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挑战(第九、十章)考点一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024·临沂学业考)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A.牦牛肉、酥油茶B.芒果干、枸杞子C.山楂糕、椰子汁D.哈密瓜、葡萄干2西藏面积广大,而主要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带( )A.土壤肥沃,降水丰富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024·眉山学业考)青海的塔拉滩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一年中绝大部分天数日照时长超过12小时,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大型光伏电站(图1),当发电站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地野草生长迅速,竟意外收获了一座天然牧场(图2)。据此完成3~5题。3在塔拉滩荒漠建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降水丰富 B.地势起伏大C.太阳能丰富 D.大风天气多4在塔拉滩光伏电站的工作人员应时常配备( )①太阳镜 ②雨伞③保暖衣物 ④高压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5野草生长迅速,会影响光伏电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对此最合理的解决措施为( )A.利用化学合成除草剂除草B.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除草C.养殖合理数量的羊群啃食D.利用人工焚烧的办法除草6(2023·宜宾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下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青藏地区在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农业特色,高寒牧业牲畜品种独特,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1)图中甲山脉是 ,乙河流是 ,丙湖泊是 。(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是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该地区代表性的牲畜品种有 (列举一种),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 。(3)从日照和温差角度分析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4)指出青藏地区对我国的重要生态意义。。7(2024·成都学业考)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如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碧波荡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 (选填“大”或“小”)。【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 。【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发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 。(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8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 (填“高”或“低”),又紧邻冬季风的源地,气候冷湿。青藏地区由于海拔较 (填“高”或“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2)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白山”指的是 ,“黑水”指的是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概括为 (填字母)。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三山夹两盆C.中部高,四周地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东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平原。这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土壤资源,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指的是 (填字母)。A.黑土地 B.黄土地 C.红土地 D.紫色土(4)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行政中心是 市。(5)青藏地区是我国的河谷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 、小麦、豌豆等。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是 ,被称为“高原之舟”。(6)从西宁到拉萨的 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考点二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有全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对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具有重要意义。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回答9~11题。9“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最初水源是( )A.湖泊水 B.大气降水C.沼泽水 D.雪山冰川融水10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 )A.促进旅游,增加收入B.发展生产,带动经济C.保护生态,涵养水源D.捕猎动物,改善生活11近年三江源地区冰川萎缩,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B.草地沙化严重C.野生动物锐减D.全球气候变暖 2021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 838千米,预计总工期为11年。如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 )A.长江 B.黄河C.澜沧江 D.珠江13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优良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D.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14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A.郑州 B.株洲C.徐州 D.兰州15(2024·河南学业考)“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公路”。如图1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电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但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存在“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现象,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隐患。(1)列举青海省可着重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2)分析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原因。【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电入豫”工程骨干电源点玛尔挡水电站开始发电,该水电站及配套项目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玛尔挡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图2)。(3)简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作用。(4)说出“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的意义。考点三 中国在世界中 (2023·青岛学业考)绿色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倡导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完成16、17题。16下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绿色消费理念的是( )A.谦和好礼 B.勤俭节约C.诚信知报 D.勇毅力行17下列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①控制一次性用品 ②商品过度包装③选择有机食品 ④践行垃圾分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中考真题挑战(第九、十章)考点一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024·临沂学业考)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A)A.牦牛肉、酥油茶B.芒果干、枸杞子C.山楂糕、椰子汁D.哈密瓜、葡萄干2西藏面积广大,而主要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带(C)A.土壤肥沃,降水丰富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024·眉山学业考)青海的塔拉滩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一年中绝大部分天数日照时长超过12小时,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大型光伏电站(图1),当发电站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地野草生长迅速,竟意外收获了一座天然牧场(图2)。据此完成3~5题。3在塔拉滩荒漠建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C)A.降水丰富 B.地势起伏大C.太阳能丰富 D.大风天气多4在塔拉滩光伏电站的工作人员应时常配备(D)①太阳镜 ②雨伞③保暖衣物 ④高压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5野草生长迅速,会影响光伏电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对此最合理的解决措施为(C)A.利用化学合成除草剂除草B.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除草C.养殖合理数量的羊群啃食D.利用人工焚烧的办法除草6(2023·宜宾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下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青藏地区在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农业特色,高寒牧业牲畜品种独特,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1)图中甲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乙河流是黄河,丙湖泊是青海湖。(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该地区代表性的牲畜品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列举一种),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3)从日照和温差角度分析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使粮食作物穗大粒饱。(4)指出青藏地区对我国的重要生态意义。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7(2024·成都学业考)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如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碧波荡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小(选填“大”或“小”)。【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发展旅游业;提供建筑材料;提供工业原料等。【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发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减少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干扰;保护湿地生态;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等。(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的影响可能有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等。【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青稞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8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填“高”或“低”),又紧邻冬季风的源地,气候冷湿。青藏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填“高”或“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2)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白山”指的是长白山,“黑水”指的是黑龙江。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概括为D(填字母)。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三山夹两盆C.中部高,四周地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东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这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土壤资源,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指的是A(填字母)。A.黑土地 B.黄土地 C.红土地 D.紫色土(4)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行政中心是沈阳市。(5)青藏地区是我国的河谷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是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6)从西宁到拉萨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考点二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有全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对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具有重要意义。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回答9~11题。9“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最初水源是(D)A.湖泊水 B.大气降水C.沼泽水 D.雪山冰川融水10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C)A.促进旅游,增加收入B.发展生产,带动经济C.保护生态,涵养水源D.捕猎动物,改善生活11近年三江源地区冰川萎缩,主要原因是(D)A.水土流失加剧B.草地沙化严重C.野生动物锐减D.全球气候变暖 2021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 838千米,预计总工期为11年。如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D)A.长江 B.黄河C.澜沧江 D.珠江13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B)A.生态环境优良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D.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14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D)A.郑州 B.株洲C.徐州 D.兰州15(2024·河南学业考)“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公路”。如图1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电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但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存在“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现象,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隐患。(1)列举青海省可着重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答:太阳能、风能和水能。(2)分析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原因。答: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电入豫”工程骨干电源点玛尔挡水电站开始发电,该水电站及配套项目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玛尔挡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图2)。(3)简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作用。答:可以减少水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保护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等。(4)说出“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的意义。答:减少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考点三 中国在世界中 (2023·青岛学业考)绿色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倡导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完成16、17题。16下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绿色消费理念的是(B)A.谦和好礼 B.勤俭节约C.诚信知报 D.勇毅力行17下列符合绿色消费的是(C)①控制一次性用品 ②商品过度包装③选择有机食品 ④践行垃圾分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真题挑战(第九、十章) - 学生版.docx 中考真题挑战(第九、十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