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在相同语境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复习回顾:括号里可以填入哪些词语?练一练假期,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 ),八达岭长城( ),南锣鼓巷( ),什刹海( )。人头攒动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练一练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 ),艳丽的桃花( ),热情的杜鹃花( ),美丽的海棠花( ),到处花香醉人。欣然怒放吐露芬芳绽放笑容傲然盛开括号里可以填入哪些词语?学习“书写提示”自由读文段,并观察文段里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行楷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是行楷。行楷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长歌行》歌行《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叫“歌”或“行”。朗读古诗,读出韵味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诗句,读准字音,理解字词。青 青 园 中 葵,朝 露 待 日 晞。阳 春 布 德 泽,万 物 生 光 辉。青 青 园 中 葵,朝 露 待 日 晞。阳 春 布 德 泽,万 物 生 光 辉。zhāoxī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常 恐 秋 节 至,焜 黄 华 叶 衰。百 川 东 到 海,何 时 复 西 归?少 壮 不 努 力,老 大 徒 伤 悲!kūnshàotú常 恐 秋 节 至,焜 黄 华 叶 衰。百 川 东 到 海,何 时 复 西 归?少 壮 不 努 力,老 大 徒 伤 悲!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百川:河流。徒:白白地。诗意理解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精读古诗,想象理解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现在,趁着青春努力奋斗。诗中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是从诗中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青青阳春生光辉春天诗人先从“园中葵”写起,再写自然万物,运用了由点到面的写法,描绘了眼前之景。眼前诗人只描写了春天吗?诗人不仅描写了春天,还描写了秋天,但对秋天的描写是诗人的想象。想象为什么说对秋天的描写是诗人的想象呢?“恐”字说明是诗人的担忧,实际上秋季还并未到来。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恐读了前六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从明媚的、灿烂的、生机勃勃的春景写到萧瑟的、枯败的秋景,这种变化让我们明白了世间万物都会由盛而衰。世间万物都是这样的生长过程,我们人也不例外。诗中的春天、秋天分别比喻人生的哪个阶段?春天比喻青春时期,秋天比喻老年时期。既然诗人已经说明了人也会由盛而衰,为什么不直接写最后一句呢?为什么还要写第七、八句?可以删掉吗?这两句诗把光阴比作流水,一去不复返,是诗人的感慨。由季节交替联想到时光易逝,合乎情理,而且前面的景物描写是为后面的感慨做铺垫的,所以第七、八句不可以删掉。感慨揭示诗歌主旨的是哪两句诗?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把握今天。劝诫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游戏:“看图找诗句”请大家根据每张图片上的画面朗诵出相应的诗句。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诗歌小结《长歌行》这首诗先写眼前之实景,再写想象之虚景,最后抒发感慨,劝诫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首古诗,时时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