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2.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讲本目录主题特征 两党关系:从合作走向对立党的成长:开始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民族危机: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外联系 中国借鉴俄国革命经验,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后将革命重心转向农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召开,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内容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黄埔军校 创办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意义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北伐胜 利进军 时间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__________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过程 北伐军队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2)在江西,北伐军又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南京 北洋军阀北伐胜 利进军 结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性质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争南京国民 经过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_______建立“国民政府”政府的 性质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建立 发展 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南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转变为代表帝国主义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成为革命的对象,因此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目的未能实现。所以说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南昌 起义 概况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意义 打响__________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武装反抗秋收起义 背景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实行__________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概况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革命根据地影响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土地革命井冈山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2)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临时中央 政府成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课程标准: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战略 转移 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突围,开始长征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内容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意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翻雪山 过草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随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赤水会宁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 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易混易错:1.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转移,这里的“转移”指革命中心地位的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 (2024·武汉)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面对各种酷刑,他严守党的秘密,写下自述表达了从事革命的初心:“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这彰显出李大钊的优秀品质是( )A.艰苦奋斗、勤俭节约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C.敢闯敢试、勇于创新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D2.(2023·黄冈)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 )A.脱离了中国实际 B.忽视了农民力量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C3.(2023·恩施州)下面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时间:1935年1月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4. (2023·武汉)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A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主题特征 两党关系:从合作走向对立 党的成长:开始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民族危机: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外联系 中国借鉴俄国革命经验,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后将革命重心转向农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考点1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召开,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内容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黄埔军校 创办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意义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北伐胜利 进军 时间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过程 北伐军队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2)在江西,北伐军又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南京结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性质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争南京国民 经过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政府的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建立 发展 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转变为代表帝国主义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成为革命的对象,因此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目的未能实现。所以说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考点2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南昌 起义 概况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意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秋收起义 背景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概况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影响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井冈山 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形成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考点3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课程标准: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战略转移 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突围,开始长征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内容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意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翻雪山 过草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随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 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易混易错:1.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转移,这里的“转移”指革命中心地位的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2024·武汉)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面对各种酷刑,他严守党的秘密,写下自述表达了从事革命的初心:“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这彰显出李大钊的优秀品质是(D)A.艰苦奋斗、勤俭节约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C.敢闯敢试、勇于创新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2.(2023·黄冈)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C)A.脱离了中国实际 B.忽视了农民力量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3.(2023·恩施州)下面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C)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4.(2023·武汉)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A)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23—B24习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主题特征 两党关系:从合作走向对立 党的成长:开始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民族危机: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外联系 中国借鉴俄国革命经验,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后将革命重心转向农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考点1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召开,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内容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黄埔军校 创办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意义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北伐胜利 进军 时间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过程 北伐军队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2)在江西,北伐军又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南京结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性质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争南京国民 经过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政府的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建立 发展 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转变为代表帝国主义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成为革命的对象,因此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目的未能实现。所以说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考点2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南昌 起义 概况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意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秋收起义 背景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概况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影响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井冈山 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形成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考点3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课程标准: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战略转移 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突围,开始长征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内容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意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翻雪山 过草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随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 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易混易错:1.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转移,这里的“转移”指革命中心地位的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2024·武汉)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面对各种酷刑,他严守党的秘密,写下自述表达了从事革命的初心:“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这彰显出李大钊的优秀品质是(D)A.艰苦奋斗、勤俭节约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C.敢闯敢试、勇于创新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2.(2023·黄冈)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C)A.脱离了中国实际 B.忽视了农民力量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3.(2023·恩施州)下面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C)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4.(2023·武汉)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A)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23—B24习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讲本】2.5中国近代史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讲解ppt).pptx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讲本】2.5中国近代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学生版).docx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讲本】2.5中国近代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