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东北三省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东北三省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基础题】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东北三省包括( )
①湖北省②河北省③黑龙江省④吉林省⑤辽宁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②大兴安岭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②小兴安岭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小兴安岭
3.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4.关于东北三省的简称,标注正确的是( )
A.B.C. D.
5.读图“我国某地地区图”,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图中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读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作物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阴影部分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甘蔗 B.玉米 C.油菜 D.咖啡
7.两地农作物生长所具备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夏季炎热干燥②灌溉水源较丰富③地势平坦④无霜期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北方地区农业发达,土壤肥沃,分布着广阔的黑土地和黄土地,其中黑土地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环境有关的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北大荒一北大仓一北大荒”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初,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荒——北大仓”的开发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水源短缺 D.粮食不足
10.现在,三江平原湿地再从“北大仓——北大荒”的开发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湿地 B.发展制造业 C.封山育林 D.发展旅游业
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强调继续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积极引导老工业基地转型,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性。下图是辽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辽宁省有我国重要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2.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食品工业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④钢铁工业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3.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读“东北三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C 海域:D
(2)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
(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4)黑龙江省的地形主要以 和 为主。
(5)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提高题】
1.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B.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3.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4.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C) -17 -11.6 -2 5.9 14 17.7
降水量(毫米) 3.8 5.5 7.4 29 49.6 84.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C) 20.2 20.5 15.5 6.6 -5.4 -14.5
降水量(毫米)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5.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
A.1月、7月 B.1月、8月 C.8月、1月 D.2月、8月
6.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冬季无结冰现象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冬季出现断流现象
7.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工水库拦蓄冬季降水,4月左右放水 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D.季节性积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人多地少 C.交通便捷 D.开发历史悠久
9.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10.据下图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不包括( )
A.北部和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C.山区人口偏少 D.区内人口分布不均
读东北地区等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 C.西南少东北多 D.东南多西北少
1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B.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C.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D.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冬季降水多
13.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耕地面积 B.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C.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D.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5月的三江平原,稻田里都在忙着插秧。在这片地里,忙碌的只有机械,看不到人,这里已经开启了现代农业的“无人作业新时代”,在三江平原,大型机械从横田野,无人机施肥撒药,再加上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这些都改变了人们对粮食生产的传统印象。
材料二: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位于海南省,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科研平台。
材料三:读三江平原区域图和海南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中三江包括黑龙江、松花江,还有一江是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2)三江平原能进入“无人作业新时代”的条件 ,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的好处 。
(3)近些年来,三江平原部分耕地采取了“退耕还湿”措施是为了 。
(4)海南能成为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与东北相比,在气候上的优势 。
15.“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 。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 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 ,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 ,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基础题】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东北三省包括( )
①湖北省②河北省③黑龙江省④吉林省⑤辽宁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②大兴安岭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②小兴安岭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小兴安岭
3.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答案】1.B 2.B 3.D
【解析】1.由图可知,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分别是黑、吉、辽,③④⑤正确。湖北位于南方地区,河北位于华北地区,①②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2.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被三座山环绕。①是长白山,②是小兴安岭,③是大兴安岭,根据题意排除ACD,故选B。
3.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正确。热带一年三熟,A错误。亚热带一年两熟,B错误。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错误。故选D。
4.关于东北三省的简称,标注正确的是( )
A.B.C. D.
【答案】D
【详解】东北地区的三个省份自北向南依次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简称黑、吉、辽,根据题意故选D。
5.读图“我国某地地区图”,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图中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C
【详解】东北地区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是我国主要林区;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环水绕,平原居中是该区域的地表特征,故ABD不符合题意;稻米满仓,荔枝成行指的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C。
读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作物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阴影部分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甘蔗 B.玉米 C.油菜 D.咖啡
7.两地农作物生长所具备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夏季炎热干燥②灌溉水源较丰富③地势平坦④无霜期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6.B 7.C
【解析】6.中国东北是粮产区,美国中部地区是粮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中国东北幅员辽阔,为我国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和甜菜等主产区。普遍人均土地量大,机械化耕种普及范围广。美国中北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水源也充足,是美国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主产区,因为图中阴影地区分别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和美国的中部地区,由上分析可知两地均种植的有玉米,甘蔗和咖啡喜湿热、属于热带作物,油菜属于亚热带作物,两地区都不适合甘蔗、油菜和咖啡,故答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图中两地为中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中部平原,两地农作物生长所具备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灌溉水源较丰富,地势平坦。美国中部的无霜期为160-200天,无霜期较长,我国东北部无霜期较短,130-145天。故②③正确,故选C。
8.北方地区农业发达,土壤肥沃,分布着广阔的黑土地和黄土地,其中黑土地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环境有关的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答案】C
【详解】我国的东北地区为“黑土地”,因为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这里冬季降雪较多,气候寒冷湿润;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C正确;湿热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A错误;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B错误;高寒是我国青藏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D错误。故选C。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北大荒一北大仓一北大荒”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初,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荒——北大仓”的开发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水源短缺 D.粮食不足
10.现在,三江平原湿地再从“北大仓——北大荒”的开发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湿地 B.发展制造业 C.封山育林 D.发展旅游业
【答案】9.D 10.A
【解析】9.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人们加大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使往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基地。故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粮食不足,D正确;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荒——北大仓”的开发阶段中产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B错误;三江平原湿地水资源丰富,C错误。故选D。
10.从2000年开始,国家正式下文停止开发北大荒,主要是因为将湿地开垦为耕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湿地,A正确。发展制造业不利于恢复湿地,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不是最有效措施,BCD错误。故选A。
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强调继续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积极引导老工业基地转型,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性。下图是辽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辽宁省有我国重要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2.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食品工业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④钢铁工业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3.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1.A 12.C 13.B
【解析】1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分布在辽宁省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故选A。
12.读图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在此基础上辽宁省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如石油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故选C。
13.根据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的问题,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不适合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故选B。
14.读“东北三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C 海域:D
(2)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
(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4)黑龙江省的地形主要以 和 为主。
(5)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答案】(1)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渤海
(2) 寒冷 温暖
(3) 雨热同期
(4) 山地 平原
(5) 甜菜
【解析】本题以东北三省为材料,涉及到东北地区的地形、地理位置、气候、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地表及农作物的分布,考查学生对东北地区这一区域地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B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C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长白山;D是渤海,它是我国的内海。
(2)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3)东北三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地广人稀,农业科技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4)黑龙江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北面为大兴安岭,东北面为小兴安岭,东南面为长白山脉,中间是松嫩平原。
(5)糖料作物一般有甜菜和甘蔗,甘蔗适宜生长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故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甘蔗,而甜菜属于喜温凉的温带作物,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
【提高题】
1.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B.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答案】C
【详解】黑龙江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有利开展冰雪运动,所以C正确。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是人为因素,A错误。黑龙江距海较近,B错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与滑雪无关,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3.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4.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答案】2.D 3.A 4.B
【解析】2.据图可知,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因此矿产资源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D正确。科技、交通、劳动力等方面,不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A、B、C错误。故选D。
3.图中显示,A城市附近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可推测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工业,A正确。根据图示,没有明显的信息显示A城市有发展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棉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B、C、D错误。故选A。
4.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大兴安岭,北为小兴安岭,东为长白山,因此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山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C) -17 -11.6 -2 5.9 14 17.7
降水量(毫米) 3.8 5.5 7.4 29 49.6 84.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C) 20.2 20.5 15.5 6.6 -5.4 -14.5
降水量(毫米)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5.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
A.1月、7月 B.1月、8月 C.8月、1月 D.2月、8月
6.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冬季无结冰现象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冬季出现断流现象
7.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工水库拦蓄冬季降水,4月左右放水 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D.季节性积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
【答案】5.B 6.A 7.D
【解析】5.哈尔滨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表中的气候资料来看,哈尔滨气温最低的月份是1月,气温是-17℃,降水最多的月份是8月,降水量134.4m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由于松花江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故A正确;松花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河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较短,C错误;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故B错误;松花江冬季河流流量小,但无断流现象,故D错误。故选A。
7.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一般是夏季雨季,拦蓄洪水,A错误;春季,春耕开始,农业用水量大,B错误;3月末雨季尚未到达,C错误;松花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冬季及初春流域内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冰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形成春汛,D正确。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故选D。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人多地少 C.交通便捷 D.开发历史悠久
9.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答案】8.A 9.B
【解析】8.该区域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面积大,粮食剩余量多,农业的商品率高,故A正确,B错误;该地区交通条件不占优势,开发历史短,故CD错误。故选A。
9.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水稻是喜热喜湿的农作物,热量因素一直是制约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故A错误,B正确;黑土地肥沃和地势平坦一直是该区域的优势,不是最近几年水稻种植北移的主要原因,故CD错误。故选B。
10.据下图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不包括( )
A.北部和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C.山区人口偏少 D.区内人口分布不均
【答案】A
【详解】据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人口密度多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人口稠密;北部和东部平原人口密度多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人口稀疏,A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图中哈尔滨、长春、辽宁中南部等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多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人口较为稠密,其他地区人口较为稀疏,B说法正确;东北地区的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山区人口稀疏,C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一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读东北地区等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 C.西南少东北多 D.东南多西北少
1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B.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C.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D.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冬季降水多
13.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耕地面积 B.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C.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D.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答案】11.D 12.C 13.B
【解析】11.读图分析,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大致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所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读图分析,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该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受东北平原纬度位置较高的影响,河流结冰期较长,河流水量大和纬度没关系;东北平原,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为丰富;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导致冬季气温低,降水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读图分析,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通过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目的是为了保护湿地,保护环境,恢复生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5月的三江平原,稻田里都在忙着插秧。在这片地里,忙碌的只有机械,看不到人,这里已经开启了现代农业的“无人作业新时代”,在三江平原,大型机械从横田野,无人机施肥撒药,再加上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这些都改变了人们对粮食生产的传统印象。
材料二: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位于海南省,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科研平台。
材料三:读三江平原区域图和海南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中三江包括黑龙江、松花江,还有一江是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2)三江平原能进入“无人作业新时代”的条件 ,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的好处 。
(3)近些年来,三江平原部分耕地采取了“退耕还湿”措施是为了 。
(4)海南能成为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与东北相比,在气候上的优势 。
【答案】(1) 乌苏里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 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 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
(3)保护生态环境
(4)热量充足
【详解】(1)三江平原中三江包括黑龙江、松花江,还有一江是乌苏里江,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植物生长期长,有利于粮食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夏季高温,雨热同期,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2)三江平原能进入“无人作业新时代”的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的好处: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3)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等功能;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其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且恢复困难。近些年来,三江平原部分耕地采取了“退耕还湿”措施是为了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
(4)海南能成为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与东北相比,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在气候上的优势是:冬季气温高,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植物的生长期长。
15.“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 。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 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 ,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 ,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
【答案】(1) 黑龙江省 林地
可再生
涵养水源
(4) 温带季风气候 丰富 低
(5) 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山地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
【详解】(1)由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域位于我国最北部,是黑龙江省。甲林场是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2)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继续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丰富,有利于森林生长;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低,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由图可知,甲小兴安岭林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冰期长,适合冰雪旅游;小兴安岭是山地,地势起伏大,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