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阳光下成长》教学设计科目:美术 授课时间:第5周【教学内容】 《阳光下成长》1课时【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观察阳光下的树木,感受它们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发现自然中树木的美。 艺术表现:学会用剪贴的方法制作漂亮的大树头饰,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创意实践: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头饰,并扮演森林里的角色,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文化理解:知道植物在阳光下会茁壮成长,像小树一样,我们也要努力吸收“阳光”,健康快乐地长大!【学习重难点】 重点:按照步骤动手制作大树头饰,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难点:与小伙伴携手合作完成头饰制作任务,并扮演森林中的角色,深切体会团队协作带来的乐趣。【教学准备】 PPT课件、彩色卡纸、安全剪刀、胶棒、彩笔复习和导入( 5 分钟)猜谜语导入 1、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有趣的猜谜语游戏哦!” 出示谜面:“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变黄,冬天休息。”(打一种植物) 学生回答后,展示大树图片并总结:“对啦,是大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大树有关,题目叫《阳光下成长》。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大树的知识吧!” 2、老师播放视频《关于树的科普知识》 3、出示课题:《阳光下成长》讲解和活动(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分享)( 10 分钟)1.认识大树的身体结构 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大树的三个部分:树干(像大树的腿)、树枝(像大树的手臂)、树冠(像大树的头发)。 邀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模仿大树站立的样子,大家一起鼓掌鼓励。 2. 欣赏大树的姿态 提问:“这些大树长得一样吗?它们的树冠是什么形状的?树干粗还是细?”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大胆发言。 小结:树冠有伞形、三角形、云朵形、圆形、水滴形等等; 树干有粗、细、笔直、弯曲等等。 每棵大树都有自己独特的模样,就像每个小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 3. 看看画家眼中的大树 展示两幅经典画作: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生命之树》:告知孩子们这棵树的形态像蜗牛壳,那一圈圈的图案象征着它持续不断地生长,永不停歇。 草间弥生的《斑斓森林的梦幻世界》:引导孩子们关注那些圆点和鲜艳的颜色,“是不是有种阳光洒落下来的感觉呢?”练习和/或扩展( 25 分钟)1. 制作大树头饰:参考喜欢的大树外形,做一个大树头套。 制作步骤: 教师视频示范大树头饰制作,并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提醒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 小组合作演森林聚会 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森林场景(如清晨、午后、傍晚),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扮演大树、小鸟或其他动物。 各组轮流表演,其他小朋友当观众,给予掌声支持。 四、评一评(5分钟) 1.小组评一评: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头饰作品,评选“最美大树奖”“最有创意奖”“最佳合作奖”。 2.自己评一评:你能获得几颗星? 老师表扬每位孩子的努力,并强调:“每个人的作品都很特别,因为你们都用心去做了!”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树木,学会了制作大树头饰,还一起表演了有趣的森林故事。树木在阳光下快乐成长,我们也要像小树苗一样,在阳光下健康长大! 六、课后延伸:播放视频《爱护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生态环境!【作业设计】 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拍一张戴着大树头饰的照片,上传到班级群分享。 和家人聊聊大树的故事,比如你最喜欢的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