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6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右图是亚洲范围示意。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对亚洲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60°W经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大洲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该大洲可能是(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欧洲
5.在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不合适的是( )
A.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②气候复杂多样
C.③季风气候显著 D.④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蒙古是我国北面的陆上邻国。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蒙古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受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C.地处北亚的内陆国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7.根据蒙古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推断蒙古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寒带气候
  读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河网密集,水量丰富
B.河流众多,没有无流区
C.河流短小,无大江大河
D.内流区面积广大
9.图中①代表的河流,最终注入(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右图为亚洲轮廓和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半球位置
11.甲地气候的突出优点是( )
A.水热资源丰富,可以种植热带作物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旱涝灾害少
C.气温日较差小,有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D.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南部和东部 B.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C.北部、南部和西部 D.东部、东南部和西部
13.甲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湿热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世界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90%。读图,回答14、15题。
14.亚洲水稻主产区气候特征的相同点是( )
A.冬暖夏凉 B.终年炎热干燥
C.冬季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
15.图中A、B两大水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
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区域地理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洋;请在图中绘制赤道。赤道穿过南部, 圈穿过北部。(3分)
(2)析气候:据图3分析并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由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看地形:根据图1概括亚洲地形特征:以 为主。(1分)
(4)识水系: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 。(1分)
(5)探生活: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判断,符合北亚地区的景观图是 。(1分)
17.【2023·陕西中考改编】【主题学习 情系亚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亚洲之河——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 。(1分)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1分)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 。(1分)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 ,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1分)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1分)
18.图1是北美洲地形图,图2是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该洲东临 洋,西北以 海峡与亚洲为界。(3分)
(2)北美洲地形是南北纵列分布,西部地形类型主要为山地,中部地形类型主要为 ,东部主要是高原、山地,因此,其地势特点是 。(2分)
(3)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洲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1分)
19.案例探究,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1分)
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1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图2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分)
其中位于①气候区的是 ;位于②气候区的是 ;位于③气候区的是 。
结论:由此看出造成三种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填数字),⑤气候的气候特征为 ;而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结论: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分)
案例三:山地气候。
(3)气象工作者在图3中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 ℃,则C处(1 000米)的气温约是 ℃;在山区降水也有很大差异,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
结论: 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3分)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6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右图是亚洲范围示意。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对亚洲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D)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60°W经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B)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D)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大洲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该大洲可能是(B)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欧洲
5.在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不合适的是(A)
A.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②气候复杂多样
C.③季风气候显著 D.④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蒙古是我国北面的陆上邻国。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蒙古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受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C.地处北亚的内陆国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7.根据蒙古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推断蒙古的气候类型是(B)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寒带气候
  读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西部河网密集,水量丰富
B.河流众多,没有无流区
C.河流短小,无大江大河
D.内流区面积广大
9.图中①代表的河流,最终注入(A)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右图为亚洲轮廓和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半球位置
11.甲地气候的突出优点是(D)
A.水热资源丰富,可以种植热带作物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旱涝灾害少
C.气温日较差小,有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D.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B)
A.北部、南部和东部 B.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C.北部、南部和西部 D.东部、东南部和西部
13.甲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D)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湿热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世界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90%。读图,回答14、15题。
14.亚洲水稻主产区气候特征的相同点是(D)
A.冬暖夏凉 B.终年炎热干燥
C.冬季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
15.图中A、B两大水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B)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
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区域地理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印度洋;请在图中绘制赤道。赤道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3分)
答:绘图略
(2)析气候:据图3分析并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由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2分)
(3)看地形:根据图1概括亚洲地形特征:以高原山地为主。(1分)
(4)识水系: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1分)
(5)探生活: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判断,符合北亚地区的景观图是甲。(1分)
17.【2023·陕西中考改编】【主题学习 情系亚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亚洲之河——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面积大或东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辽阔。(1分)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1分)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①②③。(1分)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交流/合作/联系或沟通/学习互鉴,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1分)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1分)
18.图1是北美洲地形图,图2是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该洲东临大西洋,西北以白令海峡与亚洲为界。(3分)
(2)北美洲地形是南北纵列分布,西部地形类型主要为山地,中部地形类型主要为平原,东部主要是高原、山地,因此,其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部低。(2分)
(3)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洲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1分)
19.案例探究,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1分)
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1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图2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分)
其中位于①气候区的是乙;位于②气候区的是丙;位于③气候区的是甲。
结论:由此看出造成三种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⑥(填数字),⑤气候的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而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结论: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4分)
案例三:山地气候。
(3)气象工作者在图3中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 ℃,则C处(1 000米)的气温约是10℃;在山区降水也有很大差异,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结论: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