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马克思细小裂缝下是一片汪洋大海学习目标了解马克思及本文写作背景,把握演讲词的相关知识,梳理文章思路。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善用比喻、典故来说理的演讲技巧。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文化传承与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今天,让我们穿梭到1856年的伦敦,一起去参加4月14日《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在这里你将聆听到革命导师马克思发表的精彩演说。请你上台向听众们介绍今天的演说家马克思。一切准备就绪,身为青年革命者的你,此刻正在等待着即将上台演说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作者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主要著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革命导师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1848年德文版封面作者简介1818年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41年1847年大学毕业后担任《莱茵报》编辑,在此期间与恩格斯相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两人加入正义者同盟并指导该同盟改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此后起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美国高中生必读书)1867年版扉页在1848至1849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横扫了除俄国之外的全部欧洲大陆。这场革命对欧洲的封建势力造成了打击,同时也磨练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在这一革命浪潮中,工人阶级首次作为独立的阶级力量崭露头角,与资产阶级并肩作战。但随着各国革命运动的接连失利,反动势力愈发嚣张,马克思在1849年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巴黎,随后被驱逐,最终流亡至伦敦,并在那里长期居住。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在英国的客人,受邀参加了《人民报》成立四周年的庆典,并作为首位演讲者上台。他的演讲记录于4月19日的《人民报》上发表,即我们所熟知的这篇演讲稿。演说背景即讲演或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的规范与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说演讲稿文体知识演讲稿类型叙事型说理型抒情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整体性口语性临场性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明确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演说的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主题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革命均处于初始阶段,却都具有潜在的巨大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对抗,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条件。各种矛盾的充分体现,历史的发展趋势,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前景。梳理演讲词的思路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段)第三部分(第4段)段落层次内容大意(工业科学发展和工人贫困的矛盾)把握演讲结构1848年革命的意义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力量英国工人的先进性工人革命斗争的彻底性(无产阶级解放世界)(工人)(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开门见山剖析原因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照应开篇,展望革命前景创刊会现场与听众的互动此时马克思从容地在台上演讲。他的声音及传递的精神在思想的天空中回荡。假如我是演讲者,我一开始会说些什么?设身处地所谓的1848年革命,不过是些微小的波澜,仅是欧洲社会坚固外壳上的一些细微裂缝。然而,这些裂缝揭示了其下深不可测的深渊。在看似坚不可摧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片广阔的海洋,一旦波涛翻涌,便能将坚如磐石的大陆击碎。这些革命虽然喧嚣而含糊,却模糊地揭示了19世纪的秘密,即无产阶级解放,这是本世纪革命的真正奥秘。第一段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1、形成落差,吸引听众声势浩大的1848年革命,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微不足道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声势浩大的1848年革命,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微不足道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在这篇演讲中,马克思通过对比1848年的革命,来凸显其所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深远意义。他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比作“浩瀚的海洋”,一旦波涛汹涌,便有力量摧毁由坚石构成的大陆。马克思以比喻的方式将1848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这样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宏伟气势和重大历史意义,而且深刻地触动了听众的情感。2、形成对照,突出无产阶级革命所谓的1848年革命,不过是些微小的插曲,只是欧洲社会坚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微裂纹和裂痕。然而,这些裂痕却揭示了隐藏其下的无底深渊。在看似坚固的表面之下,隐藏着一片浩瀚的海洋,一旦波涛汹涌,便能将由坚固岩石构成的大陆击得粉碎。这些革命虽然喧嚣而模糊,却宣告了19世纪的无产阶级解放这一秘密,也是本世纪革命的核心所在。本段中有多处比喻,请找出来,进行分析。深入分析,感受比喻之妙干硬外壳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无底深渊汪洋大海矛盾重重的社会危机和复杂的社会现象气势宏大、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顽固的君权独裁的社会现状1848年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的动荡,但收效不大“吵吵嚷嚷、模模糊糊”说明了什么?作者连用两个“秘密”,有何用意?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吵吵嚷嚷、模模糊糊”说明当时的社会革命处于一种比较懵懂、盲目的原生状态,还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1连用两个“秘密”,强调了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这一新生力量所具有的巨大历史价值、政治意义。2第二段有两层意思:一是在1848年之前英国、法国等国家发生过无产阶级革命二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是1848年发明的,是由工业革命引起的唤醒 启示 感召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找出第二段中的两处对比,分析意义第二段确实,这场社会革命并非在1848年才被发明。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纱机等,实际上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等公民更为危险的革命力量。尽管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承受着相当于两万磅的压力,但你们是否有所察觉?同样,在1848年之前,欧洲社会并未意识到周围环绕着它、压迫着它的革命氛围。蒸汽 电力 自动走锭纺纱机巴尔贝斯 拉斯拜尔 布朗基工业革命、先进生产力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作用甚微)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压抑的社会气氛革命气氛悄然存在意义革命浪潮势不可挡两万磅重的压力四面八方包围的革命气氛第二段·两组对比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如何理解第三段中提及的“不敢否认的事实”?所谓“不容置疑的事实”,指的是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的发展与贫困、衰落现象之间,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激烈冲突。这表现为:“一方面,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和科学力量”,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衰败的迹象”。前者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后者则预示着这场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如何理解第三段中提及的“不敢否认的事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颓衰的对抗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抗饥饿过度疲劳贫困的源泉道德败坏成为物质奴隶愚昧无知工业革命机器财富技术控制自然科学第四段对比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人更加贫困无序竞争使社会道德日益沦丧人所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成为束缚人自身的枷锁人成为物质的奴隶“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这种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以“菲默法庭”为喻,提出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描绘了广阔的革命图景,激励大家的斗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这句话是马克思对于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清醒认识,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它意味着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都是历史的必然,而“无产阶级”这个执行者既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又以不懈的斗争创造了历史。现代工业产生工人,工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这种由新生力量发起的革命具有普遍性,将解放全人类。问题探讨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和作用是什么?作者将无产阶级革命比喻为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的主要人物小精灵迫克,易于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莎士比亚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中说:“要深刻地了解现实,就需要非凡的思考力,而要把所看到与所想说的东西传给别人,也需要同样的非凡的艺术。”作为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有何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演讲感染力巧妙的结构安排,逻辑严密,环环相扣。1灵活运用多种手法。如精妙的比喻、恰当的用典。2运用大量的非常典型、说服力很强的事例,增强演说的真实性。3演说时选择了一些逻辑性强的关联词语以及其他一些斩钉截铁、态度鲜明的词语。4课文总结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述了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无产阶级革命将最终在全世界取得胜利。在这篇演讲词中,马克思通过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如何理解这篇演讲词在当今社会的价值?马克思用以阐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激烈冲突的论点,通过描绘当时工业进步、科技飞跃与民众福祉、社会和谐之间的矛盾现象。他的观点和理论在当时革命运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依然保持着其指导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进步、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已不再是对立的;实际上,科技的持续创新为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人文价值,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