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2025.03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12年1—8月,我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东大西洋渔区毛里塔尼亚海域进行海水中上层鱼类捕捞。通过渔船收集该海域风向、风速、水温、盐度、密度、叶绿素等海洋环境要素,并对该海域月均捕捞量较多的中心渔场位置进行统计分析。下图示意该海域中心渔场的月位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中心渔场渔获量呈正相关的海洋环境要素是( )A.水温 B.盐度 C.密度 D.叶绿素2.1—2月中心渔场位置向南移动,主要是由于南部海域( )A.太阳辐射增强 B.风场势力增强 C.洋流向北延伸 D.径流入海增多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指数表示人口城镇化率、年龄结构、教育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势程度;产业指数表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结构合理发展的优势程度。下图为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人口指数波动下降B.产业指数波动上升C.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的协调度逐步提升D.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4.从黄河流域人口结构发展指数的空间演化格局来看,目前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推测下游地区人口指数落后的原因( )A.城镇化水平下降 B.人口受教育水平下降C.人口总抚养比上升 D.青壮年人口迁出增多5.为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协调,黄河上中下游应( )①上游地区培养特色产业,提升人口综合素质②中游地区培育本土优势产业,淘汰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③下游地区将消费市场适当向老年市场转移,加大社会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④下游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人口迁入,促进人口结构协调优化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卡奔塔利亚湾地处澳大利亚北部,其周边地区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景观,卡奔塔利亚湾有著名的“牵牛花云”景观,因类似牵牛花的藤蔓而得名。“牵牛花云”形成于海上,呈线状排列,早晨伴随着朝霞逐渐向陆地移动,上午到达陆地上空。在伯克敦的观测表明,干季少见“牵牛花云”登陆的现象。左图示意常出现“牵牛花云”现象的地理位置,右图为“牵牛花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干季,卡奔塔利亚湾不易出现“牵牛花云”登陆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盛行东南信风,风向与“牵牛花云”登陆方向不一致B.盛行西北季风,陆地空气性质干热,“牵牛花云”不易形成C.气温较低,海洋蒸发弱,西北季风带来的水汽少,“牵牛花云”不易形成D.干季的白天,受陆风干扰强烈,“牵牛花云”不易登陆7.与图中甲处自然景观特点相符的是( )A.乔木常绿,多革质叶片 B.干季草类枯黄,湿季草原葱绿C.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D.明显的季相变化,干季落叶巴音温都尔沙漠是内蒙古西部扩张率最高的沙漠,地表沙物质全年向东输移,直接威胁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人工防护林建设和飞机播种造林是巴音温都尔沙漠最常用的防风固沙措施。输沙势能够反映区域风沙活动强度。适当的风沙活动有利于种子自然覆沙。下图示意输沙势与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造林的最佳时期是(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9.为达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人工防护林建设和飞机播种造林的最佳走向是(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南—北 D.东—西《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黄鹤楼再次走红。2024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六)20点后,武汉的摄影爱好者用延时拍摄(将一段时间内多次拍摄的照片合成一张图片)得到月亮在黄鹤楼后方升起的唯美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拍摄过程中( )A.黄鹤楼的月影越来越长 B.伦敦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C.拍摄者月影向偏北移动 D.纽约(40°N,74°W)建筑物日影往东南移动11.“不要迷茫,不要慌张,太阳下山还有月光,月亮睡了还有朝阳”,想把歌词照进现实的摄影师在拍完“太阳下山有月光”的月升美图后,又在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月亮睡了有朝阳”的日月同天景象,其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 )A. B.C. D.碳排放效率是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实际产出与最优产出之间的比值,其与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外开放程度、绿色技术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2005—2020年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城市中碳排放效率最高的可能是( )A.江苏无锡 B.安徽淮北 C.山西大同 D.云南丽江13.我国提高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在于( )①统筹规划区域间协同节能降碳 ②全面优化各大区域的产业结构③加快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④资源型城市转型为高科技城市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洪积扇是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辬流而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的洪积扇称为覆瓦型洪积扇,是山麓带近期某种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为祁连山北麓某覆瓦型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山麓带洪积扇之间地壳运动的反映是( )A.河流阶地形成 B.断层构造发育 C.裂谷地貌形成 D.背斜构造发育15.图示山麓带洪积扇面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A.沉积物质减少 B.河流流速加快 C.河流下蚀增强 D.发育时间延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汕尾市品清湖(下图)是我国大陆目前最大的滨海潟湖,面积约23.2km2,平均水深约1~2m(整体上东浅西深),北岸、东岸多为平地。流域内仅有数条小河流注入,大部分流量较小。该湖早期为开敞的海湾,后期西侧发育了沙嘴(坝),海湾被半封闭而成潟湖。该沙嘴于1979年在台风浪作用下溃决,给湖区产生较大影响,后按原沙嘴的走向和长度填石加固,形成人工防波堤坝。(1)说明品清湖区从海湾变为潟湖的过程。(6分)(2)推测盐度最低的湖区(1——5),并说明理由。(6分)(3)简述沙嘴溃决给湖区带来的直接影响。(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左图)。随着海拔降低,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加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1980—2015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该区冰川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右图)。(1)描述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面积的变化规律。(3分)(2)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3分)(3)推测随着海拔降低,X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加的原因。(4分)(4)研究表明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尝试做出合理解释。(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主要由风力在湖(河)相沉积地层上侵蚀形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群落。地质公园在中更新世晚期是古罗布泊的湖滨。地层中有深厚的湖相沉积层,晚更新世来自北面山地的暂时性洪流,带来大量砾石覆盖在湖相沉积层之上。晚更新世中晚期古疏勒河干流曾自东向西流经地质公园,后因构造运动而改道,在干涸的古疏勒河河道上逐渐发育了雅丹地貌。地质公园南北两侧地层中存在湖相沉积物,但没有发育雅丹地貌。下图为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区及周边地质剖面示意图。(1)指出古疏勒河为敦煌雅丹地貌形成提供的物质条件。(4分)(2)在图中方框内用箭头分别表示断层两侧断盘的运动方向,并说明此次构造运动对雅丹地貌形成所起的作用。(7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材料二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1)从岛间运输角度,简析该国物流配送碳排放量较大的原因。(6分)(2)从资源禀赋角度,说明该国能源结构的形成与转型的原因。(6分)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2025.03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D C A A C B C C C A A B A16.(1)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堆积;(2分)沿岸潮流向东搬运泥沙,遇到水下地形阻挡;(2分)堆积形成水下沙垄,进一步堆积增高后出露成沙嘴;(2分)海湾被半封闭而成潟湖。(2)湖区3;(2分)理由:与同样有河流注入的湖区1、2相比,湖区3的沉积物粒径较大,表明奎山河水量较大,淡水稀释作用较强,盐度较低;(2分)湖区3较为封闭,与其他湖区水体交换少,保持较低的盐度。(2分)(3)沙嘴的阻挡作用变弱,湖区风浪变大;(2分)潮流从外海搬运泥沙增加,导致湖区淤积变浅;(2分)海水进入增多,湖区盐度上升。(2分)17.(1)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持续萎缩;(1分)3800~5800米范围内冰川萎缩最显著(或最多);(1分)5800米以上的冰川相对稳定。(1分)(2)南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1分)且沟谷多,有利于水汽深入,降水多;(1分)南坡坡度小,利于积雪,(1分)故雪线低于北坡。(3)随着海拔降低,冰川消融增多,冰内物质出露增多;(2分)山体两侧基岩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掉落至冰川表面,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海拔处堆积,冰川表碛物厚度渐厚。(2分)(4)当表碛物较薄时,表碛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快下覆冰川消融;(2分)当表碛覆盖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阻热效应(热量向下传递少),进而抑制冰川消融。(2分)18.(1)侵蚀搬运砾石层,使湖相沉积层出露;(2分)沉积大量河相沉积物。(2分)(2)运动方向(1分)作用:地势抬高(沉积地层高于侵蚀基准面);(2分)(疏勒河改道,)河湖相沉积物裸露,沉积物脱水变干;(2分)产生裂隙/节理,易受风力侵蚀。(2分)19.(1)岛屿众多,运输距离远;(2分)大多数岛屿人口较少,海运和空运为主,海空运输规模较小,能效较低;(2分)能源以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碳排放量大。(2分)(2)形成原因: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丰富且廉价;(2分)转型原因: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口、经济密集的沿海低地威胁较大;水能、地热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可再生能源互补性强(或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少/非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多)。(任答两点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