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2024·烟台学业考)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完成1、2题。1.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A)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B)①鼓励生育 ②完善养老服务设施③提倡提前退休 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B)A.亚洲中部人口稠密B.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人口较稠密C.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D.非洲北部人口稠密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B)A.甲地附近人口稠密,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B.甲地附近人口稠密,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地势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海陆位置 (2024·天津红桥期末)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截至目前,共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读孔子学院及世界语言分布图,完成5~7题。5.下列关于海外学习汉语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②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③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④汉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孔子学院(堂)的分布 (C)A.多在汉语分布区B.南半球多于北半球C.欧洲多于北美洲D.多集中在高纬度地区7.每年“孔子学院日”活动中、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可能有 (B)①表演中国功夫 ②朗诵唐诗宋词③制作和品尝汉堡 ④涂画京剧脸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判断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B)A.均位于热带,自然条件优越B.均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C.均濒临印度洋D.均属于降水丰沛地区9.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库法清真寺”,反映当地信仰的宗教主要为 (B)A.基督教 B.伊斯兰教C.佛教 D.印度教10.我国杭州雷锋塔属于佛教建筑,其典型特征为 (D)A.穹顶 B.平顶C.方形塔身 D.圆形塔身 (2023·营口学业考)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11、12题。11.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C)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12.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B)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特色民居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民居可以反应当地自然环境,下列甲、乙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C)①甲民居反应当地气候湿热②甲民居反应当地干燥少雨③乙民居反应当地气候湿热④乙民居反应当地干燥少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图示丙民居,所属的聚落形式和生产方式为 (B)A.乡村聚落 耕作业为主B.乡村聚落 畜牧业为主C.城市聚落 服务业位于D.城市聚落 工业为主15.图示丁民居为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典型特征为 (A)A.窑洞内冬暖夏凉 B.窑洞内空气干燥C.窑洞通风条件好 D.窑洞内采光条件好 某科技集团(美国)现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读图,完成16~18题。1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科技集团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D)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17.中国与美国的合作中 (C)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美国提供生产资源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18.该科技集团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C)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C.“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D.我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图1为埃及略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沙漠之中建新都】 埃及原首都开罗为千年古都,拥有2 200多万人口。人口密度高,开罗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堪负荷。2021年12月起,埃及正式开始“迁都”。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45千米,占地约700平方千米,耗资450亿美元,可容纳650万人。(1)读图可知,埃及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水运方便。(2)埃及大部分居民属于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3)埃及迁都对开罗的积极影响有缓解人口压力,缓解交通压力,缓解住房压力,有利于改善环境等,消极影响有产业迁出,人口迁出,导致开罗经济下滑。【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 图2为埃及当地传统特色民居,该民居具有墙厚、窗小、平顶等特征。图3为当地气候资料图。(4)说明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中东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民居墙厚、窗小是为了隔热、防风沙;当地降水稀少,屋顶以平顶为主,无需考虑排水问题。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2024·烟台学业考)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完成1、2题。1.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鼓励生育 ②完善养老服务设施③提倡提前退休 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中部人口稠密B.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人口较稠密C.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D.非洲北部人口稠密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附近人口稠密,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B.甲地附近人口稠密,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地势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海陆位置 (2024·天津红桥期末)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截至目前,共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读孔子学院及世界语言分布图,完成5~7题。5.下列关于海外学习汉语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②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③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④汉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孔子学院(堂)的分布 ( )A.多在汉语分布区B.南半球多于北半球C.欧洲多于北美洲D.多集中在高纬度地区7.每年“孔子学院日”活动中、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可能有 ( )①表演中国功夫 ②朗诵唐诗宋词③制作和品尝汉堡 ④涂画京剧脸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判断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均位于热带,自然条件优越B.均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C.均濒临印度洋D.均属于降水丰沛地区9.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库法清真寺”,反映当地信仰的宗教主要为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C.佛教 D.印度教10.我国杭州雷锋塔属于佛教建筑,其典型特征为 ( )A.穹顶 B.平顶C.方形塔身 D.圆形塔身 (2023·营口学业考)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11、12题。11.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12.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特色民居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民居可以反应当地自然环境,下列甲、乙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民居反应当地气候湿热②甲民居反应当地干燥少雨③乙民居反应当地气候湿热④乙民居反应当地干燥少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图示丙民居,所属的聚落形式和生产方式为 ( )A.乡村聚落 耕作业为主B.乡村聚落 畜牧业为主C.城市聚落 服务业位于D.城市聚落 工业为主15.图示丁民居为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典型特征为 ( )A.窑洞内冬暖夏凉 B.窑洞内空气干燥C.窑洞通风条件好 D.窑洞内采光条件好 某科技集团(美国)现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读图,完成16~18题。1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科技集团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17.中国与美国的合作中 ( )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美国提供生产资源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18.该科技集团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 )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C.“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D.我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图1为埃及略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沙漠之中建新都】 埃及原首都开罗为千年古都,拥有2 200多万人口。人口密度高,开罗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堪负荷。2021年12月起,埃及正式开始“迁都”。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45千米,占地约700平方千米,耗资450亿美元,可容纳650万人。(1)读图可知,埃及城市主要分布在 ,主要原因是 。(2)埃及大部分居民属于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是 。(3)埃及迁都对开罗的积极影响有 ,消极影响有 。【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 图2为埃及当地传统特色民居,该民居具有墙厚、窗小、平顶等特征。图3为当地气候资料图。(4)说明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 学生版.docx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