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挑战(第七章)考点一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2024·眉山学业考)慈竹适宜于生长在海拔1 000m以下,年平均气温14℃以上,1月平均气温4℃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地区。慈竹在眉山地区分布广泛,也是竹编的主要原材料。竹编产品主要分为生产生活用品(如晒席、扇、椅等)和工艺品(如花瓶、茶具、清明上河图等)。2008年6月7日,竹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1~4题。1适宜于慈竹生长的气候特征是( )A.冷干 B.暖干 C.暖湿 D.冷湿2下列是小明据慈竹的生长习性推测的眉山自然环境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A.地势高,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C.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下D.年平均气温14℃以上3影响竹编工艺品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4发展竹编产业可( )①使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②快速带动交通运输业发展③将劳动者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适度缓解当地劳动者的就业压力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2023·衡阳学业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是南方地区简图,图2是南方地区某地梯田景观图。材料二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国以粮为本,粮以种为先,种以土为源。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调的是从耕地和技术两个方面保障粮食安全。(1)岛屿A 是中国第一大岛,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B 省。(2)C 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商品粮基地D是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在南方丘陵坡地修筑梯田的积极意义。。(4)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请你为我国粮食种植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耕地和技术两个角度至少各一点)。考点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 (2024·云南学业考)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饱受洪涝灾害之苦,夏商时期开始开挖溇(lóu)港建设圩(wéi)田,曾经地广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渐成为鱼米之乡,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统的地区,该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读太湖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回答6、7题。6早期,太湖南岸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有(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落差较大,水流湍急④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分析错误的是( )A.堤坝挡水,堤上设闸排灌,可做到农田旱涝保收B.开挖溇港,可扩大太湖面积,提高太湖蓄洪能力C.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提高土地生产效率D.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模式 (2023·荆州学业考)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如图为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区和下游长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与成渝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科技水平高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 )A.灌溉价值 B.航运价值C.旅游价值 D.养殖价值10(2024·成都学业考)区域比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让我们用区域比较的方法来探究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图1为成都平原,图2为长江三角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位置差异】(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 (选填“上游”或“中游”或“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濒临黄海和 海。【气候比较】(2)成都、上海两城市冬季气温较高的是 ,主要原因是 。【河流开发】(3)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 。考点三 粤港澳大湾区 (2024·陕西学业考)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战略将为海南省带来新机遇。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两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是( )A.均处热带,农矿资源丰富B.二者发展的条件完全一致C.均临东海,交通运输便利D.二者位置邻近,优势互补12两区域协同发展对海南省的意义有( )①提升总体生产水平 ②提升农业科技水平③保障农产品输入 ④扩大国际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2024·广安学业考)粤港澳大湾区是建设中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湾区铁路和海洋运输业较发达②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③香港的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水平高④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比较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4·广东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城市众多,经济实力雄厚,有众多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人口密度大,城市间日均出行量超过600万人次。2024年5月26日,由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全线贯通。该“地铁”采取无须提前购票、随到随走的公交化交通模式,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线路示意图。(1)列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联动的5个城市。(2)说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新型交通模式的优点。(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市“地铁”的有利条件。(4)简述跨市“地铁”的贯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考点四 台湾省 (2024·江西学业考)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台湾省大部分居民的祖籍为福建和广东。如图示意台湾岛人口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15台湾岛人口密度地区差异大,表现为( )A.北部大,南部小 B.北部小,南部大C.西部大,东部小 D.西部小,东部大16影响台湾岛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气候 C.政策 D.地形17台湾省居民多属于( )A.汉族 B.藏族 C.傣族 D.壮族 (2024·南充学业考)台湾省(如图)全省地域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据此完成18、19题。18台湾省( )①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上②居民大部分是汉族同胞③盛产热带和亚热带作物④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下列关于台湾岛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高周低D.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20(2023·宜昌学业考)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图1、图2和图3,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凤梨(菠萝)为热带水果,是我国台湾省代表性农产品。凤梨喜温暖,年平均气温15℃以上地区可生长,23℃以上地区可终年生长,24~27℃地区生长最适宜。凤梨较耐旱,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地区可生长,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地区生长良好。(1)图中A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B为 海峡。(2)简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根据上述图文材料,推测凤梨在台湾岛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 中考真题挑战(第七章)考点一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2024·眉山学业考)慈竹适宜于生长在海拔1 000m以下,年平均气温14℃以上,1月平均气温4℃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地区。慈竹在眉山地区分布广泛,也是竹编的主要原材料。竹编产品主要分为生产生活用品(如晒席、扇、椅等)和工艺品(如花瓶、茶具、清明上河图等)。2008年6月7日,竹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1~4题。1适宜于慈竹生长的气候特征是(C)A.冷干 B.暖干 C.暖湿 D.冷湿2下列是小明据慈竹的生长习性推测的眉山自然环境特征,其中正确的是(D)A.地势高,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C.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下D.年平均气温14℃以上3影响竹编工艺品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B)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4发展竹编产业可(A)①使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②快速带动交通运输业发展③将劳动者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适度缓解当地劳动者的就业压力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2023·衡阳学业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是南方地区简图,图2是南方地区某地梯田景观图。材料二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国以粮为本,粮以种为先,种以土为源。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调的是从耕地和技术两个方面保障粮食安全。(1)岛屿A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B云南省。(2)C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商品粮基地D是成都平原。(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在南方丘陵坡地修筑梯田的积极意义。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4)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请你为我国粮食种植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耕地和技术两个角度至少各一点)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粮食单产。考点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 (2024·云南学业考)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饱受洪涝灾害之苦,夏商时期开始开挖溇(lóu)港建设圩(wéi)田,曾经地广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渐成为鱼米之乡,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统的地区,该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读太湖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回答6、7题。6早期,太湖南岸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有(A)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落差较大,水流湍急④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分析错误的是(B)A.堤坝挡水,堤上设闸排灌,可做到农田旱涝保收B.开挖溇港,可扩大太湖面积,提高太湖蓄洪能力C.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提高土地生产效率D.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模式 (2023·荆州学业考)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如图为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区和下游长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与成渝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有(D)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科技水平高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B)A.灌溉价值 B.航运价值C.旅游价值 D.养殖价值10(2024·成都学业考)区域比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让我们用区域比较的方法来探究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图1为成都平原,图2为长江三角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位置差异】(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上游(选填“上游”或“中游”或“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濒临黄海和东海。【气候比较】(2)成都、上海两城市冬季气温较高的是成都,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和减弱作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北部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可以长驱南下。【河流开发】(3)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灌溉、航运、养殖、供水等。考点三 粤港澳大湾区 (2024·陕西学业考)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战略将为海南省带来新机遇。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两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是(D)A.均处热带,农矿资源丰富B.二者发展的条件完全一致C.均临东海,交通运输便利D.二者位置邻近,优势互补12两区域协同发展对海南省的意义有(C)①提升总体生产水平 ②提升农业科技水平③保障农产品输入 ④扩大国际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2024·广安学业考)粤港澳大湾区是建设中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描述正确的是(C)①大湾区铁路和海洋运输业较发达②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③香港的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水平高④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比较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4·广东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城市众多,经济实力雄厚,有众多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人口密度大,城市间日均出行量超过600万人次。2024年5月26日,由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全线贯通。该“地铁”采取无须提前购票、随到随走的公交化交通模式,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线路示意图。(1)列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联动的5个城市。答:肇庆市、佛山市、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2)说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新型交通模式的优点。答:连接多个城市,全线贯通;无须提前购票,随到随走的公交式交通模式。(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市“地铁”的有利条件。答:工业企业众多、经济实力发达;有众多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力量雄厚;人口密度大,城市间日均出行需求量大。(4)简述跨市“地铁”的贯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答: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加速了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考点四 台湾省 (2024·江西学业考)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台湾省大部分居民的祖籍为福建和广东。如图示意台湾岛人口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15台湾岛人口密度地区差异大,表现为(C)A.北部大,南部小 B.北部小,南部大C.西部大,东部小 D.西部小,东部大16影响台湾岛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D)A.水源 B.气候 C.政策 D.地形17台湾省居民多属于(A)A.汉族 B.藏族 C.傣族 D.壮族 (2024·南充学业考)台湾省(如图)全省地域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据此完成18、19题。18台湾省(A)①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上②居民大部分是汉族同胞③盛产热带和亚热带作物④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下列关于台湾岛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B)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高周低D.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20(2023·宜昌学业考)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图1、图2和图3,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凤梨(菠萝)为热带水果,是我国台湾省代表性农产品。凤梨喜温暖,年平均气温15℃以上地区可生长,23℃以上地区可终年生长,24~27℃地区生长最适宜。凤梨较耐旱,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地区可生长,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地区生长良好。(1)图中A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闽,B为台湾海峡。(2)简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中部低、四周高;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高山除外);南部高,北部低。原因:中部台湾山脉海拔高,气温低于东西部沿海平原;台湾岛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高山除外);南部纬度比北部低,气温高于北部。(3)根据上述图文材料,推测凤梨在台湾岛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并说明理由:在台湾岛西南部及南部平原地区。原因:台湾岛西南部及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4℃以上;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最适宜凤梨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真题挑战(第七章) - 学生版.docx 中考真题挑战(第七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