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特征 政治:日本加紧侵略,国共两党关系由对立转为合作抗日,结成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外联系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考点1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九一八 事变 背景 日本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加快侵华步伐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结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东北抗联 (1)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华北危机 与一二·九 运动 华北危机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一二·九运动 (1)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2)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续表) 西安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协商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易错易混: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再到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政策:反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2)西安事变发生时的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不断加紧侵略步伐;全民族革命力量的推动;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大部分都有参加抗日的可能。(3)七七事变发生后的政策:联蒋抗日。主要原因:国民政府开始坚决抵抗日军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考点2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 卢沟桥过程 日本找借口炮轰我国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日军入侵中国,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二次 国共合作 背景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11月 地点 上海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南京 大屠杀 背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概况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认识 充分显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我们要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树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信念 温馨提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事变 日军借口 国共态度 结果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日军 中国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 不抵抗 坚决抵抗 占领东北三省 开始局部抗战七七事变 一名士兵失踪 开始抵抗 开始全面侵略 开始全面抗战考点3 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课程标准: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 地点 台儿庄 指挥 李宗仁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三次长 沙会战 1941年12月爆发,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考点4 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论持久战》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平型关 指挥 林彪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毛泽东《论持 概况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抗敌方式 人民游击战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延安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经济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意义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 地点 华北 指挥 彭德怀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先举起了抗日救亡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考点5 全民族坚持抗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内容 (1)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战略反攻和日本 投降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2)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3)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4)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性质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温馨提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不同点 国际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1)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2)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果不同的原因 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共同点 (1)都是日本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2)都以征服中国为目的 (3)都对中国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给中国带来空前的灾难1.(2023·黄冈)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B)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2.(2023·荆州)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主持举办第一届农业展览会,对恢复和发展农业有成就的各类生产人员都给予了奖励。同年5月,在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表扬和鼓励了工业方面的得力人员。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A.激励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B.争取国民党联合抗日C.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D.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3.(2023·宜昌)下面表格所列信息可用于佐证(C)时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1年日本陆军 总兵力 24个 师团 34个 师团 41个 师团 51个 师团用于侵华 总兵力 21个 师团 32个 师团 34个 师团 34个师团和 44个独立旅、 混成旅团用于侵华总 兵力在日本 陆军总兵力 中的占比 88% 以上 94% 83% 80%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B.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25—B27习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特征 政治:日本加紧侵略,国共两党关系由对立转为合作抗日,结成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外联系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考点1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九一八 事变 背景 日本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加快侵华步伐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结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东北抗联 (1)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华北危机 与一二·九 运动 华北危机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一二·九运动 (1)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2)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续表) 西安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协商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易错易混: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再到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政策:反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2)西安事变发生时的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不断加紧侵略步伐;全民族革命力量的推动;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大部分都有参加抗日的可能。(3)七七事变发生后的政策:联蒋抗日。主要原因:国民政府开始坚决抵抗日军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考点2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 卢沟桥过程 日本找借口炮轰我国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日军入侵中国,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二次 国共合作 背景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11月 地点 上海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南京 大屠杀 背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概况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认识 充分显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我们要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树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信念 温馨提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事变 日军借口 国共态度 结果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日军 中国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 不抵抗 坚决抵抗 占领东北三省 开始局部抗战七七事变 一名士兵失踪 开始抵抗 开始全面侵略 开始全面抗战考点3 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课程标准: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 地点 台儿庄 指挥 李宗仁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三次长 沙会战 1941年12月爆发,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考点4 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论持久战》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平型关 指挥 林彪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毛泽东《论持 概况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抗敌方式 人民游击战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延安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经济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意义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 地点 华北 指挥 彭德怀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先举起了抗日救亡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考点5 全民族坚持抗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内容 (1)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战略反攻和日本 投降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2)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3)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4)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性质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温馨提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不同点 国际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1)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2)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果不同的原因 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共同点 (1)都是日本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2)都以征服中国为目的 (3)都对中国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给中国带来空前的灾难1.(2023·黄冈)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B)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2.(2023·荆州)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主持举办第一届农业展览会,对恢复和发展农业有成就的各类生产人员都给予了奖励。同年5月,在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表扬和鼓励了工业方面的得力人员。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A.激励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B.争取国民党联合抗日C.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D.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3.(2023·宜昌)下面表格所列信息可用于佐证(C)时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1年日本陆军 总兵力 24个 师团 34个 师团 41个 师团 51个 师团用于侵华 总兵力 21个 师团 32个 师团 34个 师团 34个师团和 44个独立旅、 混成旅团用于侵华总 兵力在日本 陆军总兵力 中的占比 88% 以上 94% 83% 80%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B.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25—B27习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2.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讲本目录主题特征 政治:日本加紧侵略,国共两党关系由对立转为合作抗日,结成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外联系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九一八 事变 背景 日本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加快侵华步伐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 事变 结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东北抗联 (1)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2)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杨靖宇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华北 危机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一二·九运动 (1)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2)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 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协商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张学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易错易混: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再到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政策:反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2)西安事变发生时的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不断加紧侵略步伐;全民族革命力量的推动;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大部分都有参加抗日的可能。(3)七七事变发生后的政策:联蒋抗日。主要原因:国民政府开始坚决抵抗日军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 卢沟桥过程 日本找借口炮轰我国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日军入侵中国,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 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全民族抗战第二次 国共合作 背景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__,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11月 地点 上海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国共合作宣言南京 大屠杀 背景 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概况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认识 充分显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我们要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3)树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信念1937 温馨提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事变 日军借口 国共态度 结果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日军 中国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 不抵抗 坚决抵抗 占领东北三省 开始局部抗战七七事变 一名士兵失踪 开始抵抗 开始全面侵略 开始全面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课程标准: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 地点 台儿庄 指挥 李宗仁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______阶段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爆发,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相持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论持久战》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平型关 指挥 林彪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 发展 概况 1938年,毛泽东发表《________ _____》;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抗敌方式 人民游击战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______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 经济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论持久战延安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意义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 地点 华北 指挥 彭德怀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先举起了抗日救亡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全民族坚持抗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内容 (1)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____________的中国(2)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新民主主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6日和9日,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2)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3)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4)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美国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 (1)____________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5)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 性质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__斗争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3)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民族解放东方主战场 温馨提示: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不同点 国际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1)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2)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不同点 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不同点 结果不同的原因 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共同点 (1)都是日本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2)都以征服中国为目的 (3)都对中国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给中国带来空前的灾难 1.(2023·黄冈)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B2.(2023·荆州)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主持举办第一届农业展览会,对恢复和发展农业有成就的各类生产人员都给予了奖励。同年5月,在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表扬和鼓励了工业方面的得力人员。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激励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B.争取国民党联合抗日C.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D.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A3. (2023·宜昌)下面表格所列信息可用于佐证( )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B.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时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1年日本陆军总兵力 24个师团 34个师团 41个师团 51个师团用于侵华总兵力 21个师团 32个师团 34个师团 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总兵力在日本陆军总兵力中的占比 88%以上 94% 83% 80%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讲本】2.6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解ppt).pptx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讲本】2.6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生版).docx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讲本】2.6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