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整合第五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情境创设·引思考知识精讲·夯基础核心实验·提素养重庆真题·明考向如图所示,小明看着“冒烟”的水壶、“跳舞”的壶盖以及壶里的水慢慢减少而陷入了沉思,他想找出里面的奥秘,你能帮助他吗?情境创设·引思考 分子热运动(A卷近5年4考;B卷近5年4考)1.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①____________。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因素:温度,且温度越③____,扩散现象越明显。(4)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知识精讲·夯基础知识点1引力和斥力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高(人教教材素材改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演示气体的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中装有空气,则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选填“A”或“B”)瓶。如图乙所示,将两个铅块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可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而不分开,该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易错提示B引力 内能(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为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2.影响因素(1)温度:同一物体,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其内能④______。(2)质量:同温度、同物态、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⑤______。知识点2越大越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注意事项3. 改变内能的方式方式 实质 条件 联系 举例热传递 能量的转移过程 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且效果相同 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热量从高温的铁块转移到低温的水等做功 能量的转化过程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⑥______ 钻木取火;来回多次弯折细金属丝,弯折处发热;等等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⑦______ 装着开水的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将瓶盖顶起来等增加减少4. 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2)与内能的关系:在只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⑧______。减少热量是过程量,描述时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易错警示(地方特色)春节期间,磁器口古镇上演了“打铁花”的民俗文化表演(如图所示),首先在熔炉里把罐子里的生铁化成汁,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铁的内能;被击打后,铁花火雨,腾空而起,像天女散花似的漫天飞舞,最后落地消失,在此过程中,铁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基础小练热传递减小 比热容和热值(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知识点3物理量 比热容 热值定义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符号 c q单位 J/(kg·℃) 固体(液体):J/kg;气体:J/m3物理量 比热容 热值影响因素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⑨______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密度、体积和温度等无关 热值只与燃料的⑩______有关,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是否充分燃烧等无关热量的 计算 Q=cmΔt(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固体(液体):Q=qm;气体:Q=qV应用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调节生物的自身温度、用热水袋取暖(水作为传热介质)、修建人工湖减缓热岛效应等 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液氢、液氧热值大、环保且没有空气污染)种类种类1.(2022年版课标素材改编)“早穿皮袄午穿纱”表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比沙石的__________大,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正是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某同学家“暖气”管道中500 kg的水从65 ℃降低到35 ℃,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J。[c水=4.2×103 J/(kg·℃)]基础小练比热容6.3×1072.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 t生活垃圾能“榨”出140 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 J/kg,某城镇每天产生50 t生活垃圾,则这些垃圾“榨”出的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J。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的30%被体积为500 m3、初温为30 ℃的水吸收,则水温能升高____℃。[c水=4.2×103 J/(kg·℃),ρ水=1.0×103 kg/m3]2.8×101140 热机1.定义:利用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2.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将 ________转化为 ______;做功冲程将 ______转化为 ________。3.热机的效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4.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η=知识点4机械能内能内能机械能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__________。3.方向性: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________。知识点5保持不变方向性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例 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进行如下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暑假小刚跟父母到海边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进入水中时,感觉水比较凉,他猜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能不同。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如图所示是小刚进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核心实验·提素养实验例基础设问(1)请将图中实验器材的作用补充完整。(2)实验中应取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当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热量时,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来比较吸热能力的。温度相同质量加热时间的长短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作出解释(4)小刚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则____液体吸热能力更强。(均选填“甲”或“乙”)项目 数据温度/℃ 20 30 40 50加热时间/s 甲 0 40 80 120乙 0 20 40 60甲甲交流合作、评估反思(5)(数据分析)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均为200 g,其中一种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J/(kg·℃),水在0~40 s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6)(生活实践)若从这两种液体中选出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使用,则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冷却效果更好。2.1×1038.4×103甲(7)(方案评估)实验后,小刚思考:可以通过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哪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你认为此方法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设问不可行甲、乙两种液体的沸点不一定相同,当两种液体都沸腾时,其温度变化量不一定相同,则由Q=cmΔt可知,该方法不可行(合理即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A卷近5年2考;B卷近5年3考)1.中国深地科探井钻探深度突破万米,钻探过程中钻头内能增大,下列事例中内能改变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A.炙手可热 B.钻木取火C.围炉烤火 D.抱团取暖重庆真题·明考向命题点1拓展训练B热学综合题(A卷近5年4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2.(2024·重庆 B卷3题3分)小丽为妈妈的生日做了一桌美食(如图所示),下列对美食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砂锅煲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内能的C.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D.食物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命题点2A【解析】“白气”是锅中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正确;煲汤过程中,汤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的,故B错误;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会降低,故C错误;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发生了扩散现象,故D错误。3.(2022·重庆 A卷3题3分)中华美食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麻花被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熔点高B.开大火能使正在沸腾的火锅汤温度升高C.蒸汤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汤包内能的D.烤鸭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比热容的应用及相关计算(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命题点3方法指导4.(2023·重庆 A卷11题2分)新能源太阳灶是一种烧水做饭的器具,太阳灶烧水时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____能,将2 kg的水从20 ℃加热到70 ℃,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c水=4.2×103 J/(kg·℃)]内4.2×1055.(2022·重庆 A卷11题2分)《三国演义》有“青梅煮酒”的典故,芒种节气正是青梅煮酒季,煮酒可利用水浴法对酒加热。质量为0.5 kg的酒从20 ℃ 升高到40 ℃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c酒=3.4×103 J/(kg·℃)];若煮酒位置海拔越高,水面上方的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会越____。3.4×104低6.(效率相关计算)(2024·达州)在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天然气灶将质量为1 kg的水从20 ℃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他家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是70%,他某次洗澡,耗水20 kg,热水器进水温度是22 ℃,出水温度是42 ℃,他这次洗澡消耗天然气________m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是3.2×107 J/m3。拓展训练3.36×1050.0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