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6.2 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6.2 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高效课堂】6.2 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 同步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核心思想理念的深度;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积极态度。 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树立仁爱,正义,诚信等的优秀品质。 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任务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特点 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主要内容 顺应新时代要求,积极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思维导图
课前预学
1.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内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 、 、 、 、 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怎样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① ,要求我们爱 ,爱 ,爱 。
② ,要求我们充分认识 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③ ,要求我们做到 、 。
④ ,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 的事。
⑤ ,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 。
⑥ ,要求我们胸怀天下,追求 的理想社会。
课中研学
素材链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道德与法治课前,同学们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搜集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材料二 一边,风雪大漠中手握旌节的张骞怀着雄心壮志带队去往西域;一边,深海激浪中信念坚强的鉴真带着传播中华文化的理想东渡日本……大型历史题材舞剧《张骞》和歌剧《鉴真东渡》亮相第七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线上展播,接着还有芭蕾舞剧《爱丽丝梦游仙境》及中外画家交流展、版画展、艺术科技展……
学以致用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四句话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时代价值?
(2)材料二中提到的《张骞》《鉴真东渡》等歌舞剧的展播提升了国人哪方面的自信?“中外文化展示周”线上展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两点即可)
[易错提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统治阶级编写的。(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课堂过关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以下名言与道德伦理对应正确的是(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和合
B.天下为公,亿兆己任——讲仁爱
C.仁爱之心,与父母均——崇正义
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守诚信
2.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讲话中强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的核心理念( )
A.尚和合求大同 B.守诚信崇正义
C.讲仁爱重民本 D.知廉耻懂荣辱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下列名句不符合上述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C.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4.“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则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恫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仁人君子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身边的一切人和物
②极致的仁爱要对天下万物一视同仁,对他人苦病感同身受
③仁人君子为了维护、巩固其社会地位才要求讲仁政
④弘扬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在今天已没有实际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下列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要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②“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他人着想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重别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上榜好人中,有捐献遗体帮助两人重见光明的26岁女孩殷斐然;有诚信为本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新农人”刘明坤;有危难之际拼尽全力托举落水男童上岸却不幸牺牲的好男儿张开龙……这些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体现了( )
A.重民本 B.讲仁爱 C.守诚信 D.崇正义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向来讲求仁义礼智信,留下了许多阐述“仁”的思想的名句,如“仁者荣,不仁者辱。”“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
(1)上述材料中的古语蕴含着怎样的核心思想?其要求是什么?
材料二:“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个人修身、立业、齐家,还是执政者立政、治国、平天下,诚信始终都被视为核心价值观的一方面重要内容,并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继往开来的血液里。
(2)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应当怎样践行诚信思想?
参考答案
课中研学
(1)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
(2)文化自信。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等。
课堂过关
D 2、A 3、A 4、A 5、D 6、B
7、(1)材料一的古语要求我们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2)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