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下册 中国历史单元课程标准: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课程标准: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根据导言内容,结合视频思考导言问题?一 、辽与西夏的建立(一)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讲述契丹族的崛起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隋唐时期,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二)阅读教材,梳理辽建立要点政权名称民族建国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契丹族916年(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上京临潢府契丹文字契丹皮囊壶契丹货币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辽太祖),建立契丹。耶律阿保机在统治期间。他①任用汉人韩延徽为相,②改革契丹的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③发展农业生产,④修建城池,⑤创造契丹文字,不断推动契丹的封建化进程。(三)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列举辽治国措施胡汉分治政权名称民族建国时间建立者都城西夏党项族1038年(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王陵元昊(四)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梳理西夏建立要点①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创制西夏文字。官制法律西夏文字西夏货币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宋史》(四)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列举西夏治国措施二、辽与北宋的和战(一)阅读教材,说明背景辽太宗时,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宋真宗:辽攻宋,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1005)宋太祖宋太宗和战(二)阅读教材,列举战和概况澶州1.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2.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3.此时辽提出议和,宋真宗见好就收,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 ,是为“澶渊之盟”(三)阅读教材,说明澶渊之战及结果1.“澶渊之盟”内容①双方约为兄弟之国。②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③宋给辽钱物(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④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市场),开展互市贸易。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四)阅读教材,评价澶渊之盟北宋:屈辱的和约,加重北宋人民负担,但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辽:辽军安然脱险,得到了大量岁币,财政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中华民族: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评价李元昊建国后,多次发动战争攻打北宋,如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宋军屡战屡败。但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也遭受很大损失。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一)阅读教材,说明背景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宋夏合约”1.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2.北宋每年给西夏岁赐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3.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市场),开展互市贸易。(二)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议和”的影响。从北宋、西夏和中华民族的角度……赵匡胤即为宋太祖960年—979年“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时间:地点:人物:战略方针:(三)阅读教材,梳理北宋建立的要点?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反映了北宋采取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即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崇文抑武,把巩固政权当作头等大事;对周边各族政权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政策,多是签订和约,用财物换和平。从形式看,北宋显得有些软弱,但从历史的长远性来看,长期的和平稳定,有利于南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紧密、互通有无、友好交融辽与西夏的建立辽与北宋的和战契丹族的兴起与发展特点: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宋真宗时期:庆历和议:兴起:发展:逐步发展壮大党项族与西夏政权宋太祖与宋太宗时期:宋夏和议游牧生活政权建立: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契丹族的兴起与发展:西夏政权建立: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和 战战 和游牧生活不断壮大课堂小结辽和西夏相同的统治措施包括发展经济、创制文字、仿效借鉴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等。发展经济:辽和西夏都采取了发展生产,促进农牧业经济的措施。创制文字:为了记录历史和便于行政管理,辽和西夏都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起到了发展文化和巩固政权的作用。仿效借鉴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辽和西夏在政治制度上模仿唐宋政治制度,包括官制、法律等方面,以适应其统治的需要。随堂练习BC1.[唯物史观]辽太宗取得燕云十六州后,设置南面官与北面官,南面官按“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律任用契丹贵族。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A.民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B.生产方式的差异性所导致C.农耕文化被草原文化同化 D.平息汉族百姓反抗的需要2.[历史解释](2024·中山期末)澶渊之盟后,宋真宗立即下令更改河北沿边有“戎”“虏”字样的地名,“改威虏军曰广信,静戎曰安肃,破虏曰信安,平戎曰保定,宁边曰永定,定远曰永静,定羌曰保德,平虏城曰肃宁”。宋真宗这一做法意在A. 消除民族隔阂 B.解决利益分歧C.缓和民族矛盾 D.扭转战争局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