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盐山中学2025届高三一模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 km2,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据此完成问题。1.盘龙江在水循环的环节中主要属于A. 地表蒸发 B. 水汽输送 C. 植物蒸腾 D. 地表径流2.盘龙江的补给主要来自于A. 冰雪融水 B. 地下水 C. 大气降水 D. 湖泊水3.滇池自古至今,一直未干涸的原因可能是①降水补给量大②地表径流补给多③蒸发量大④地下径流补给多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2023年4月12~16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对我国北方多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如图是4月13日14:00的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4.图中四地,此时沙尘暴强度最大的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5.当北京地区经历沙尘天气时( )A. 正盛行东南风 B. 日均气温较高 C. 昼夜温差减小 D. 首要污染物是CO2雨痕化石是雨滴降落在松软沉积物的表面,撞击成边缘略有凸起的小坑,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如图为某地发现的雨痕化石照片。据此完成各小题。6.图示岩石最有可能是( )A. 板岩 B. 片麻岩 C. 泥岩 D. 玄武岩7.雨痕化石表面能够指示( )①原始岩层顶面②原始岩层底面③上覆沉积物掩埋速度慢④上覆沉积物掩埋速度快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我国容易发生各类地质、气象灾害。据此完成各小题。8.夏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频率较高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泥石流 B. 地震、滑坡 C. 干旱、滑坡 D. 洪涝、火灾9.下列避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 遇到滑坡时,将避灾场所选在滑坡上坡 B. 遇到泥石流时,向沟谷两侧方向逃离C. 在地震中被埋压时,应敲击出声传递信息 D. 遭遇洪水时,应寻找高处避险10.2023年5月18日晚10时,贵州省黔东南州“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原本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传感器发生沉降或偏移时,卫星能够感知其运动变化,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监测传感器沉降或偏移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VR B. GIS C. GPS D. RS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现场,“数字教官”“智能巡检”“AI设计师”等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推动传统制造业深度转型升级。目前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年产值已超过5700亿元。据此完成各小题。11.AI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浙江省传统制造业企业大幅降低( )A. 原料成本 B. 运输成本 C. 人工成本 D. 营销成本12.浙江省实现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得益于( )A. AI基础设施完善 B. 技术成果转化快 C. AI产品种类多样 D. 制造业产能庞大13.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 )①全面均衡布局②加强技术创新③制定行业标准④拓展应用场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功发布了此次地震预警信息,为公众争取到了宝贵的避险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地壳 B. 外核 C. 内核 D. 地幔15.地震防灾避险中,有逃生“黄金12秒”之说,其依据主要是()A.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差异 B. 人体应急反应能力时间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16.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数字地球 D. 地理信息系统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如图是北大西洋及周边海域区域简图,图中箭头示意洋流流向。完成下列要求。(1)图示区域①~⑥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 ______。(2)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 ______,水面比大西洋 ______(高/低)。(3)甲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分析其形成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18%人口。由于耕地数量有限,粮食增产面临压力巨大。图为我国1978年至2020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和化肥施用量情况统计图。(1)简述化肥施用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关系。中国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化肥消费量的1/3。中国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作物的化肥吸收率在40%以下。(2)据此分析过度施用化肥对耕地带来的影响。中国目前培育出秸秆矮化、优质高产、化肥吸收效率高的水稻和小麦等新品种。(3)说明新品种的推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印度洋西部,是世界第四大岛屿,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该岛中东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高原,海拔2876米的马鲁穆库特鲁山为全岛最高峰,由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全岛主要有两大自然景观,中东部为茂密的热带雨林景观,但比非洲大陆面积小得多,西部为热带草原景观。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非常丰富,但近年来岛上生物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给岛屿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自然景观分布图。(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覆盖面积比非洲大陆小的主要原因。(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山地热带雨林茂密,请运用整体性原理给出合理解释。(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生物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试分析其人为原因。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图1),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2)。2022年11月20日~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2)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试分析如何提高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3)论述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答案1~3.D、C、A4~5.C、C6~7.C、D8~10.A、A、C11~13.C、B、D14~16.A、D、A17.(1)①④(2)大;低(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周边较多河流淡水汇入,稀释明显;海域封闭,与大西洋水体交换少。(1)图中①是拉布拉多寒流,②北大西洋暖流,③是墨西哥湾暖流,④是加那利寒流,⑤是北赤道暖流,⑥是南赤道暖流。(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等。(3)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温度、降水、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18.(1)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有促进作用,利于粮食增产;粮食总产量增加幅度小于化肥施用量增加幅度;2014年后化肥施用量减少,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2)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出现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3)抗倒伏性增强,促进秸秆利用;增加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供应;提高化肥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19.(1)与非洲大陆相比,马达加斯加岛面积小;东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暖湿的东南信风,使得山地西部背风区形成广阔的热带草原,从而导致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覆盖面积比非洲大陆小。(2)马达加斯加岛纬度低,再加上有暖流经过,热量充足;热带雨林地处山地东部迎风坡,阳光充足,高温多雨,植被能持续生长。(3)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栖息地范围缩小;掠夺式猎杀、采伐某些种类动植物,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等。20.(1)卡塔尔纬度低,气候炎热,沿海地区气候相对凉爽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国内大部分地区为荒漠,水资源短缺,沿海地区更易获得生产生活用水;沿海海运便利,便于对外交往与联系。(2)制约因素:水源。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杜绝水污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用水技术;海水淡化;进口水资源;适度开采地下水。(3)有利影响:带动卡塔尔航空、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有助于提升卡塔尔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卡塔尔对外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会增加公共设施负担;还有可能导致交通拥堵、住宿(酒店)环境超载等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