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选必三《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课标要求】【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了解判断的含义,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判断的表达与类型2.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政治认同:掌握性质判断的含义、组成、种类;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掌握关系判断的含义、组成、种类;运用关系判断的要求。科学精神:明确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要求。公共参与:理解运用判断的意义。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是什么?什么是性质判断?2、性质判断的结构是什么?如何理解3、性质判断的种类?4、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什么问题?5、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是什么?什么是关系判断?6、关系判断的结构是什么?如何理解7、关系判断分的种类?8、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结合书本p32-p36,自主预习以下内容正确运用性质判断01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曾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在新作发表会上,记者询问小说内容的真实性,马克·吐温明确地表示:“美国国会议员有些是傻瓜。” 此语一出,国会议员认为这句话已经对他们造成了毁谤,要他公开道歉。马克·吐温竟欣然接受,隔天就在报纸上刊登启事说:“本人对这次的言论深感抱歉,因为美国国会议员有些不是傻瓜。”情境导入:马克吐温的幽默“美国国会议员有些是傻瓜” “美国国会议员有些不是傻瓜”都属于简单判断(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思考:马克吐温的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2.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注意: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①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②所有的狗都是动物③有的天鹅不是白色的④有些中学生不是共青团员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下面判断断定了对象的什么?它们属于什么判断?练一练:分析下列性质判断:1.这个米塞尔就是凶手。2.鲁柏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3.所有的猫都是动物。4.所有的猫都不是植物。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6.这个学生不是中学生。断定“米塞尔”具有“凶手”的性质断定“馅饼”具有“线索”的性质断定“猫”具有“动物”的性质断定“猫”不具有“植物”的性质断定“鲁迅”具有“伟大的文学家”的性质断定“这个学生”不具有“中学生”的性质例如:①所有 孩子 都是 天真的。②有些 中学生 不是 共青团员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④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常用“有(是)或者“无”(不是)表示,一般称为判断的“质”)3.性质判断的结构:处于语句主语位置。处于语句宾语位置。01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所有 马 都是 动物。有些 天鹅 不是 白色的。量项主项联项谓项量项主项联项谓项练一练:请分别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多个种类。(1)标准一:依据判断的质,即以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含义 举例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注意: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对日常语言表达中,“是”常常被省略或替代。如“这篇文章(是)很好”,“中国的发展必将(是)充满希望”。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自私不是美德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4、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分类:探究与分享: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 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此翁请客失败,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误用了量项。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所有)该来的没来!(所有)不该走的走了!补充完整补充完整(有的)该来的没来!(有的)不该走的走了!更正更正(2)标准二: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对象范围 量项表示 举例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单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一个所有、全部、任何、一切、都、凡是、每个、个个等可以省略有些,少数,大部分等不可以被省略人都会死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有的同学很认真有些地方下雨了无量项,主项通常用“这个”“那个”或单独概念这道题是错的李白是诗人(3)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例:有些中学生是球迷。例: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例: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例: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例:这个人不是中学生。①所有玉兰花都是有香味的。②有些有轨电车是有百年历程。③所有梅花鹿都不是植物。④ 有些游客不是中学生。⑤大连是浪漫之都。⑥老虎滩不是老虎。全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结合教材33-34页相关内容,快速说明性质判断的类型?划分标准 种类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判断的质判断的量“质”与“量” 的结合上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六种基本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归纳总结性质判断的种类对于性质判断,设主项为S,谓项为P,六种性质判断可以这样表达:(1)全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AP,简写作A。A的含义是“所有......都是……”。(2)全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不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EP,简写作E。E的含义是“所有……都不是……”。(3)特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IP,简写作I。I的含义是“有......是......“。(4)特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有S不是P" ,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OP,简写作O。O的含义是“有……不是……”。【知识拓展】性质判断的字母表达形式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⑵避免主、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状况,易造成误解。⑶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5.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例如:实习生是我们进入工作的第一阶段。例如:所有的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正确运用关系判断02探究与分享一间房子里,有一位祖父,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位叔叔,还有一个是侄子。这间房间里至少有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祖父孙子(一位)(一位)爸爸叔叔结论:最少有四人。就最小辈分的那个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孙子、爸爸、叔叔、祖父。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2.关系判断含义1.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事物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有多种关系。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示例:3大于2(大于关系)小刘和老张是同乡(同乡关系)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关系项关系者项联项量项表示关系承担者,按出现顺序称第一、第二…不同关系者项,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表示关系者项范围3.关系判断的结构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量项第一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第二关系者项示例:断定了“有的被告”与“有些原告”之间有“反控”关系假设以下关系成立:小明和小华是同学。小明比小华岁数大。小明信任小华。将上述三个判断中双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是否还能成立?小华和小明是同学。小华比小明岁数大。小华信任小明。“小华和小明是同学”仍成立,该判断是对称关系;“小华比小明岁数大”不成立,该判断是反对称关系。“小华信任小明”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该判断是非对称关系。探究与分享对称性关系表现形式: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性关系表现形式: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4.关系判断的种类: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 和 传递性关系。相关链接对称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常见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相同点:都是两个对象的关系。不同点:顺序颠倒结果不同;适应的关系不同。反过来也有反过来没有反过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甲与乙是同学1小时=60分“同学、同事、朋友”关系、两者的距离关系、“相同关系”“相等关系”“交叉关系”等甲比乙大三岁地球大于月球“大于关系”“小于关系”“重于关系”“少于关系”“侵略”“剥削”“在…之上”“在…之下” “在…之前”甲认识雷锋张三佩服李四“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美”“信任”“志愿”“帮助”等关系小结:对称性关系正确运用关系判断假设以下关系成立。◆小明和小华是同学。◆小明比小华岁数大。◆小明信任小华。探究与分享思考:将上述三个判断中双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是否还能成立?成立——对称关系(反过来也具有)不成立——反对称关系(反过来一定不具有)不一定成立——非对称关系(反过来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传递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常见传递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相同点:都涉及三个对象及以上;都存在传递顺序;前两者与后两者有相同关系。不同点:推出结论不一样;分别适用不同的关系。跳过b也成立跳过b肯定不成立跳过b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甲认识乙,乙认识丙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比…长(大、小、多、少)”、“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包含”“全同关系”“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小结:传递性关系正确运用关系判断辨一辨:从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的角度,分别分析下列关系判断各属何种关系。(1)陈爽与周玉是同龄人,周玉与李倩是同龄人。(2)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3)陈爽与周玉是朋友,周玉与李倩是朋友。陈爽与李倩也是同龄人,这种关系是传递关系。王芳比王艳大四岁,不再是大两岁,这种关系是反传递关系。陈爽与李倩可能是朋友,也可能不是朋友,这种关系是非传递关系连连看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甲认识乙,乙认识丙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小王喜欢小李张三比李四高(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5.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0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正确运用简单判断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构成含义分类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全称、特称、单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构成含义分类指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对称性关系:对称、反对称、非对称关系传递性关系:传递、反传递、非传递关系(质)(量)要求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主项和谓项搭配恰当;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指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本框小结练一练:以下哪些是性质判断?哪些是关系判断?1.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相距约三十八万千米。2.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3.所有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4.随地吐痰是很不好的习惯。5.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6.他比任何人都快乐。关系判断关系判断关系判断性质判断性质判断性质判断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使性质判断符合实际。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①高二(1)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②李四比张武大2岁,张武比李三大2岁③所有的人都是不会飞的 ④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学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山东人”,这个判断的主项是( )A.高二年级的同学 B.同学C.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 D.高二年级DB课堂巩固3、从判断的类型看,“小丽与小雨不是姐妹”是( )①简单判断 ②关系判断 ③性质判断 ④联言判断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下列关系判断中属于非对称关系的有( )①小张与小李是朋友 ②老张比小张大20岁③小明重视小华 ④小明认识毛泽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D5.某市街道办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 )。①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②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③某市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④某市街道保姆陈秀英办了暂住证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 D: ①④B6、对判断的质、判断的量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判断的质是指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②判断的量是指判断对对象的数量范围的断定③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共有四种基本形式④判断的质是指判断的性质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