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 小石潭记柳宗元学习目标诵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12理清作者游踪,感受景物特点,学习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体会作者由乐到忧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1101第一课时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余秋雨《文化苦旅》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柳宗元写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先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期间他游遍附近的奇山异水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下了许多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有名。作品简介《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一组散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永州八记》画廊式地展现了一幅幅山水胜景,同时也把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通常有碑记、游记、杂记、笔记等,本文是一篇游记。听读课文诵读游记朗读指导读准下列蓝色字的字音。隔篁竹 ( ) 如鸣珮环( ) 水尤清冽( )为坻 ( ) 为嵁 ( ) 参差披拂(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犬牙差互( ) 寂寥无人( ) 悄怆幽邃( )xīpèiliècīcēn cīchíhuángchùkānyǐ诵读游记liáoqiǎo chuàng朗读指导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两处)从 小 丘 西 行 百 二 十 步。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凄 神 寒 骨,悄 怆 幽 邃。诵读游记////////朗读展示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pè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柳宗元诵读游记朗读展示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诵读游记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玉珮、玉环碰击的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向西,名词作状语竹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格外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清凉听到好像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疏通文意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 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 摇曳牵连, 参差不齐, 随风飘拂。连词,相当于“而”翠绿的藤蔓把……作为蒙盖缠绕, 摇曳牵连水中高地疏通文意小岛不平的岩石参差不齐的样子随风飘拂的样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逗乐。表约数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分布,这里指映照穿透疏通文意名词作状语,向下大约没有什么依傍的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轻快迅疾的样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 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名词作状语,向西南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连词,表修饰关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源头时隐时现疏通文意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我)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 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围绕,包围凄凉停留寂静,寥落疏通文意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深因为于是离开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两个年轻人作者的堂弟作者的朋友跟随着同去疏通文意总结归纳古今异义词语 例句 古义 今义闻 闻水声居 不可久居去 乃记之而去小生 崔氏二小生听到,听见用鼻子嗅停留住、居住离开年轻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总结归纳一词多义副词,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可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动词,可以动词,作为动词,成为介词,由,自动词,跟随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顺承关系为从而总结归纳一词多义介词,用、把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以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回清倒影香远益清之连词,相当于“而”连词,因为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凄清名词,清波形容词,清芬总结归纳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下见小潭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名词作状语,向下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总结归纳词类活用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整理并积累重点文言字词。1102第二课时检查复习翻译词句心乐之 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凄神寒骨不可久居 隶而从者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以……为乐青葱的树木, 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 摇曳牵连, 参差不齐, 随风飘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格外穿透在空中使……凄凉,使……寒冷大约停留动词,跟随导入新课林语堂说过:“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有人说:山水,是人间的眉目,是天地的文章,是文人的放纵,是中国人的美学。在古代,有太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几乎都在失落的一刻,走向了天地,放纵于山水,柳宗元亦如此。今天我们就和柳宗元一起欣赏山水,品读文章。从小丘( )百二十步,( )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 ),(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理一种顺序朗读课文西行隔取道下见潭中潭西南坐潭上去请观察所填入的词句,思考:这篇游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理清顺序作者的游览顺序理一种顺序写作方法积累卡一:“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指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描写所看到的不同景物,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样,读者既能清楚地知道游览的路线,又能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作者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见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将每种景物用一个字说出来。寻找景物赏一处风景潭,竹,树,石水,鱼,溪,岸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呢?请你选择一两种景物,在文中划出相关的描写语句,然后用一个四字短语(或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欣赏景物赏一处风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北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回顾小石潭景物及特点,请将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欣赏景物写作方法积累卡二:“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方法,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侧面烘托”又称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周围环境或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和衬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形象和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赏一处风景潭 竹茂 青,怪水 鱼乐,溪曲 错 。小树石冽岸源远文中哪些句子写到了柳宗元是快乐的?试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快乐的句子。感受作者之“乐”品一份情感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品读上面的句子,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感受柳宗元怎样的快乐?从“ ”中我感受到了柳宗元 的快乐。试着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写两个能表达作者心情的语气词。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感受作者之“乐”品一份情感示例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啊!水尤清冽呀!示例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咦!水尤清冽啊!补充下面一段关于鱼和水的对话,理解柳宗元此时的心情。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我想:柳宗元和鱼的关系也是如此吧,我们假设鱼和柳宗元也曾发生过一次对话,他们会怎么说呢?鱼说:你体会不到我的快乐,因为你不是鱼。柳宗元说: 。鱼说:你体会不到我的快乐,因为你身在尘世。柳宗元说: 。感受作者之“乐”品一份情感我能感受到你的快乐,因为我和你一样的快乐我能感受到你的快乐,因为我心在山水男:潭中鱼/可百许头,女:皆若空游/无所依,男:日光/下澈,女: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男: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女:似/与游者/相乐。齐:似/与游者/相乐。感受作者之“乐”品一份情感写作方法积累卡三:“融情于景”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方式,是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景真情真。面对如此的美景,作者柳宗元是快乐的,但为什么柳宗元并没有流连忘返,而是“记之而去”呢?体会作者之“忧”品一份情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环境的凄清使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开始作者还是快乐的,现在一下子“忧伤”起来,这情感的变化是哪里开始的?体会作者之“忧”品一份情感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能不能把“潭西南而望”中的“望”改成“下见小潭”中的“见”?“见”是不经意看到的,是无意无心的行为,“下见小潭”中的“见”表现的是作者无意间收获美景的喜悦。“望”是主动的,极力地向远处看,表达的是一种期望。作者柳宗元“潭西南而望”“望”到了什么?面对眼前的景色,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期盼些什么呢?结合下面的材料思考:体会作者之“忧”品一份情感材料一:柳宗元,唐代文学家,他出身官宦之家,少有大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无实职,无官舍的“永州司马”,不久朝廷申明,即使大赦天下,柳宗元得贬官也不在考虑范围,他成了永不得翻身的政治罪人。柳宗元的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半年,其母病故,再加上公元809年他住处数遭火灾,这些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柳宗元开始与山水为伍,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其中《小石潭记》就写于公元809年十月左右,初冬之时。材料二:小石潭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地处小山丘西的一处偏僻荒凉的野林当中。这里四周青树翠竹,全部由石头围成,再加面积较小,故称小石潭。因柳宗元来此地写下散文名篇《小石潭记》而闻名,之前无人问津。作者柳宗元“潭西南而望”“望”到了什么?面对眼前的景色,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期盼些什么呢?结合下面的材料思考:体会作者之“忧”品一份情感“斗折蛇行”以小溪的曲折暗示作者命运的坎坷;“明灭可见”暗示作者对未来的模糊;“其岸势犬牙差互”以溪岸的交相错杂,暗示官场尔虞我诈的斗争;“不可知其源”暗示作者不知道这种斗争何时结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有出头之日。他期望能改变黑暗的现实,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路尽途绝。如此优美的小石潭却被抛弃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我不正像这小石潭吗?虽有才华,却被贬到永州这荒蛮之地。说说下列哪些词句能体现柳宗元忧伤、凄凉的心境?体会作者之“忧”品一份情感柳宗元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始得西山宴游记》师:潭西南而望,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女: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师: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文中说“寂寥无人”,到底有没有其他人?体会作者之“忧”品一份情感吴武陵:元和二年进士及第,不久贬来永州,与柳宗元志同道合;龚古亦是柳宗元朋友;堂弟柳宗玄始终追随柳宗元。他们思想上同气相投,同声相应。崔氏二小生:柳宗元姐夫崔简的两个儿子。崔简元和五年转永州刺史,后因牵连流放,元和七年正月卒。(1)对此时还能陪伴他的这些人的感激;(2)尽管有他们同游,但仍不能慰藉他被贬的忧伤;(3)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他们不能理解他,是他孤独心境的表现。由此看来作者忧伤中还含有一份孤独。明明有同游者,而且与作者是关系甚密的知己和外甥,他为什么说“无人”呢?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识一位文人“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从下面的诗句中除了你感受到柳宗元的孤独的外,还感受到怎么样的一个柳宗元?高傲、倔强、不屈柳宗元在永州十年,面对逆境,深刻思考哲学、政治、历史、人生等问题,写下了《封建论》《天对》《天说》等著作。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文学开创了中国游记散文的先河。在柳州的柳宗元,他利用小小的贬谪官职,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这就是柳宗元,一个用审美的双眼捕捉美丽,传达快乐的文学家。这就是柳宗元,一个不能忘情于现实与政治的痛苦的政治家。江城子 致宗元——读《小石潭记》有感诵一曲新词报国为民改革忙,奸人起,埋忠良。贬谪永州,十年愁断肠。纵然闲情又逸趣,钓江雪,孤独伤。忽逢小潭悦心房。流水清,游鱼畅。岸似犬牙,乱石写文章。虽有快意跃然起,离别时,又凄凉。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2.推荐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潭小竹茂树青石怪水冽鱼乐溪曲岸错源远游览顺序忧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