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自然特征和农业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自然特征和农业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农业
【基础题】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区域内包括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形区
C.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D.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答案】B
【详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体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东部濒临渤海、黄海,A、C、D正确;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B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2.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读图说说鹳雀楼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排除BCD,故选A。
3.我国北方各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各地区都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 B.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C.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D.各地区都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答案】B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棉花主产区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棉花种植很少,A错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结冰,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B正确;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C错误;我国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以中温带为主,故D错误。因此答案选B。
4.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
A.B.C. D.
【答案】D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图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图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C图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D图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下列河流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松花江,辽河,海河 B.辽河,淮河,京杭运河
C.长江,珠江,钱塘江 D.汉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
【答案】A
【详解】京杭运河的部分河段在江浙地区,不全属于北方地区,B错误;我国地理上对南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长江,珠江,钱塘江,汉江在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的河流,CD错误;松花江,辽河,海河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我国北方地区,A正确。故选A。
6.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B.代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答案】D
【详解】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是指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A错误。常绿阔叶林是指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落叶落叶林,B错误。北方河流较少,水运主要是我国河流众多的南方地区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北方地区以陆运为主,C错误。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有结冰现象,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D正确。故选D。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A为( )
A.黄海 B.渤海 C.东海 D.南海
8.下列关于该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上 B.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C.为半干旱、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D.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9.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7.B 8.D 9.C
【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A是渤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它是我国的内海,B正确。故选B。
8.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这里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下,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发展。因此说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有:①平原面积广大,③耕地集中连片,④土壤肥沃等,①③④正确。降水偏少这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②错误。故选C。
10.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答案】B
【详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故A不符合题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景观,故B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故C不符合题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下图示意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中旬生长及收获进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甘蔗 D.甜菜
12.影响该农作物生长及收获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降水 D.热量
13.该农作物主产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答案】11.B 12.D 13.C
【解析】11.读图与材料,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中旬生长及收获,该农作物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及江淮北部,本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受积温的影响,从南向北依次成熟,6月份正是该地区冬小麦成熟的季节,B正确。排除ACD,选B。
12.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多地形平坦广阔,耕地多,但纬度高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中,影响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结合图示得知:该农作物生长及收获进程南北不同,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热量,D正确。排除ABC,选D。
13.结合图示得知,该农作物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及江淮北部,生长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东部平原地区,C正确。排除ABD,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①地形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B.山岭众多,地势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5.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春旱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大 D.耕地集中连片
【答案】14.C 15.A
【解析】14.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该地区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该地区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故选C。
15.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是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春旱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根据题意,故选A。
16.珍惜水资源,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是每个公民的优秀品质。读我国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思维导图(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一个地区的降水量、蒸发量、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等深受气候影响,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2)根据上述思维导图分析,①处应填 。
(3)图中给出了一种主要水源——河流,请你再说出华北地区生产生活的另一种水源。
(4)如何缓解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
(2)变化
(3)湖泊
(4)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等
【详解】(1)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根据思维导图,①处应该填河流径流量变化大,这是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导致。
(3)华北地区的水源主要依靠河流提供,除此之外,还有湖泊、人工水库等提供。
(4)华北地区缺水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等措施来解决。
17.下图为“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黄土地”的是 (填代号),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填代号),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 。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 。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 ,降水 ,蒸发旺盛,易发生 (自然灾害);请列举2条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
(4)乙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 ,治理措施如 (列举2条)。
(5)丙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列举2条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答案】 甲、乙 丙 太行山 丙 快 少 春旱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等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稀少、土地集中连片
【详解】(1)被称为“黑土地”的是丙即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我国的华北平原(甲)和黄土高原(乙);图中A是太行山,是甲华北平原和乙黄土高原的分界山脉。
(2)读图可知,丙地区纬度位置最高,年均气温较低,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的是丙﹣东北平原。
(3)甲地区的济南是华北地区,该地春旱严重,主要的原因是: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降水少,且径流量小;雨季未到达;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为应对春旱这种自然灾害,采取的合理措施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等。
(4)乙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在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具体措施是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5)图中丙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的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等;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稀少、土地集中连片。
【提高题】
1.下列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农田多为水田 B.春旱严重,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C.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D.以黑色土壤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答案】C
【详解】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农田多为旱地,所以A错误。干旱是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B错误。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所以C正确。东北平原以黑色土壤为主,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黄色土壤为主,所以D错误。故选C。
2.关于下图中a、c两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a东侧是东北平原 B.山脉a 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C.山脉c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山脉c的西侧是青藏高原
【答案】A
【详解】从图中可知,山脉a是大兴安岭c太行山,山脉a东侧是东北平原,故A正确;山脉a 大致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故B错误;山脉c是第三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C错误;山脉c的西侧是黄土高原,故D错误。故选A。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山脉A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带分界线 B.省级行政区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4.对B山脉与同纬度附近地区相比自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高 B.降水较多 C.冬季积雪较厚 D.属于湿润地区
5.对图中①~③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土壤肥沃,是棉花集中产区 B.②处距海较近,但水资源缺乏
C.③处地势较高,粮食一年三熟 D.①②两处耕地被称为黑土地
【答案】3.B 4.A 5.B
【解析】主要知识点为: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长白山脉的自然特征、北方地区的农业。
3.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读图可知,A是太行山脉。太行山脉属于暖温带,不是温度带分界线,A项错误。太行山脉是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B项正确。太行山脉属于半湿润地区,不是干湿地区分界线,C项错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不经过太行山脉,D项错误。故选B。
4.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长白山脉的自然特征。读图可知,B是长白山脉。长白山脉海拔较高,气温比周围低,A项符合题意。长白山脉属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B项不符合题意。长白山脉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降雪较多,积雪较厚,C项不符合题意。长白山脉属于湿润地区,D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5.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北方地区的农业。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东北平原,②地位于华北平原,③地位于黄土高原。①地位于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是棉花集中产区,A项错误。②地位于华北平原,距海较近,由于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少,因此水资源缺乏,B选项正确。③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势较高,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项错误。①地位于东北平原,耕地被称为黑土地,②地位于华北平原,耕地被称为黄土地,D项错误。故选B。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7.该年我国夏季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8.下列描述符合该地区域特征的是( )
A.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 B.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春旱严重
C.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D.河流含沙量大,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答案】6.C 7.A 8.C
【解析】6.由图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3℃左右,最热月均温25℃以上。说明该地处我国暖温带气候区,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位于我国半湿润区,因此该地可能位于华北地区,故C正确。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地处我亚热带气候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且均地处我国湿润地区,年降雨量大雨800毫米,故AB错误。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中温带到寒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远低于-3℃,D错误。故选C。
7.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地区,正常年份降水应集中在7-8月份,从图中可看出该年降水集中在9-10月份,说明雨带在南方滞留时间过长,夏季风较弱,雨带无法按时倒带该地,这会造成我国南旱北涝的情况,A正确,BCD错。故选A。
8.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不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A错误,C正确。华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B错误。华北地区,当黄河流经此地时,会携带大量泥沙,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D错误。故选C。
9.有关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①③地区相比,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是③地区
D.②③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②地区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①是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排除A;②是位于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排除B;太行山以东为③华北平原,以西为①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窑洞,当地居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建造,故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是①黄土高原地区,排除C;③为华北平原地区,纬度低,气温较高,作物熟制可达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②为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正确;故选D。
10.下面不属于制约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
A.夏季降水多 B.冬春降水稀少 C.灌溉水源不足 D.春旱严重
【答案】A
【详解】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冬春季降水少、春旱严重、灌溉水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因素。所以选A。
漫画中表现了我国某地区孩子们户外活动场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显示“粘知了”、“堆雪人”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图( )
A.B.C. D.
12.“粘知了”的季节,孩子们在当地还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色有(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一般情况下,“雪人”保存时间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琼 B.鄂 C.黑 D.京
【答案】11.D 12.B 13.C
【解析】11.由题目可知,“粘知了”是夏季的活动,“堆雪人”是冬季进行的活动,说明了该地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最可能是图中D表示的温带季风气候,故选D。
12.“粘知了”的季节是气温最高的夏季,这时在当地可以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观,A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观,C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观,D描述的是冬天的景观,故选B。
13.堆雪人的前提条件是该地区冬季会有降雪,而且气温越低的地区降雪时间越长,堆雪人的时间越长,“雪人”保存的时间也越长,以上四个省区中,黑表示的黑龙江省是冬季气温最低的,“雪人”可以保存的时间最长,故选C。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传四方”。5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陆陆续续开启了夏收农事活动,个“忙”字凸显了夏季农事活动的重要性。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区域粮食作物常年夏收开镰时间示意图”。
(1)该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位于我国 (地形区),按温度带划分,主要位于 带,该区域粮食作物熟制是 。
(2)该区域粮食作物夏收开镰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为抢得天时保丰收,提高北方夏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请说说你的建议: 。
【答案】(1)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暖温带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2)纬度(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3)利用农业机械/利用先进技术设备(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1)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其分布的地区黄河流经,位于黄河下游,属于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在秦岭淮河以北,按温度带划分,主要位于暖温带;粮食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纬度越低,作物熟制越多。
(2)纬度不同导致温度、热量不同,所以农业成熟时间不同。所以该区域粮食作物夏收开镰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3)为提高北方夏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农业
【基础题】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区域内包括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形区
C.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D.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读图说说鹳雀楼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我国北方各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各地区都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 B.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C.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D.各地区都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4.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
A.B.C. D.
5.下列河流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松花江,辽河,海河 B.辽河,淮河,京杭运河
C.长江,珠江,钱塘江 D.汉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
6.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B.代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A为( )
A.黄海 B.渤海 C.东海 D.南海
8.下列关于该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上 B.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C.为半干旱、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D.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9.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③耕地集中连片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下图示意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中旬生长及收获进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甘蔗 D.甜菜
12.影响该农作物生长及收获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降水 D.热量
13.该农作物主产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①地形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B.山岭众多,地势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5.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春旱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大 D.耕地集中连片
16.珍惜水资源,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是每个公民的优秀品质。读我国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思维导图(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一个地区的降水量、蒸发量、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等深受气候影响,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2)根据上述思维导图分析,①处应填 。
(3)图中给出了一种主要水源——河流,请你再说出华北地区生产生活的另一种水源。
(4)如何缓解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17.下图为“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黄土地”的是 (填代号),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填代号),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 。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 。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 ,降水 ,蒸发旺盛,易发生 (自然灾害);请列举2条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
(4)乙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 ,治理措施如 (列举2条)。
(5)丙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列举2条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提高题】
1.下列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农田多为水田 B.春旱严重,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C.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D.以黑色土壤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2.关于下图中a、c两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a东侧是东北平原 B.山脉a 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C.山脉c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山脉c的西侧是青藏高原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山脉A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带分界线 B.省级行政区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4.对B山脉与同纬度附近地区相比自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高 B.降水较多 C.冬季积雪较厚 D.属于湿润地区
5.对图中①~③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土壤肥沃,是棉花集中产区 B.②处距海较近,但水资源缺乏
C.③处地势较高,粮食一年三熟 D.①②两处耕地被称为黑土地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7.该年我国夏季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8.下列描述符合该地区域特征的是( )
A.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 B.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春旱严重
C.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D.河流含沙量大,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9.有关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①③地区相比,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是③地区
D.②③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②地区
10.下面不属于制约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
A.夏季降水多 B.冬春降水稀少 C.灌溉水源不足 D.春旱严重
漫画中表现了我国某地区孩子们户外活动场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显示“粘知了”、“堆雪人”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图( )
A.B.C. D.
12.“粘知了”的季节,孩子们在当地还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色有(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一般情况下,“雪人”保存时间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琼 B.鄂 C.黑 D.京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传四方”。5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陆陆续续开启了夏收农事活动,个“忙”字凸显了夏季农事活动的重要性。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区域粮食作物常年夏收开镰时间示意图”。
(1)该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位于我国 (地形区),按温度带划分,主要位于 带,该区域粮食作物熟制是 。
(2)该区域粮食作物夏收开镰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为抢得天时保丰收,提高北方夏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请说说你的建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