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件(共32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件(共32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构?它们如何产生的呢?
1.2








自学导航
预习教材P12-19
01
宪法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的?
02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03
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
04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05
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
那么,我国人民怎样管理国家呢?
第一部分
设置国家机构
判断:说说看下列图片哪些属于国家机关?
中央人民政府
天安门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边境
人民大会堂
人民医院
人民银行
思考:这些国家机关是依据那部法律产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选举代表组成
产生
对其负责
监督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一府一委两院”
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大的关系)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宪法规定如何产生国家机构?①②③
第5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58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59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第60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第61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①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考: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2. 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p14)①②③
①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主集中制原则
思考:《学位法》通过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202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实施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已经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学位条例(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教育部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送审稿)》,并于2021年11月提交至国务院审议。2023年6月,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草案,同年7月提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后,教育部与相关的立法委员会紧密合作,进行了细致的立法调研、广泛的意见征求以及必要的草案修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分别是在2023年8月和2024年4月。最终,草案在2024年4月26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P15










其他机关
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监察委员会
人民检察院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
民主过程
权力集中
认识“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
在我国,凡是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通过前,都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只讲民主,不讲集中
无法形成统一意见
集中
将那些积极、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决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只讲集中,不讲民主
专制独裁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
国务院
某省人民政府
(中央)
(地方)
某区\县人民政府
(地方)
某市人民政府
(地方)
中央的统一领导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 :负责领导全国学位工作,设立专家组负责学位评审评估、质量监督、研究咨询等工作 。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负责全国学位管理的日常工作,承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
省级学位委员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领导本行政区域的学位工作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学位管理有关工作。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
最终,草案在2024年4月26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学位条例(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
教育部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送审稿)》。2023年6月,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草案,同年7月提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后,教育部与相关的立法委员会紧密合作,进行了细致的立法调研、广泛的意见征求以及必要的草案修改工作。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决策时广泛讨论、广泛倾听民意,集中表决结果。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P15①②③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
内部
作出决策、决定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宪法赋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有些公职人员会这样……
第一部分
规范权力运行
【漫画解意】
公章表示: 。
笼子表示: 。
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漫画的整体寓意:______________
权力
制度
权力的行使要受制度约束并接受监督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结合漫画和习总书记的话,
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P16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P16
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P18
3.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P16+18①②③
【易错警示】
国家权力≠公民权利
权力 ≠ 权利

公民权利:是法律概念。指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与义务相对应。
针对训练
下列语句中的“权力”和“权利”运用正确的是( )
×
×
×
D
公权
私权
国家权力:是政治概念。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如:国家权力。
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反腐系列】落马官员-杨懿文
杨懿文当了二十多年一把手,满脑子想的就是权力,凡是他拍板的事,不允许有任何不同声音。凡是有不同意见的,要么就公开斥责,要么就调离岗位。在项目准入、土地出让金返还等请托事项上大开绿灯。
从杨懿文的腐败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2.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国家权力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懒政典型,宇宙区长孙连城】
不贪不抢一身清白,
推诿扯皮无所谓!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P16-18ABCD
A.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依法办事】
B.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责任担当】
C.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依照程序】
D.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能任性】




本课课堂小结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设置
国家机构
规范
权力运行
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
宪法授予国家机构职权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及其体现
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
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权利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课堂检测提升
1.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 )
A.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B.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D.人民处于当家作主地位
D
课堂检测提升
2.下面是同学们列举的一些政府行使权力的实例,其中与“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最相近的是( )
A.某市发改委主持价格改革听证会,完善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
B.某市环保局规定凡本地商户都必须安装某品
牌的油烟净化器
C.某市规划局未告知居民就将地铁站的出口设
立在小区内部
D.某市政府随意给予当地纳税大户违反交通规
则可免责的奖励
A
课堂检测提升
3.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工作任务,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③人民通过选举直接产生国务院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国务院的监督,对国务院负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课堂检测提升
4.伴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拆”“暴力执法”等字眼在近几年的新闻和网络媒体大幅减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体性冲突事件也销声匿迹。对此你想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说的是( )
①要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始终要为人民谋利益 
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行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课堂检测提升
5.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对此,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其他国家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
C.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D.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C
课堂检测提升
6“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成为今后严格约束权力的诫令。这要求我国各级政府( )
A.加强对人大和执政党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B.减少权力行使,尊重人民合法权益
C.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D.发挥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
C
中国共产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下册 题目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分为“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两目内容。第一目“设置国家机构”主要阐述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及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第二目“规范权力运行”,主要本目的意义在于阐明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从“权力”的“双刃剑”性质以及“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如何正确行使职权”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进行过部分法律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收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材料和结合社会现象观察,了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国家认同。2.法治观念: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及国家机构组织图,理解宪法设置国家机构,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培养尊重和亲近宪法的情感,增强宪法意识。3.责任意识:通过观看视频和探究情境,理解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以及规范权力运行的做法,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并积极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教学难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主播说联播】低空经济发展司设问: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构?它们如何产生的呢? 通过观看视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一:设置国家机构
判断:说说看下列图片哪些属于国家机关?思考:这些国家机关是依据那部法律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归纳1.宪法规定如何产生国家机构?①②③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大的关系)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思考: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知识归纳2.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p14)①②③①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思考:《学位法》通过的过程说明了什么?“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P15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决策时广泛讨论、广泛倾听民意,集中表决结果。知识归纳3.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P15①②③ 通过阅读宪法条文,合作探究,让学生理解宪法如何设置国家机构,认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环节二:规范权力运行
展示图片“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结合漫画和习总书记的话,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知识归纳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P16+18①②③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P16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P16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P18观看视频:【反腐系列】落马官员-杨懿文杨懿文当了二十多年一把手,满脑子想的就是权力,凡是他拍板的事,不允许有任何不同声音。凡是有不同意见的,要么就公开斥责,要么就调离岗位。在项目准入、土地出让金返还等请托事项上大开绿灯。从杨懿文的腐败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观看视频:【懒政典型,宇宙区长孙连城】不贪不抢一身清白,推诿扯皮无所谓!知识归纳5.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P16-18ABCDA.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依法办事】B.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责任担当】C.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依照程序】D.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能任性】 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以及途径和方法。对比两位公职人员的不同做法,引导学生在思考、表达观点的过程中,理解规范权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机构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