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第4讲 力 运动和力知识思维导图知识整合梳理一、力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 施力 物体,另一个是 受力 物体.2. 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施力受力FN应知应会盘点(1)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形状运动状态3. 力的作用效果.4.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2)示意图: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 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大小 .5. 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施力物体 同时 也是受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方向作用点大小相互同时二、重力1. 定义: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 G 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 重力的大小.(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正比 .(2)公式:G= mg ,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 ;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单位是牛每千克,符号是 N/kg ,g= 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 N/kg.地球的吸引G正比mgNN/kg9.83. 重力的方向及应用.(1)方向: 竖直向下 .(2)应用:利用 铅垂线 确定竖直方向等.4. 重心.(1)定义:重力的 作用点 叫做物体的重心.(2)位置: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上.竖直向下铅垂线作用点几何中心三、弹力1. 弹力.(1)弹性:在受力时会发生 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弹力有支持力、压力等.形变弹性形变2. 弹簧测力计.(1)定义:测量 力的大小 的工具.(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大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使用前:看清它的量程和 分度值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 零刻度线 上,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力的大小大分度值零刻度线②使用时: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 平行 ,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 ;读数时,视线要 正对 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平行量程正对四、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 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与运动速度 无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大 .阻碍无关大大2.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① 增大 压力.②使接触面变 粗糙 .③变滚动为 滑动 .增大粗糙滑动(2)减小摩擦:① 减小 压力.②使接触面变 光滑 .③变滑动为 滚动 .④使接触面 分离 .减小光滑滚动分离五、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2. 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大小无关.物体的 质量 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质量质量(3)理解:①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 惯性 .②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惯性(4)利用:如拍打衣服上的尘土、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助跑等.危害:如刹车倾倒、走路滑倒和绊倒等.六、力的平衡1. 平衡状态:指物体保持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 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 平衡 .(2)条件.①同物:作用在 同一 个物体上.②等大:两个力大小 相等 .③反向:两个力的方向 相反 .④共线:两个力在 同一 条直线上.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同一相等相反同一3. 运动和力的关系: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命题点1 常考力的估测1. (1)(2023 重庆A卷1题A选项)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500 N. ( × )(2)(2020重庆B卷1题B选项)一个实心球重约20 N. ( √ )(3)(2021重庆A卷1题A选项)一个鸡蛋重约0.5 N. ( √ )×√√重庆中考聚焦命题点2 物理学史2. (2020重庆A卷)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牛顿 总结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 力 的单位.牛顿力命题点3 画力的示意图3. (2024重庆B卷)请在图中作出木块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4. (2023重庆B卷)请在图中画出空中飞行的实心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命题点4 力学知识综合5. (2024重庆A卷)202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费立纬以14分49秒30的成绩获得男子1 500 m自由泳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运动员折返后不划水仍前进是由于惯性B. 游泳时以泳池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C. 运动员在池水中前进时不受重力的作用D. 加速冲刺阶段,运动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6. (2022重庆B卷)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健儿比赛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图甲中,运动员腾空后其惯性消失了B. 图乙中,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 图丙中,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力是平衡的D. 图丁中,运动员用冰球杆击球时,冰球杆是费力杠杆D7. (2024重庆B卷)“备战奥运,再创辉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图甲中,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对杠铃做了功B. 图乙中,运动员射出的箭受到惯性作用而继续飞行C. 图丙中,运动员击打网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D. 图丁中,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后一直处于平衡状态C8. (2023重庆B卷)2023年3月19日,重庆马拉松比赛在南滨路举行,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跑鞋底部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 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 运动员起跑前静止时所受重力和他对地的压力相互平衡D. 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D1. 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小船被推开,而小明坐的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RJ八年级下册P5图7.1-8相互教材知识溯源2. 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力踢球和顶球,主要说明力可以使球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同时脚和头会感觉有点疼,说明球与脚、头之间的作用是 相互 的.HK八年级P132 图6-4运动状态相互3. 当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运动员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伽利略 ,跳板对运动员施加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理想斜面 .RJ八年级下册P8 图7.2-4伽利略理想斜面HK八年级P137 图6-174. 如图甲所示,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增大 摩擦;如图乙所示,自行车前后轮的轴上都安装了滚动轴承,这是为了 减小 摩擦;如图丙所示,给门轴上的颌加润滑油是为了 减小 摩擦.甲RJ八年级下册P25图8.3-5增大减小减小乙RJ八年级下册P26图8.3-6丙RJ八年级下册P26图8.3-75. 弹簧片把小球与支座间的金属片打出去,小球却落在支座上,没有飞出去,原因是小球具有 惯性 .RJ八年级下册P18 图8.1-3惯性6.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撞击时,锤柄 停止 运动,锤头由于 惯性 会继续向下 运动 ,从而牢牢套在锤柄上.RJ八年级下册P18 图8.1-4停止惯性运动7. 在降落伞匀速下降时,人和伞受到的重力与人和伞受到的阻力是一对 平 衡力 ,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0 .RJ八年级下册P21 图8.2-3平衡力0HK八年级P171 图7-21重难点1 受力分析作图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步骤:(1)明确受力物体,确定力的作用点.若题干中无明确说明,则默认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中心上.重点难点突破(2)明确力的方向.(3)画力的示意图.以力的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上力的符号.若多个力之间存在大小关系,应通过线段的长度表示出力的大小;题干若说明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所以线段要等长.例1 (2024泰州)某同学站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上,与扶梯一起以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该同学所受力的示意图.(点O为人体重心)【解析】因为该同学与扶梯一起匀速向上运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答案】重难点2 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物体受力情况1.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力无关.2.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3.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例2 (2024西安模拟)在杭州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项目中,我国选手何杰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田径队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如图是比赛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跑时运动员用力蹬地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C. 静止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与他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运动员向前跑时脚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解析】起跑时用力蹬地,人对地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地面给人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前进,利用的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向前的惯性力的作用,故B错误;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跑步时,运动员的鞋对地面施加向后的力,鞋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鞋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故D错误.【答案】A实验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毛巾等.典型实验突破1.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2.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只改变压力的大小.(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压力的大小等因素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方法】【实验操作】1. 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二力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是: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让木块平放、侧放和立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针对训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丙(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在如图丁所示的位置,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前应该先在 水平 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丁(2)然后应沿 水平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水平水平方向匀速直线等于(3)比较 甲、乙 两图可知,在 压力 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甲、乙压力(4)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此实验探究过程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变量法甲乙丙(6)若在物块运动过程中突然增大拉力,滑动摩擦力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实验小组的小红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请你帮她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①实验步骤: 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 .②实验结论: 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不变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8)实验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块,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小组其他同学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戊所示.戊①此实验装置的好处是 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②用相同的木板P和物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无关 .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无关命题点1 常考力的估测1. (2023上海)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0.5 N的是( C )A. 一张课桌 B. 一部手机C. 一个鸡蛋 D. 一名中学生C核心考点精练2. (名师原创)如图是市面上常见的500 mL的矿泉水.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所受的重力最接近( B )A. 0.5 N B. 5 N C. 50 N D. 500 NB命题点2 物理学史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就必须给它施加一定的力;意大利物理学家 伽利略 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 理想斜面 实验发现: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将会保持同样的速度沿直线“永恒”运动下去.4. (2023江津期中)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牛顿 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出了惯性定律等力学三大定律,还在光学等领域有杰出贡献,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力 的单位.伽利略理想斜面牛顿力命题点3 画力的示意图5. (2023赤峰)如图所示,“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从空中下降,O为其重心,请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6. (2024济南模拟)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可观察到小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小球受到轻绳0.01 N的拉力F的示意图.7. (2024洛阳模拟)如图所示,重为2 N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对桌面的压力的示意图.8. “刷屏”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如图所示,人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向下滑动浏览信息.请画出滑动过程中手指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命题点4 力学知识综合9. (2024广东模拟)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中国队男女4×100 m接力双双夺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队在短跑项目上的强大实力.如图为接力赛中运动员进行交接棒时的情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交接棒时,接棒选手应与传棒选手一起运动,并保持相对静止B. 完成交接后,以接力棒为参照物,传棒选手是静止的C. 选手运动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D. 鞋底越粗糙,选手受到的摩擦力越小A10. (2023扬州期末)关于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C )A. 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 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网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球拍对它的力的作用D. 飞行的网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11.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蚂蚁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果实受到的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 蚂蚁受到果实对它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D12. (2023北京期末)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锤头松了,撞击锤柄下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 将实心球投出后,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利用了实心球的惯性C.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速度越大,他的惯性就越大D.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此时物体没有惯性B13. (2024西安模拟)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再展雄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 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变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短跑比赛时,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D. 举重运动员举重时,运动员所受重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14. (2023吉林)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2.6 N,根据 二力平衡 原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通过比较 乙、丙 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2.6二力平衡压力乙、丙15. (2023泰安)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方式匀速拉动木块,测量滑动摩擦力,这样操作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错误(2)小明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明以v1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比较图 丙、丁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一;比较图 乙、丙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丙、丁乙、丙(3)如图戊所示,小明以v2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再次进行实验.已知v2>v1,木块重4 N,砝码共重2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 N,此时,毛巾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2.4 N.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