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三部分 中考热点专题复习板块一 国情教育专题四 “繁花”催开中原新颜常考设问串体系热点命题解读热点新题精练1.(是什么)河南文化频频出圈,说明了什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2)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文化创新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满足了人民的心理需求。(4)现代科技赋能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大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感染力。(5)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提高了文化的传播速度。(6)河南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2.(为什么)河南“中国节日”系列文化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好评,频频出圈,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鉴?(1)加大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2)创新表达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把握现代人的审美趋向和需求,实现审美的古今融合。(4)推广文创产品,让年轻人更加亲近传统文化。(5)不断推陈出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展演活动。3.(怎么做)弘扬中原传统文化,你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实现河南文化强省作贡献?(1)学习、了解河南文化,增强对河南文化的认同感。(2)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河南文化传承创新增添新的活力。(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推动河南文化的创新、发展作贡献。(4)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河南文化,提升家乡文化的影响力。(5)做文明河南人,增强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树立良好的河南形象。【热点素材】2024上半年河南文旅频频出圈。从年初“主打一个听劝”,连发多条优质短视频,从接住“泼天富贵”,到“董宇辉河南行”引发全网关注;从举办“夏爽中原 老家河南”“咱村有戏”等多场文旅推介活动,到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河南文旅呈现了持续性的火热态势。【知识链接】①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增强文化自信。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1.河南文旅“整活”出圈反映了什么?(1)我省不断守正创新,打造文旅亮点。(2)我省人民热爱家乡,团结一心,爱岗敬业,吃苦耐劳。(3)我省持续发布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民众至上”的文旅发展理念提供了新样本。2.河南不忘苦练“内功”,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新路线、新玩法,这将产生哪些积极效应?(1)有利于不断提升河南文旅的吸引力,打响各景区知名度,强力引客入豫。(2)有利于推动我省旅游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3)有利于展示我省优秀传统文化,释放我省传统文化新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游玩,带动消费增长,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3.数字技术以及AIGC技术的运用,能够带来哪些利好?(1)有利于提升观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感。(2)有利于实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助力博物馆实现数字化运营。(3)有利于推动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升自身吸引力。4.为了让古老河南以更加年轻的姿态走向世界,你还有哪些好建议?(1)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园区、非遗体验等文旅新业态。(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3)开展以新媒体为主阵地的创意营销,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文旅宣传。(4)推出更多高品质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体验。5.河南文旅出圈后,众多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纷纷留言说想来河南游玩,请你积极回复留言,为大家推荐两个好去处。示例一: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多、规模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示例二: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是按照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而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荟萃了宋代民间手工艺和民俗文化,包括汴绣、木版年画、面人、糖人等手工艺术的现场表演制作以及曲艺、杂耍、驯鸟、斗鸡等民俗风情表演。6.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1)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3)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4)我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7.开封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社教活动,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推动我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2)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血脉。(3)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我省文化事业发展成果。(4)有利于丰富中小学生生活内容,养护精神。(5)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8.文旅文创持续出圈,洛阳汉服、国货潮牌共赴文明之约将产生哪些积极效应?(1)有利于充分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2)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3)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4)有利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5)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9.我省不断推动考古遗产活化起来、传统文化闪亮起来、文旅市场丰富起来,体现了什么?(1)我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2)我省持续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3)我省高度重视文旅发展,不断扩大宣传力度。(4)我省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意转化与创新表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10.将辉映古今的诗词、歌赋,创新为《唐宫夜宴》《洛神水赋》能够带来哪些利好?(1)有利于不断提升河南的吸引力,打响知名度,强力引客入豫。(2)有利于推动我省旅游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3)有利于展示我省优秀传统文化,释放我省传统文化新活。(4)有利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增长。11.为吸引年轻游客,我省还能怎么做?(1)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下消费者喜欢的文化旅游产品。(2)通过良好的口碑效应和新媒体营销手段,提高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策划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4)加大对文旅行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文旅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12.请你就人文之美、山水之胜、红色革命这三个不同角度再分别向游客们推荐一处游玩地标。人文之美:太昊陵。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因伏羲被称为“人文始祖”,因此太昊陵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如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建筑古朴自然,处处都透露着庄严肃穆的氛围,风景秀丽,感受独有的清净。山水之胜:龙潭大峡谷龙潭大峡谷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谷内高峡瓮谷、山崩地裂奇观,堪称世界一绝,人间少有。龙潭大峡谷景区享有“古海洋天然博物馆”“黄河山水画廊”等美名。红色革命: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位于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是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1.研学旅行,寓“教”于“行”,让学生边走边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五一假期将至,同学们相约依次去体验河南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路线设计最恰当的是( )CA.开封朱仙镇——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文字博物馆B.兰考焦裕禄教育基地——郑州绿博园——登封少林寺C.汝州汝瓷博物馆——郑州二七纪念堂——郑州宇通工业研学基地D.宝丰中原解放纪念馆——南阳内乡县衙——驻马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2.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华文字的演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河南省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印刻有古老文字的各种实物,从商周的甲骨文到汉唐的楷书,每一个字体的演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CA.河南是中国文字的唯一发源地B.文字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书法家的创新C.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D.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3.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中,郑州商都书院街基地、永城王庄遗址入选。至此,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启动评选以来,河南已有55个项目成功入选,领跑全国。上述事实( )D①充分表明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但历久弥新②彰显了河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③表明河南文化资源丰富,已建成文化强省④能增强河南人民的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开封依托宋文化,因地制宜多举措提升文旅品质。持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营销;深入挖掘清明文化,举办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发布“开封传统特色早餐地图”,进一步方便来汴游客;开设44个临时停车场,开通“王婆说媒”定制公交车;经营单位诚实守信、稳定价格,增强服务意识;市民积极参加“夜市下的小红帽”志愿服务活动;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守护游客平安出行……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解读开封成功出圈走红的密码。[答案] ①借助资源和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开封特色文化,发展特色文旅产业;②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支持,做好文旅宣传推广,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影响力;推陈出新,打造多元化文旅产品新业态;高度重视文旅发展,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③经营者诚实守信,打造和谐有序的经营氛围,关注游客感受,保护游客利益;④广大市民热情好客、积极服务,营造友善的人文环境;⑤各部门全方位通力合作,助力旅游业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