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挑战(第五、六章)考点一 中国的地理差异1(2023·天津学业考)江苏淮安是漕运时代重要的闸口,在古漕运闸口处立着一块“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碑。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大致应位于(A)A.秦岭—淮河一线 B.黄河—海河一线C.珠江一线 D.长城一线2(2024·齐齐哈尔学业考节选)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我国区域③(填数字)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2)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3)②③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A—B秦岭—淮河一线接近。(4)②地区绝大部分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亚热带,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5)④地区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并且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答一条即可)考点二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 (2023·苏州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3~5题。3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D)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4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C)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5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C)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考点三 东北三省 (2024·临沂学业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6、7题。6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C)A.开发矿产资源B.扩大工业用地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7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A)①更新设备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提高资源利用率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4·齐齐哈尔学业考)东北三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迎来经济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2020年全国粮食精谷总产量21 186万吨,全国人均147.1千克。其中东北三省精谷产量4 008万吨,占全国18.9%,东北三省人均406.9千克,是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2.76倍。材料二 2024年元旦假期期间,黑龙江旅游人气火爆热度屡创新高。全省累计接待游客(昵称“小土豆”)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旅游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364.7%。其中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万人次,多项旅游数据突破历史之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爆出圈。材料三 东北三省图及哈尔滨第25届冰雪大世界景观图。(一)辨地形 说农业(1)由材料三中东北三省图可知,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①表示三江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这里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是我国的“北大仓”。(3)由材料一可知,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二)析交通 谈发展(4)北京的游客乘火车到哈尔滨游“冰雪大世界”,需途经的铁路线A是京哈线。(5)结合材料二及我们的冬季生活体验,从气候角度分析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项目的有利条件:冬季寒冷漫长,积雪存在时间长,冰雪资源丰富。(6)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爆出圈,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请你为家乡齐齐哈尔增加知名度献策献计: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媒体宣传力度/举办特色文化节,推广特色美食。考点四 黄土高原 (2024·南充学业考)为了探究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潘博士组织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各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该实验结论,不恰当的是(C)A.地表坡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水土B.土壤黏性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C.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D.植被覆盖率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10结合实验结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B)A.削山填沟,降低地表坡度B.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C.提高科技水平,减小降水强度D.加大资金投入,硬化裸露地表 (2024·连云港学业考)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如图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地区发展炼铝业的主要能源优势有(C)①石油资源丰富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该地区发展炼铝业应该关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C)A.土地荒漠化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D.土地盐碱化考点五 北京 (2024·成都学业考)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将成为北京第八项世界遗产。如图示意“北京中轴线”。据此完成13、14题。13“北京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B)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14“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体现了北京是(D)A.全国经济中心B.科技创新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 (2024·云南学业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著名古都。据此回答15、16题。15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均设在北京,体现北京是我国的(A)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16作为著名古都,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D)17(2024·成都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材料二(1)北京市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从气候角度看,北京冬奥会选在2月举行的原因:气温低,积雪容易保存。(2)为建设宜居城市,北京应该①(填序号)。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大力建设高楼大厦③建设大型钢铁厂、化工厂④拆除古老胡同和传统民居(3)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主要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4)家住上海的冰冰坐火车去北京观看冬奥会,火车经过的铁路线③是京沪线。(5)冰冰观看完冬奥会后,还想去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如果你是导游,你会为他推荐哪些地方 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故宫等。(至少两个)。中考真题挑战(第五、六章)考点一 中国的地理差异1(2023·天津学业考)江苏淮安是漕运时代重要的闸口,在古漕运闸口处立着一块“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碑。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大致应位于( )A.秦岭—淮河一线 B.黄河—海河一线C.珠江一线 D.长城一线2(2024·齐齐哈尔学业考节选)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我国区域 (填数字)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2)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3)②③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A—B 一线接近。(4)②地区绝大部分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带,主要耕地类型是 。(5)④地区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一条即可)考点二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 (2023·苏州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3~5题。3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4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5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考点三 东北三省 (2024·临沂学业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6、7题。6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A.开发矿产资源B.扩大工业用地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7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①更新设备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提高资源利用率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4·齐齐哈尔学业考)东北三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迎来经济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2020年全国粮食精谷总产量21 186万吨,全国人均147.1千克。其中东北三省精谷产量4 008万吨,占全国18.9%,东北三省人均406.9千克,是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2.76倍。材料二 2024年元旦假期期间,黑龙江旅游人气火爆热度屡创新高。全省累计接待游客(昵称“小土豆”)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旅游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364.7%。其中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万人次,多项旅游数据突破历史之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爆出圈。材料三 东北三省图及哈尔滨第25届冰雪大世界景观图。(一)辨地形 说农业(1)由材料三中东北三省图可知,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2)①表示 平原,农作物一年 熟。这里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是我国的“北大仓”。(3)由材料一可知,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二)析交通 谈发展(4)北京的游客乘火车到哈尔滨游“冰雪大世界”,需途经的铁路线A是 线。(5)结合材料二及我们的冬季生活体验,从气候角度分析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项目的有利条件: 。(6)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爆出圈,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请你为家乡齐齐哈尔增加知名度献策献计: 。考点四 黄土高原 (2024·南充学业考)为了探究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潘博士组织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各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该实验结论,不恰当的是( )A.地表坡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水土B.土壤黏性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C.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D.植被覆盖率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10结合实验结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A.削山填沟,降低地表坡度B.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C.提高科技水平,减小降水强度D.加大资金投入,硬化裸露地表 (2024·连云港学业考)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如图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地区发展炼铝业的主要能源优势有( )①石油资源丰富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该地区发展炼铝业应该关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D.土地盐碱化考点五 北京 (2024·成都学业考)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将成为北京第八项世界遗产。如图示意“北京中轴线”。据此完成13、14题。13“北京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14“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体现了北京是( )A.全国经济中心B.科技创新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 (2024·云南学业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著名古都。据此回答15、16题。15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均设在北京,体现北京是我国的(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16作为著名古都,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17(2024·成都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材料二(1)北京市气候特点是 ,从气候角度看,北京冬奥会选在2月举行的原因: 。(2)为建设宜居城市,北京应该 (填序号)。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大力建设高楼大厦③建设大型钢铁厂、化工厂④拆除古老胡同和传统民居(3)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主要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4)家住上海的冰冰坐火车去北京观看冬奥会,火车经过的铁路线③是 线。(5)冰冰观看完冬奥会后,还想去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如果你是导游,你会为他推荐哪些地方 (至少两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真题挑战(第五、六章) - 学生版.docx 中考真题挑战(第五、六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