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科技

文化
对外交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及新发展。
2.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盛况,从政府管理、对外政策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一)唐朝的对外交通
结合课本思考唐朝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原因?
唐代中外交通路线图
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观察地图,宋代海路交通有何特点?
宋朝
贸易主通道
航线多
出发地点集中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航线多,贸易范围广。
海路交通发达
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二)宋朝的对外交通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交通路线图
(三)元朝的对外交通
(1)概况: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而。
(2)陆路交通: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
(3)海陆交通: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进入鼎盛时期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急递铺令牌
类似于今天邮政的特快专递
材料: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材料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制度?有何作用?
制度:驿站制度
作用:①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②促进了各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阅读教材,说说这一时期的海路交通发达的条件是什么。
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辽宋夏金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
①经济重心南移
②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
③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④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
⑤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
⑥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1.贸易政策
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六
这一时期外贸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2.政府为了鼓励海外贸易,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舶司,主要职责是发放“公凭”(贸易许可证)、抽税、维护港口、打击走私等,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
蕃学,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3.表现:
六胜塔北宋建造,是泉州港引领航船的航标塔。塔身浑体石砌,是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
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
宋元时期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
中国
广州、泉州、明州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4.贸易货物
象牙
香料
珠宝
外国
中国
丝织品
茶叶
瓷器
双向贸易,共同发展
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到南宋激增至300余种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元朝交通路线图
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
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当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半岛、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宋代时
50-60个
元代时
140多个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1.北方战乱频繁,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作用
2.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3.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用于航海
4.商品经济经济发达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元世祖任用波斯人主持天文、历法工作。元朝还收集和翻译了一些阿拉伯医学书籍,《回回药方》中记载了治疗骨折的方法。
《回回药方》书影
扎马鲁丁
波斯天文学家,至元四年(1267),进献《万年历》,颁行全国。至元二十二年(1285),主持编修《元大一统志》,将当时西域先进的科技成果传入中国,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中国的外销瓷器、丝绸深受外国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仿制的瓷器,器型花纹和色彩等,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元青花梅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为当时中伊之间文化与商贸交流的见证。
伊朗锡白釉蓝彩陶盘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西方
中国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传制度
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药物、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等
特点:双向交流、共同发展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木质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残存长22米,宽约9米。目前,沉船中共发现18万余件文物,其中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这批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包括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酒壶、大瓷碗等,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南海一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沉睡在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被发现
中外交往的见证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观察示意图,指出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有何特点?
①传播路线都以丝绸之路为主;
②火药和活字印刷主要通过陆路传播,指南针主要通过海路传播;
③向西都是先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经济繁荣
物质基础
发达的中外交通
繁荣的海外贸易
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
条件
相互 促进
经济进一步发展
实战演练
1.下面的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C )
A. 宰相权力的削弱
B. 纸币的大量发行
C. 海外贸易的发展
D. 商标广告的出现
2.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中提到的“洗白复生”为高丽苎麻织成的高丽毯丝布,经久耐用,是元朝民间常见贩卖的
纺织品。据此可知元朝( D )
A. 纺织技术发达 B. 政治制度完善
C. 军事实力强大 D. 海外贸易兴盛
C
D
实战演练
3.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A
4.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 D.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