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三江源地区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三江源地区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基础题】
1.下图是三江源位置示意图。读图,三江源中的三江指( )
A.澜沧江 长江 黄河 B.长江 黄河 金沙江
C.怒江 通天河 黄河 D.澜沧江 怒江 黄河
2.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它位于( )
A.青海省西北部 B.西藏自治区东北部
C.青海省南部 D.西藏自治区西南部
3.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区域特色的是( )
A.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B.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
A.降水丰富,江宽水阔 B.海拔高,多雪山,是水源涵养地
C.是高海拔生物集中区 D.人口稀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6.三江源湖泊的调蓄作用表现为( )
A.①消融②冻结③蓄水④补给河流 B.①冻结②消融③蓄水④补给河流
C.①消融②冻结③补给河流④蓄水 D.①冻结②消融③补给河流④蓄水
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生态环境脆弱,国家设立三江源保护区,并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读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及湿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原因是( )
A.环境封闭,缺乏天敌 B.气候寒冷,生物进化缓慢
C.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D.高原湿地广布,人迹罕至
8.三江源地区一度出现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其人为原因可能是( )
A.过度采挖药材,破坏地表 B.冰川萎缩,干旱缺水
C.野生动物增多,环境压力大 D.人口激增,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随着湿地保护等工作的推进,生态环境不断好转。读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②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③夏季高温,威胁原有生物生存④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持续好转,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
A.将居民全部搬离三江源地区
B.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C.人为直接干预调节湿地生态系统
D.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11.读下图,完成问题。

(1)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甲是 自然保护区,被誉为“ ”。
(2)关于甲、乙两个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自然保护区多雪山冰川,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高原湿地
C.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D.甲地地广人稀,没有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乙地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
(3)乙、丙两地有种植业分布,乙地由于 高、丙地由于 高,两地作物熟制均为一年一熟。其中丙地主要粮食作物有 和小麦。
【提高题】
1.三江源地区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这里是江河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 B.是长江、黄河、怒江源区的总称
C.湖泊和沼泽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D.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读三江源地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盛夏期间在三江源地区考察,应该( )
①随身携带氧气袋②佩戴防紫外线墨镜③穿着单衣单裤④使用高压锅煮食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了保护三江源湿地,应( )
A.减少该地牲畜放牧数量 B.在该地区建设化工企业
C.利用湖泊发展淡水渔业 D.鼓励向该地区大量移民
4.黄土高原曾经林草丰茂,环境宜人,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历史上,三江源地区也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句区。关于黄土高原和三江源地区的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
①都属于跨省区域 ②都有黄河流经
③都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④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m,年均降水量335mm,是世界上湿地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源区生活着一种裂腹无鳞鱼,生长缓慢,体重较小,成年鱼体长仅20cm。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目前该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已大为好转。下图为长江源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源流域内( )
A.多咸水湖 B.河网稠密
C.支流水量大 D.多季节性河流
6.长江源区裂腹无鳞鱼生长缓慢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急 B.水体过深,缺乏营养
C.海拔高,温度低 D.水体过浅,生长空间小
7.近年来,青藏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烈,日照充足,热量丰富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侵蚀严重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C.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9.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下列叙述中不是其原因的是( )
A.这里的生态安全对周边地区有重大影响
B.这里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
C.该地区具有独特的藏族地域文化特色
D.该地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沼泽等水土保持作用突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区域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华水塔 B.G--东方明珠
C.F--江海交汇之地 D.H--博彩旅游业
11.关于区域生态环境或自然灾害表述错误的是( )
A.E--湿地面积缩小 B.F--洪涝、水污染
C.A--绿洲退化 D.C--土地荒漠化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基础题】
1.下图是三江源位置示意图。读图,三江源中的三江指( )
A.澜沧江 长江 黄河 B.长江 黄河 金沙江
C.怒江 通天河 黄河 D.澜沧江 怒江 黄河
【答案】A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A。
2.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它位于( )
A.青海省西北部 B.西藏自治区东北部
C.青海省南部 D.西藏自治区西南部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它位于青海省南部,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区域特色的是( )
A.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B.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答案】C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典型的景观是“雪山连绵、湖泊星罗”,C正确;而“大漠孤烟,黄沙漫漫”是西北地区,“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是南方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指的是黄土高原,ABD错误;故选C。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
A.降水丰富,江宽水阔 B.海拔高,多雪山,是水源涵养地
C.是高海拔生物集中区 D.人口稀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答案】4.C 5.B
【解析】4.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7月,该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多。1月、4月、11月都不是气温最高的季节。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海拔高,多雪山,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中华水塔"的称号。该地区海拔高,降水少,高海拔生物集中区、人口稀少与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无关。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6.三江源湖泊的调蓄作用表现为( )
A.①消融②冻结③蓄水④补给河流 B.①冻结②消融③蓄水④补给河流
C.①消融②冻结③补给河流④蓄水 D.①冻结②消融③补给河流④蓄水
【答案】A
【详解】当冰雪消融或降水较多时,湖泊可以蓄水,当冰雪冻结或降水较少时,湖泊可以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水量稳定。故答案为①消融②冻结③蓄水④补给河流,故选A。
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生态环境脆弱,国家设立三江源保护区,并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读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及湿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原因是( )
A.环境封闭,缺乏天敌 B.气候寒冷,生物进化缓慢
C.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D.高原湿地广布,人迹罕至
8.三江源地区一度出现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其人为原因可能是( )
A.过度采挖药材,破坏地表 B.冰川萎缩,干旱缺水
C.野生动物增多,环境压力大 D.人口激增,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答案】7.D 8.A
【解析】7.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与周边环境保持联系,并不封闭;故A错误。气候寒冷,生物进化缓慢不是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原因,故B错误。读图可知,三江源地区地表起伏较大,植被以草原、草甸为主,故C错误。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是多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且该地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生物多样性集中,故D正确。故选D。
8.三江源矿产资源丰富,人类的采矿放牧等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故A正确。三江源位于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近年全球变暖,冰川萎缩,但还不至于干旱缺水,故B错误。三江源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经保护后有所增加,但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并且属于自然原因,故C错误。三江源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不会出现人口激增的情况,故D错误。故选A。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随着湿地保护等工作的推进,生态环境不断好转。读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②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③夏季高温,威胁原有生物生存④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持续好转,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
A.将居民全部搬离三江源地区
B.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C.人为直接干预调节湿地生态系统
D.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答案】9.B 10.D
【解析】9.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B①②④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由于地势高,气候高寒,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
10.将居民全部搬离三江源地区是不现实的,A错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畜牧业,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系统持续好转,B错误;湿地生态系统并不需要过多人为干预和控制,C错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有利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持续好转,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11.读下图,完成问题。

(1)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甲是 自然保护区,被誉为“ ”。
(2)关于甲、乙两个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自然保护区多雪山冰川,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高原湿地
C.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D.甲地地广人稀,没有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乙地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
(3)乙、丙两地有种植业分布,乙地由于 高、丙地由于 高,两地作物熟制均为一年一熟。其中丙地主要粮食作物有 和小麦。
【答案】(1) 三江源 中华水塔
(2)C
(3) 纬度 海拔 青稞
【详解】(1)据图可知,甲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我们应该保护珍贵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选项错误。据图可知,乙为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平原湿地,B选项错误。目前,两个自然保护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C选项正确。目前,甲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也存在着生态破坏的问题,D选项错误。故选C。
(3)据图可知,乙三江平原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丙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丙地位于青藏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青稞和小麦。
【提高题】
1.三江源地区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这里是江河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 B.是长江、黄河、怒江源区的总称
C.湖泊和沼泽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D.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答案】D
【详解】三江源位于中国青海省南部,A错误;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B错误;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C错误;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D正确;故选D。
读三江源地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盛夏期间在三江源地区考察,应该( )
①随身携带氧气袋②佩戴防紫外线墨镜③穿着单衣单裤④使用高压锅煮食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了保护三江源湿地,应( )
A.减少该地牲畜放牧数量 B.在该地区建设化工企业
C.利用湖泊发展淡水渔业 D.鼓励向该地区大量移民
【答案】2.B 3.A
【解析】2.盛夏期间在三江源地区考察,应该随身携带氧气袋,佩戴防紫外线墨镜、穿着防寒衣物、使用高压锅煮食物,因为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容易缺氧,太阳辐射强,气压低,沸点低,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3.为了保护三江源湿地,应该减少该地牲畜放牧数量,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在该地区建设化工企业、利用湖泊发展淡水渔业、鼓励向该地区大量移民,会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BCD错误。故选A。
4.黄土高原曾经林草丰茂,环境宜人,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历史上,三江源地区也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句区。关于黄土高原和三江源地区的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
①都属于跨省区域 ②都有黄河流经
③都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④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没有跨省区,①错误;黄土高原和三江源地区的都有黄河流经,都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三江源地区湖泊和湿地面积不断缩小,草场退化严重等,②③正确,C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地势第一阶梯,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第二阶梯,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m,年均降水量335mm,是世界上湿地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源区生活着一种裂腹无鳞鱼,生长缓慢,体重较小,成年鱼体长仅20cm。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目前该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已大为好转。下图为长江源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源流域内( )
A.多咸水湖 B.河网稠密
C.支流水量大 D.多季节性河流
6.长江源区裂腹无鳞鱼生长缓慢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急 B.水体过深,缺乏营养
C.海拔高,温度低 D.水体过浅,生长空间小
【答案】5.B 6.C
【解析】5.长江源流域内多淡水湖,A错误;由图可知,长江源流域内河网稠密,B正确;源头的支流水量较小,C错误;长江源头区多外流河,多常年有水的河流,季节性河流多为内流河,D错误。故选B。
6.影响动物生存生长的因素有食水空温敌,即食物、水源、空气、温度、天敌等,长江源区坐落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在这样的高海拔、低温环境下,会让无鳞鱼生长缓慢,C正确;落差大,水流急、水体过深,缺乏营养、水体过浅,生长空间小都不是影响无鳞鱼生长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7.近年来,青藏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烈,日照充足,热量丰富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侵蚀严重
【答案】C
【详解】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青藏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其中自然原因就是青藏河源区的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全球变暖,冰川萎缩。 青藏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小;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高原山地冰雪冰川多,侵蚀严重是结果。依据题意,ABD错,C对,故选C。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C.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9.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下列叙述中不是其原因的是( )
A.这里的生态安全对周边地区有重大影响
B.这里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
C.该地区具有独特的藏族地域文化特色
D.该地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沼泽等水土保持作用突出
【答案】8.B 9.C
【解析】8.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湿地广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故B正确;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交通、降水、海陆位置没有关系,故ACD错误。故选B。
9.三江源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该地区具有独特的藏族文化特色,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无关,故C正确;这里的生态安全对周边地区有重大影响, 这里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沼泽等水土保持作用突出,三个都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关,故ABD错误。故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区域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华水塔 B.G--东方明珠
C.F--江海交汇之地 D.H--博彩旅游业
11.关于区域生态环境或自然灾害表述错误的是( )
A.E--湿地面积缩小 B.F--洪涝、水污染
C.A--绿洲退化 D.C--土地荒漠化
【答案】10.C 11.D
【解析】10.由图可知,A为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比较干旱,中华水塔指的是三江源地区,A错误;G为台湾省,有宝岛台湾称号,东方明珠指的是香港,B错误;F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江海交汇之地称号,C正确;H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支柱产业为现代服务业,I澳门的支柱产业为博彩旅游业,D错误;故选C。
11.E地为东北三省,面临着湿地不断减少的问题,A正确;F地为长江三角洲存在洪涝、水污染等问题,B正确;A地为塔里木盆地,存在绿洲退化等问题,C正确;C地为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