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2课时 保护人身权
【情境教材】在一家店前,小偷因为偷东西被店主逮住,遭到一顿拳打脚踢。
情境导入
师提问: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打小偷者是否构成侵权?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人身权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分别都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身权。
教师总结:小偷偷东西是违法犯罪,但殴打小偷也侵犯了小偷的人身权,具体说是侵犯了小偷的生命权。
环节一 断案说法
【情境材料】结合课前民法典知识调查和教材第86页“生活观察”。
精彩课堂
【学习任务】探究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
【活动说明】教师需要注意拓展讲解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受保护之间的区别。
学生分组探究: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
[预设]报告家人或者老师;报警;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人身权利除了上述我们讲到的生命权和健康权、隐私权以外还包括肖像权等。
师过渡:接下来我们走进议学情境,从校园欺凌事件中来探讨人身权。
【议学任务】
1.短片中的场景在你身边有没有出现过?你有什么感受呢?
2.短片中受害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威胁我们生命和健康的情况?
事件概述:江西永新县多名女生对另一位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
案例分析:这起事件中的受害者遭受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健康权受到了严重侵害。校园欺凌不仅导致受害者身体上的伤害,更可能引发长期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老师拓展:当自身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实施正当防卫。
环节二 总议题:民法典中的人身权
子议题1:校园欺凌之生命与健康
【议学活动】同学间讨论、交流,引发共鸣。
教师小结: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活动说明】
1.同学间可以自由交流发言,不受人数、座位限制。
2.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侵害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情况。
(最好是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启发他们去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对校园欺凌说“不”!)
教师补充:当自身生活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正当防卫,但要注意自卫的限度。
子议题2:校园欺凌之肖像权
在某职业技术学校,一名学生因拒绝向欺凌者交“保护费”而遭到殴打和侮辱,欺凌者还将殴打过程拍摄成视频并在网络上公开,后将受害者的照片制作成搞怪表情包进行丑化传播。
【议学情境】
【议学任务】
1.你如何评价案例中欺凌者的行为? 被欺凌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2.被欺凌者应该维权吗?为什么?
3.举例说说生活中侵害肖像权的事件。
4.你是否做过侵害他人肖像权的事?
5.合理实施哪些行为,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议学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求同存异,形成小组意见,并进行组间分享。
【活动说明】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任务进行讨论交流。
2.讨论时间5分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教师依据法律条文对“合理实施哪些行为,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的问题进行说明、解读。
【评价设计】
结合教材第88页“相关链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交流、发表观点等情况,对各小组的汇报展示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刚刚同学们的回答符合民法典中对公民肖像权保护的明确规定,也掌握了合理实施哪些行为,可以不经肖像权人的同意。但还有一点老师要提醒大家,未成年人在使用肖像和获得报酬方面需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师过渡:那我们知道了法律对我们的肖像权给予保护,当我们的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遇到过或者看到过哪些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呢?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预设]
1.把照片当作靶子打。
2.宣传栏中明星的照片被随意涂画。
3.照相馆随意把客户的艺术照摆在橱窗里。
4.AI换脸。
……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请大家自己选择一种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境,并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要体现出被侵犯之后你会采取什么对策)
学生表演,自评互评。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进行表扬鼓励。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表演,我们可以一起来总结一下解决被侵犯问题的对策,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还可以提起诉讼。
【议学情境】
在某职业技术学校,一群学生因嫉妒受害者的优秀成绩和人际关系,故意散布其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导致受害者频繁收到骚扰电话和短信,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
子议题3: 校园欺凌之隐私权
【议学任务】
1.本案中,受害者的哪项人身权利受到了侵犯?
2.何为隐私?
3.保护隐私权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4.结合教材第88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法律会支持汪某的主张吗?为什么?
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活动说明】
1.小组内进行分工,集思广益。
2.活动时间5分钟,辩论结束后教师对辩论结果进行总结展示。
教师小结: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议学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在辩论的过程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议学拓展】
小组合作设计以“公民的人身权”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手册,课下进行展览、宣讲。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作为最基本的人身权利,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隐私权和肖像权是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的权利。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关乎个人的尊严和自由。我们需要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保护人身权
教学特色
1.教学环节设计精妙,凸显新课标教学理念。整节课以“校园欺凌”为线索展开课堂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受人身权利,更好地维护和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2.坚持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明确民法典自身权利的保护范围和力度,增强法律意识,学会在法治社会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感受,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评价
1.对以下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C
A.放到橱窗展示侵犯了这对新人的隐私权
B.放到橱窗展示侵犯了这对新人的名誉权
C.放到橱窗展示没有侵犯这对新人的肖像权
D.放到橱窗展示侵犯了这对新人的荣誉权
2.广东佛山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为拓展汽车维修中介业务,非法获取交通事故车主信息,并通过送保养卡、油卡等好处诱导事故车主前往指定地点维修,赚取信息“中介”费用,侵犯了车主的 ( )
A.生命权
B.健康权
C.肖像权
D.隐私权
D
3.下列哪些行为没有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
①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②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③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④某公司程序员,利用AI技术手段生成同事的人脸图像,用于人脸支付,以满足个人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4.在篮球比赛中,朱同学跳起来争抢球时右胳膊挥了一下致使张同学受伤,导致张同学门牙缺损2颗。此案中,虽然篮球运动具有对抗性,但朱同学的行为被认定为存在重大过失,因为朱同学侵犯了张同学的( )
A.人身自由权
B.姓名权
C.健康权
D.名誉权
C
5.2024年,杨某驾驶汽车与前方顺行的王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相撞,致王某死亡,车辆不同程度损坏。事故发生后,杨某驾驶肇事车辆逃逸。案件中杨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哪项权利( )
A.生命权
B.隐私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