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9《木兰诗》高频考点? 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9《木兰诗》高频考点? 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素材

资源简介

七下9《木兰诗》高频考点 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一)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叙事诗双璧”。
(二)重点字词
1. 字音
机杼(zhù) 可汗(kè hán)
鞍鞯(jiān) 辔头(pèi)
溅溅(jiān) 啾啾(jiū)
柝(tuò) 策勋(xūn)
阿姊(zǐ) 霍霍(huò)
云鬓(bìn) 十二转(zhuǎn)
著我旧时裳(zhuó)
2. 词义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中,“帖”通“贴”, 粘贴。
[古今异义]
“赏赐百千强”,古义是有余,今义是强壮、强大等。
“双兔傍地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
“卷卷有爷名”,古义是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是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是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木兰当户织”,古义是门,今义是人家、门第。
“雌兔眼迷离”,古义是眯着眼,今义指因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古义是虚数多,今义是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通“贴”,动词)。
“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买);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 。
[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中,“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市”名词用作动词,买。
(三)重点句子
1.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何所思”即“所思何”,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所忆”同此。
2. 互文: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应理解为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像云一样的发髻,贴上好看的面花。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指将军和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说到东南西北各个集市上买了征战用的马及马具,并非实指在不同地方分别购买。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坐坐 ,而不是真的只开东阁门,坐西阁床。
3. 复沓: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 顶真(顶针):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四)主旨思想
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图名利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五)重点句子理解
1.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木兰准备出征时的忙碌和有条不紊,侧面烘托出战事紧急。
2.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夸张地表现木兰行军速度之快、军情之紧迫和她的思乡之情 ,同时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紧张的战争氛围。
3.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木兰矫健的英姿和急切奔赴战场的心情。
4.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通过描写边塞夜晚的寒冷和打更声,烘托出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的战斗生活,体现战争的残酷。
5.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历经无数次战斗,有的牺牲,有的归来。
6.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木兰不慕名利,渴望回归平静生活,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7.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喻作结,用雄兔雌兔难以分辨,来比喻木兰女扮男装未被识破,妙趣横生,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