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4——2025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2024——2025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东南亚(第1课时)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七年级下(2025湘教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标分解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抓住东南亚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从地区尺度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培育;能够运用东南亚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相关图文资料,归纳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事实,落实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育。
教材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作为中国的近邻对学生来讲也相对熟悉,本节课内容由“‘十字路口’的位置”“山河相间的地形”“湿热的气候”三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认识大洲的基础上学习了解地区的区域地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基本一致,主要从认识地区的自然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学习本章知识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结合东南亚地形分布图、马六甲海峡示意图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结合东南亚地形分布图,归纳东南亚的地形分布和河流分布特点。结合东南亚气候分布图,归纳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核心素养:1.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区域认知)归纳东南亚的地形分布和河流分布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归纳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评价任务 任务一:“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和重要作用。任务二: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任务三: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任务四:分析地形、气候对东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农业生产。
重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东南亚地形特点的归纳以及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播放《航拍东南亚》视频 学生认真 引起学生兴趣
任务一: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讲授新课 导入:发现!合作讨论:1.读P38图,说一说,华人在东南亚的分布具有哪些特点? 2.查找相关资料,议一议,这些华人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主完成:1.在地图上找到东南亚的位置,说出其领土组成。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东临 ,西临 ,南接 ,北与 接壤。“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一般水深25 ~27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最深处达200米,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 1.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国家均有分布;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2.华人是当地早期发展的奠基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华人不但在商业贸易活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农业发展中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运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完成: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2.10°S—23.5°N(低纬度、热带)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南接大洋洲,北与中国接壤。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地域。 考查东南亚地理位置(区域认知)在地图上说出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10分)在地图上读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低中高纬度地区及温度带(10分)在地图上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10分)
任务二: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新授课 自学完成:在图8-4中,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昭披耶河(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出这些河流的流向特点,并判断它们分别注入哪个大洋?合作完成:读图,请思考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湄公河上游是中国境内的澜沧江,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六个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湄公河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合作探究:1.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河流的特征有何影响?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为何多火山地震?2.火山爆发对一个国家的利弊。 流向:自北向南。地势:地势北高南低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崎岖,山岭多,平原少。短小湍急,水能丰富。马来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利:①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火山灰,使得土地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②死火山有可能形成温泉,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和观光事业。③火山喷发后会产生很多稀有矿物,如宝石,钻石,金刚石等。弊:火山喷发时,喷出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对全球气候有极大的影响。 培养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区域认知)利用地图能够说出中南半岛河流的流向和判断依据(10分)利用地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10分)利用地图能够说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10分)合作讨论说出火山喷发对居民的影响(10分)
任务三: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新授课 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每年6月到 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利用气候资料图能够说出气候特点(10分)
任务四:分析地形、气候对东南半岛的农业生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讨论: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中南半岛的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地势:北高南低。在河流的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季风不稳可能导致干旱或洪涝灾害。 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综合说出地形、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0分)
任务五:分析地形、气候对马来群岛的农业生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新授课 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马来群岛的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地形:地面崎岖,多开辟为梯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高温多雨的理想条件。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综合说出地形、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0分)
课堂小结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 100) 60——70 71-80 81——100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合作完成:P41.活动2。根据所学知识,填表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南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如图示意中南半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D )A.沿海地区 B.半岛的北部C.大河的中上游地区 D.平原和河口三角洲2.中南半岛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有(B )①气候湿热②河流广布③技术先进④劳动力丰富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4年1月25日,某贸易公司派小李到泰国采购香米。泰国北部是泰国香米的主要产区,每年低温少雨的时候是香米的开花期。小李在泰国期间发现有许多中国游客在此游玩。据此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来到这里后,小李发现这里的居民穿着单衣薄裙,其主要是受(D)A.经济条件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物产差异的影响 D.气候的影响4.泰国香米开花期一般出现在( A )A.12月至次年1月 B.7—8月 C.9—10月 D.5—6月
教学反思 本节课视频导入,航拍东南亚,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有个大概了解,学生有初步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合作讨论共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习能力和语言的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