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 (下) 期初限时作业九年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长:75 分钟 试卷满分:70 分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 B.攻克很多的难题C.中国共产党领导 D.凝聚人民的力量2.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 3 亿,面对“银发浪潮”的来临,如何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成为 2024 年两会热议话题。我国不断探索“一站式养老”新模式有利于( )A.减少子女赡养父母义务 B.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C.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3.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特别设立“宪法卫士”专栏,对在线完成宪法学习任务并达标的同学,授予“宪法卫士”标识。这要求青少年要( )① 维护国家尊严 ②规范权力运行③ 加强宪法监督 ④增强宪法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 (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③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 年 7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要求“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并提出多项措施。这表明( )①民营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论断强调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① 保障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 保障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权力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小甲的爸爸在某国企上班,小甲的妈妈开了一家餐馆,既当老板,又当伙计,小甲在当地开了一家电子厂,雇了 100 多名工人。小甲、小甲爸爸、小甲妈妈各自工作单位的经济成分分别( )A.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个体经济.C 私营经济 国有经济 个体经济 D.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8.小红在自主学习“我国国家机构”一课后,总结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审判权和国家立法权C.人民法院是法律监督机关D 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 )①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②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④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0.2023 年 12 月 4 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评选活动。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 )①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②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③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④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P.③④11.九年级同学畅想“2035 年的我”,其中符合新时代发展节点的是 ( )A.小延:我要主动去援藏,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B.小闽:为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C.小潭:到贫困地区当村官,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D.小福:助力和见证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实现12.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如下图),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精神(A.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B.具有与时俱进品格C.激发人们创新热情 D.赋能乡村快速振兴13. 2023 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 3000 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 42 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 4000 万人摆脱贫困;“鲁班工坊”帮助 20 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 6 万 5 千列,是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 “一带一路”建设,说明中国(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②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③爱好和平,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④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选择。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这启示我们,促进发发展,要( )A.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B.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C.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D.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5. 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勉励同学们: “初中毕业,意味着结束,更意味着开始。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结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寻找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这启示青少年做好职业规划,应该( )A.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 B.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技能C.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 D.考虑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16.(本题共 10 分)2024 年“两会”期间,某校八年级 (1)班同学收集了一些“两会”中的宪法看点,邀请大家共同学习!看点一:让宪法长上“牙齿”2023 年 3 月 13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立法法修正草案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此次看点聚焦修改的亮点之一是: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合宪性审查要求。合宪性审查就是让宪法长上“牙齿”,为权力严划红线。(1)我国宪法规定, 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2 分)(2)合宪性审查为权力严划红线,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2 分)看点三:解读宪法作用2023 年 3 月 4 日,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王超在回答宪法的作用时提到: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现行宪法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3)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王超的答复体现了哪一条宪法基本原则 (2 分)看点三:宪法宣誓2023 年 3 月 10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面向近 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庄严宣昏。(4)习近平手抚宪法,进行宣誓,体现出宪法是国家的 (1 分),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1 分)、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5)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有何重要意义 (写出一点即可) (2 分)17.(本题共 10 分)2024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生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某校九年级(1)班“弘扬爱国精神,做知法守法好少年”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10 分)【知法明理】同学们收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经过等材料:◇2022 年 7 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牵头起草工作;◇2023 年 6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3 年 10 月 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3 年 10 月 2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三号),公布该法:(1)以法治的形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体现了法治的哪一要求 (2 分)(2)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围家主席分别在行使什么职权 (2 分)【学法明理】法条链接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种,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研力量.(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 分)【以法护航】(4)请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的角度,说一说爱国主义教育法公布实行的意义。(2 分).(5)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怎样的启示 (2 分)18.总书记到青海、宁夏考察的时政新闻为背景进行复习教学。新闻播报习近平总书记青海、宁夏考察纪实6 月 18 日至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两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五十六个民族,无论是这个民族还是那个民族,我们都是同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家庭。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好。团结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分)(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各族人民要筑牢哪一意识 (2 分)◆考察足迹足迹一:6 月 18 日,到西宁第一站,总书记就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坚持全国一盘棋,相互帮助,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帮助西部地区,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都要找准角色。(3)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怎样的方针 (2 分)足迹二:6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多民族聚居的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居民赵守成将总书记迎进家门。总书记说“社区要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努力越做越好。让退休居民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4)从总书记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什么 (2 分)◆指明方向总书记对两省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部署。总书记都强调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青海要“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宁夏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5)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和宁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说明我们发展中要注意什么 (2 分)19.(本题共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从“走出去”到“引进来”,我国持续举办高水平经贸盛会,搭建起全球共享、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为推动全球经贸合作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活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十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整体的比重,从 2013 年的 25%显著提升到 2024 年的 37.9%,开放红利息及全球,(1)上述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哪一特点 (2 分)(2)我国持续举办高水平经贸盛会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哪一趋势 (2 分)(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2 分)材料 :2023 年 7 月、“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外嘉宾认为,10 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果日益丰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请问当今时代潮流是什么 (5)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2 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 - 5 CDBDC 6 - 10 CCDAD 11 - 15 BBCCD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16.(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 分)(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2 分)(3)尊重和保障人权。(2 分)(4)根本法;法律地位。(每空 1 分,共 2 分)(5)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③有利于彰显宪法地位,弘扬宪法精神。(写出一点即可,2 分)17.(1)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法治要求:科学立法。(每点 1 分,共 2 分)(2)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每点 1 分,共 2 分)(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 分)(4)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以法治的形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每点 1 分,共 2 分)(5)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要坚持科学立法,广聚民智,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每点 1 分,共 2 分)18.(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 分)(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分)(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2 分)(4)民生。(2 分)(5)发展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2 分)19.(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写出一点即可,2 分)(2)经济全球化。(2 分)(3)①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每点 1 分,共 2 分)(4)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 分)(5)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