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课件(共48张PPT)-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课件(共48张PPT)-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一部分 中考核心考点系统复习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构体系·明逻辑·记观点
理考点·固基础
辨易错·避陷阱
析材料·练思维
聚焦河南·精练命题点
【核心观点补充】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认识/关系)
2.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
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3.易错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4.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贡献中国智慧。(观点)
5.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做法)
6.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地位)
7.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8.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
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
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9.易错点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做法)
10.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
用越来越大。
1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外部环境。(认识)
12.我国要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
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法)
13.我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
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做法)
14.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做法)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考点一 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中国影响
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P28)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
中国。
2.★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P30)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
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
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3.★中国为世界贡献力量与智慧的做法/中国展现出怎样的担当?(中国担当/积极
有所为的表现。)(P29~32)[2022.4]
(1)贡献力量: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
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
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
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
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
泛国际赞誉,国际上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2)贡献智慧:①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
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
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③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
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④积极参与全
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4.★在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我国还应注意哪些问题?(P30)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
化改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5.★中国对世界的影响。(P34~36)[2021.6]
(1)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
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有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
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2)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
与稳定器。
(3)世界格局: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
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4)构建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
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
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6.中国秉持怎样的全球治理观念?(P36)
(1)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2)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3)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
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1.中国为什么要一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补充)
(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的国家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2)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
现自己的目标。
(3)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
称霸的基因。在5 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贯追求和睦和谐。
(4)近代百年的民族解放斗争,让中国人民对和平安定更为珍视。
2.(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P29)
(1)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有责任和义务肩负世界和平重任。
(2)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
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3)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发展的各个领域,
积极采取行动。
(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关怀生命,敬畏生命,努力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有什么影响 (P35)
(1)对中国: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
拓展国际市场;②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自身发展;③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
竞争力和影响力。
(2)对世界:①与世界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
和装备,造福全世界;②促进了世界高铁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等。
考点二 文明交流互鉴
1.★为什么文明需要交流互鉴?(P37~38)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
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
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
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其他文明?(P37~38)
(1)认识:①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对待:①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
精神。
③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
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1.(教材阅读感悟)中外文明互鉴的具体事例对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带来了
哪些启示?(P37)
(1)保持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树立全球观念;
(2)重视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3)主动了解优秀外来文化,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教材拓展空间)中外文化互相学习有何重要意义?(P39)
(1)有利于深入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2)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推介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3)有利于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有利于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5)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6)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考点一 机遇与挑战
1.我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我国的发展机遇。)(P41~42)
(1)内部: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
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
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
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外部: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
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
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我国面临的新风险与新挑战。(P44~45)
(1)国内: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和不少困难;②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
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③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
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
带来了各种挑战,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3.★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怎么办?(P45)
(1)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2)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
办好自己的事。
(3)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
害,奋勇前进。
考点二 谋求自身发展
1.★中国应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P47~49)
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1)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推
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2)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
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3)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
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19.8]
(4)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何重要意义?(P48)
(1)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有利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我国是如何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的?(中国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中
如何坚持合作共赢理念?)(P50~52)
(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
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3)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
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4)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
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5)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
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1.(教材探究与分享)高质量发展(P47)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的支持会促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1)有利于“小巨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有利于“小巨人”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掌握核心技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新道路等。
▲(教材探究与分享)“一带一路”倡议(P50)(2~4)
2.中国为什么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
(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4)“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3.“一带一路”产生了哪些影响?(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
读本》补充)
(1)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2)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的联通水平,正在改变着沿线各国的发展面貌;
(3)是中国和周边、中国和世界的一个联通工程,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机遇。
4.共建“一带一路”,我们中学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开放意识;(2)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
(3)关注人类命运,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4)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练就过硬本领;
(5)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6)培养合作意识,提高竞争能力;等等。
5.(教材探究与分享)谈谈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P51)
(1)对中国: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
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④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
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⑤有利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
族凝聚力等。
(2)对世界: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加强国际
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③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有
利于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⑤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建设
繁荣的世界等。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决定、领导)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应追求高速发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应追求高质量发展。
3.中国已走进(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材料一 新华社广州7月24日电,外交部长王毅在广州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举行会谈。
王毅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应该”,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了根本遵循 。
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和巴西联合发表了“六点共识”,涵盖冲突规范“三原则”、和谈
方案“三要素”、人道保护“三关切”以及防止核风险、保障产供链稳定 等重要内
容,凝聚了国际社会最大公约数,得到广泛响应支持。中方认为,所有冲突的解决,
最后都要回到谈判桌前;一切争端的化解,总要通过政治途径实现。近期乌俄双方
都不同程度发出愿意谈判的信号,虽然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但我们支持一切有助
于和平的努力,愿继续为停火止战、恢复和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
材料二 一位外国杂志的主编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国家变成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整个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恃强凌
弱,真诚待人,代表着和平与正义的形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也给了亚洲、非
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的机会 。
材料三 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
合国假日。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全球约
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200多个国家和地
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体验 。
【知识链接】
①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念
②贡献智慧
③贡献力量
④谋求自身发展
⑤坚持合作共赢
⑥文明交流互鉴
⑦中国影响
1.中国为解决俄乌冲突提出的立场文件,反映了我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上,秉承的思想是什么?
[答案] 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
2.阅读上述材料,请你概括表述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
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②中国
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③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
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④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
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你如何在对外交往中树立中国青年良好的国
际形象?
[答案] ①心系祖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②积极参与青年对外交流
活动,展示中国青年的热情和善意。③掌握对外交往的本领,以便更好地与外国友
人交流和沟通。④在对外交往中,理性平和,不卑不亢,文明有礼。⑤维护国家尊
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的事。
1.(2023河南B卷1题2分)受多重因素影响,沙特、伊朗两国关系长期紧张。中国
以东道国身份推动沙特与伊朗对话,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并于2023年3月10日在北
京重启外交关系,实现历史性和解。这表明,中国( )
B
①推动对话协商,促进中东地区安全稳定
②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导力量
③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稳定器,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江西18题1分)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
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国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在相互
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这表明中国
( )
A
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③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④主动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经济对世界
的影响、中国积极谋求发展的举措。“中国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在
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习近平
主席的发言表明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愿与世界各国一道,采取共同行
动,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正
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题文中未体现中国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2023河南2题2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
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
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C
①应该学习和复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超越文明冲突
②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优越的中华文明,形成世界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河北9题2分)凭借亲切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十二生肖备受全
世界人民青睐。如今,每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生肖邮票。生肖作为中国
特有的文化符号,得到多元化的呈现,衍生出无数中外合璧的艺术佳品。对此解读
正确的是( )
C
①生肖呈吉祥,改革促富强 ②生肖显魅力,文化传四方
③文明有不同,交流互鉴美 ④经济全球化,携手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交流互鉴、兼收并蓄。题文中我国的十
二生肖“备受全世界人民青睐”“每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生肖邮票”“得到多
元化的呈现,衍生出无数中外合璧的艺术佳品”说明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
符号,传播到全世界,显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中华文明也
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题文中强调的是文化交流,未体现改革促进
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等经济建设的观点,故①④不符
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2河南4题2分)从4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得好,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
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把“谁来养活中国”的问号远远抛在身后,
百姓餐桌日益丰富,主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不再缺席。这说明( )
C
A.粮食安全已不再是世界难题
B.中国人民营养均衡、体质良好
C.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D.粮食产量与耕地、淡水等资源占有量无关
4.(2021河南6题2分)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20周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几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的“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上述事实说明,中国( )
B
①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
③对世界和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④是新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领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