旨P16政党的性质是指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表明了党的鲜明的阶级性强调了党的广泛的群众性议学情境2:岁末问暖 共祝美好第一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房子被淹东西损失了多少”“建新房政府补助了多少,自己花了多少”“家庭收入主要靠什么”“年轻人在哪工作”……2025年1月22日,春节前夕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火车、汽车,辗转来到辽宁葫芦岛祝家沟村。实地了解去年洪灾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恢复等情况。总书记说:“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就是大家最强大的依靠,一定会帮助大家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人民至上,帮助受灾群众是党和政府应该做的事。”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立场是什么?一、党的性质和宗旨3.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P16第二段根本立场:人民立场补充: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补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 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注意:人民≠公民党的性质决 定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根本宗旨材料三:十多年来,总书记的新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总书记始终牵挂受灾群众,生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2025年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首站来到祝家沟。“政府补了6万6,因为自家人口多,我们增了平米数,自己又掏了6万6。”搬进新房子的村民王宝维,跟总书记拉起了家常。“人民至上,帮助受灾群众是党和政府应该做的事。”总书记说。关关难过,关关过。党和政府就是人民的强大依靠。去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上下同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我们经受住了各种挑战和考验。议一议:结合材料,说明共产党人应如何贯彻党的性质和宗旨“人民至上,帮助受灾群众是党和政府应该做的事。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上下同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我们经受住了各种挑战和考验。全体党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议学提示:一、党的性质和宗旨4.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要求P16第三段(1)没有特殊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注意:①党≠党员(干部)②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 党没有特殊利益≠党没有自己的利益 “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一、党的性质和宗旨4.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要求P16第三段(2)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注意:①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②≠满足的各种利益诉求/一切需要一、党的性质和宗旨4.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要求P16第三段(3)坚定理想信念:全体党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的性质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两个先锋队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课堂检测说贺词,探党的执政理念子议题贰问题:谈谈你对新年贺词中党的执政理念的理解?20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2022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3年:实践表明,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2024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治国有偿,利民为本。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二、党的执政理念1.执政理念的内涵(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党的全部工作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两个共同)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补充: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内涵拓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等实体性含义与公平、公正、公开等程序性要求的统一性。“公”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的统一。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公”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二者关系: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②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二、党的执政理念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为什么)(1)试金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人民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扩展:(4)根本原因: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5)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6)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P18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安全感幸福感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稳定的工作思考:党如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定日县地震救援中,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策略。救援行动充分尊重受灾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根据不同地区的受灾程度和特点,精准调配资源。对于偏远山区,采用直升机空投物资的方式,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在完成紧急救援工作后,党迅速着眼于灾区的长远发展和重建规划。组织专家对灾区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重建方案,不仅要恢复灾区的基础设施,更要提升灾区的发展能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重建过程中,注重产业扶持,帮助受灾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发展为了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依靠人民二、党的执政理念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么办)(1)为了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P18二段)(2)依靠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P18二段)(3)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P18末段)探究与分享: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1878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000年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议学情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P19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9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1世纪中叶你对2035年和21世纪中叶的生活有哪些愿景?4.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P19①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②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⑤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⑥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执政理念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个先锋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理念目标决定决定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为民”知识串)执政地位的确立 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利益要求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点落脚点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执政方式 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党的性质、宗旨、立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②人民的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试金石)③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什么党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2.党的执政理念要求:(1)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2)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3)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4)牢记初心与使命如何做中国共产党性质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使命两个先锋队为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立场连一连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产党执政理念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性质:先锋队性质内涵:原因:具体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宗旨,试金石,人民地位,党的奋斗目标、国体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靠民:群众观点和路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决 定知识小结课堂巩固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多次出现,人民始终是领袖最深情的牵挂。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做到()①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我们党的根本立场②坚持“人民至上论”,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③坚持以人为本、公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第一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情怀。坚持“民生为大”( )①表明党在任何时刻都能牺牲自身特殊利益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是基于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③要求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④能够更好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赋予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堂巩固C课堂巩固2.漫画《同行》告诉我们,实现工程建设与廉政建设同行,对党员干部来说,必须( )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②始终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③坚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这一根本立场④以廉政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A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