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习目标
1
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进行报道的方法。
2
学习如何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的方法。
3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背景链接
通讯
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文体知识
特点:
①生动性:多借用文学手段,既可以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②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情况或事件的过程。
③评论性:通讯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
文体知识
字词积累
摁( )住 掰( )开 踹( )开
军隅( ) 覆( )灭 投掷( )
头衔( ) 聚歼( ) 憋闷( )
豁( )亮 淳( )朴 过瘾( )
chún
zhì
èn
chuài
xián
mèn
huò
jiān
bāi
yǐn


词语解释
坚韧:
淳朴:
谦逊:
坚固有韧性。
诚实朴素。
谦虚恭谨。
覆灭:
全部被消灭。
豁亮:
①宽敞明亮;②(嗓音)响亮。
防空洞:
①为了防备敌人空袭而挖掘的供人躲避或储存物品用的洞。②比喻可以掩护坏人、坏思想的事物。
自主探究
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3)用饱含激情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介绍三个典型事例,深刻揭示出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所在。
第三部分(15)以真切的感受激起人们的共鸣——祖国人民的幸福是与“最可爱的人”的功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热爱“最可爱的人”。
自主探究
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是通过哪三个事例表现出来的呢
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
合作探究
哪几段叙述了这个事例 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5、6、7段叙述了该事例。第5段叙述战斗的经过;第6段记下烈士的名字,表达深切悼念和崇高的敬意;第7段写营长的感受,突出战士的可爱。
一、研读第一个典型事例——松骨峰战斗
合作探究
从哪些方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壮烈的搏斗
学生从时间紧迫,无险可守;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等方面找出相关的语段分析。
合作探究
请概括第5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写这个事例先确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新闻的要素)以及时间紧迫、任务艰险的状况。接着写战斗过程,通过人数、装备的对比表现战土的英勇。重点描写了战士搏杀的场面,并通过引述营长的话,间接描写战后战场上壮烈的场景。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朗读第5段,思考一下,这个事例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集中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准确的动词。这些动词分别是什么 这些动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摔、扑、抱等。这些动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合作探究
阅读第11段,画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烟”等语句。(环境极其危险)
心理描写:“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等语句。
动作描写:“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
二、研读第二个典型事例——火中救小孩
合作探究
想一想马玉祥为什么要救这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朝鲜小孩 他是怎样救出朝鲜小孩的
马玉祥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英勇迅速地救出朝鲜小孩。
合作探究
这体现了马玉祥怎样的精神品质
马玉祥对朝鲜人民的救助,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亲情,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品格
(要求找文中原话,抓住战士的“三笑一兴奋”分析)
A.高尚的苦乐观
(1)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
三、研读第三个典型事例——防空洞的谈话
合作探究
(2)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3)我在这里流点儿血不算什么,吃这点儿苦又算什么哩!
合作探究
B.高度的责任感
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 ”我怎么答对呢 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
合作探究
C.崇高的荣誉感
“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一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合作探究
志愿军战士的这三个品质集中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作者通过这三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土的可爱,那么,作者在文中哪一段集中笔墨对志愿军战士进行了高度赞誉呢
第3段的排比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四、研读三个典型事例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
能不能将这四个方面的赞誉与三个事例联系起来呢
意志——松骨峰战斗;品质——火中救小孩;气质、胸怀——防空洞谈话。
“松骨峰战斗”表现战士坚韧刚强的意志,“火中救小孩”表现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防空洞谈话”则表现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这三个例子就是最能表现志愿军战士可爱的典型事例,这体现了选材典型性的特点。
合作探究
既然这三个事例都具有典型性,那么文中三个例子的顺序能否改变呢 请说出理由。
不能改变。志愿军战士出国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松骨峰战斗”是这一神圣任务的具体体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应放在首位来写。
合作探究
“火中救小孩”写的是战斗中的一个侧面,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具体援助,战士对朝鲜人民的这种爱,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亲情,是纯洁高尚的爱,是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与第一个事例相比,就其意义而言,自然应当放在第二位。前面这两个事例主要写英雄的行为美,最后一个事例则揭示志愿军战士的心灵美,它是产生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放在最后来写。
检测小节
阅读第5段,回答问题。
1.将本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第一层:“还是……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第二层:“敌人为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第三层“……据这个营的营……聚歼了敌人。”
理由:按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分层。
检测小节
2.请从语段中找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壮烈”的动词。
喊、摔、扑、抱、掐、摁、衔……
3.运用“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了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检测小节
阅读课文第14、15段,完成下列各题。
1.第2段中六个“你”分别指什么人
“你”分别指:工人、农民、学生、干部或白领、父母、情侣或夫妻。
2.选段用第二人称“你”叙述,有什么好处
用第二人称行文,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检测小节
3.文段中描写祖国人民和平幸福生活的意图是什么
将祖国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艰苦生活联系起来,突出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4.选段属于文章的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起什么作用
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细读感悟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细读感悟
2.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细读感悟
3.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写作特点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明确: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写作特点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写作特点
示例一: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着……
表达方式:抒情
示例二: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展示会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板书设计
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精神
开头的议论抒情
三个典型事例
结尾的议论抒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