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须有自尊 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人须有自尊 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有一个小男孩,他家庭贫困,穿着破旧的衣服去上学。有一天,学校组织活动,要求大家都穿得整洁漂亮。小男孩看着自己破旧的衣服,心里很自卑。但是,当活动开始后,小男孩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班级赢得了荣誉。从那以后,小男孩不再因为自己的穿着而自卑,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尊可以让人变得强大。
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三课 人贵自尊
3.1 人须有自尊
①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1、什么是自尊?
√2、为什么人须有自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如:发挥潜能、实现理想
如:受到尊重与肯定
如:爱情、友谊、归属感
如:对保护、秩序、稳定的需要
如:身体对事物、温暖的需要
②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结合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我平时非常注意衣着是否整洁,不然我会感到不自在。
课堂上,老师说我的回答有新意,同学们为我鼓掌,我感到骄傲。
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3、步入青春的我们自尊的表现
1.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
2.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
3.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
这两位同学的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为什么?
材料一:女中学生小刘平时学习成绩不佳,不受同学关注。为了引起同学注意,有一天,她穿了件漂亮的连衣裙,并向同学们炫耀,说是她爸爸从日本买来的,值一千多元。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了同学们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快乐。
材料二:小艾同学在小学时一直成绩很好,进入中学后,由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渐渐有点学习吃力。她不肯向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她说:“这样会伤害我的自尊,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
不是,因为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自尊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来赢得他人的尊重,而虚荣则是通过追求表面上的荣耀来赢得他人的夸赞。
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他人的评价。
√4、自尊的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二小学在学校大厅内创设了“小小钢琴家”展示角,每天安排一名有钢琴才艺的学生清晨现场演奏钢琴曲。一名参与过演奏的学生表示,每当有同学和老师驻足听她弹奏,是她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候,“给同学们展示的都是我最拿手的曲子,以后我还要继续报名,学更多新曲子弹给大家听。”
自尊的人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
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1)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2)自尊的人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
√4、自尊的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探究与分享
周一轮到小明打扫卫生,结果他忘记整理讲台桌,教室卫生被扣分,班级因此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很内疚。第二天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打扫卫生更认真了。
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为?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1)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
(2)自尊的人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4、自尊的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相关链接
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行己有耻”:
首先要知廉耻,懂荣辱。我们要学习社会道德规范和法侓法规,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其次要严于律己,树立底线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不良诱惑,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再次要自我反省,知错能改。我们要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当发现自己犯错后,要有勇气承认并改正错误。
√4、自尊的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2.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关键词
重要性
内涵
主要表现
人须有自尊
小结:
自尊
自尊的人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自我尊重和
赢得他人的尊重
良好的心理状态、
德行的具体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
能认可自己
知廉耻、明是非
不爱慕虚荣
关键词
1.新学期,小森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于是他主动反思:自己成绩优异,阳光开朗,落选的原因是平时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之后小森作出改变,积极帮助同学,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渐渐地,他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这说明( )
①自尊的人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A.①③
②小森能够让自己成为完美的人 B.①④
③小森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C.②③
④小森能肯定自己的价值,积极地表现自己 D.②④
B
课堂练习
关键词
2.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人委婉地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此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 )
A.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 B.学问高深,让人望尘莫及
C.缺乏自信,不会独立思考 D.视野狭隘,不知人外有人
A
关键词
3.成都一小吃店说出“牛肉面不要牛肉”的暗语就可以免费用餐,山东某学校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羽绒服时避免统一款式……这些“体面”的照顾不仅赢得了受助者的好评,更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正向效应。这说明( )
①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 ②人们的自尊心越来越脆弱
③自尊的人应该拒绝他人的帮助
④在尊重的前提下行善助人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