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整合第十章 浮 力第2节 浮力相关实验情境创设·引思考核心实验·提素养重庆真题·明考向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卷近5年2考;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必做实验 )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如下实验过程。核心实验·提素养实验1例1基础设问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列举了三个情景。情景一: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情景二: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情景三:向水中压入皮球,开始用力不大,随着皮球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感觉越来越费力。针对以上情景尝试分别作出了三个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设计方案、收集证据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水、盐水(ρ盐水>ρ水)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实验步骤如图甲中a、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来。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______。(2)分析数据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N;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校零22.2得出结论、作出解释(3)分析图甲中实验步骤c、d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4)分析图甲中三个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5)分析图甲中实验步骤a、d、e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无关a、b、c(或a、b、d)密度越大交流合作、评估反思(6)当金属块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直至浸没到更深位置(未触底),在图乙中能表示出此过程金属块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选填“①”或“②”)。(7)(数据分析)小明完成本次实验后,通过获得的数据可求出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②2×10-41.1×103(8)(创新装置)如图丙所示,小明重新设计了实验方案,将另一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升降台上,使升降台逐渐上升,用该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是否有关”。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设问通过调节烧杯的高度,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合理即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进行如下实验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日常生活中,我们将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盆子排开水的重力就越大。针对这一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作出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重力有关。实验2例2基础设问设计方案、收集证据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1)小明按照图甲所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读数,所测铁球排开水的重力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其真实值,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小于④①②③(2)小明调整实验步骤后,进行实验,同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于粗心缺少了一些数据,请根据图甲将表格补充完整。铁球的 重力/N 铁球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铁球所受 的浮力/N 小桶和铁球排开水的总重力/N 小桶的 重力/N 铁球排开水的重力/N2 1 ___ 2.2 1.2 ___11得出结论、作出解释(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仅一组实验数据,所得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交流合作、评估反思(5)实验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了交流,要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物体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液体中。不一定(6)(创新装置)实验完成后,小明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注满水的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如图乙A所示,电子秤的示数为m1;将用细线悬挂的铁球缓慢浸没水中,待杯中水停止外溢,如图乙B所示,电子秤的示数为m2,则m1____(选填“>”“=”或“<”)m2。能力设问=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卷近5年2考)1.(2024·重庆B卷17题8分)小渝和同学们利用一长方体物块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将物块竖放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块的重力为2.7 N,然后将物块部分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同时水面升高了,说明物块受到了竖直向____的浮力,并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放入物块前相比______。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时,浮力为_____N。重庆真题·明考向命题点上增大0.3【解析】将物块部分浸入水中时,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对它向上的拉力、水对物块的作用力,由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则水对物块的作用力方向为竖直向上,即水对物块有竖直向上的浮力。物块部分浸入水中后,由于物块排开水使水面上升,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即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放入物块前大。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如题图甲所示时,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 N,示数为2.4 N,则浮力F浮=G-F示=2.7 N-2.4 N=0.3 N。(2)接下来小渝继续按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由甲、乙、丙的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浮力越大;由丙、丁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深度______。越大无关【解析】由题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则物块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观察题丙、丁两图可知,物块浸没于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物块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3)然后将物块浸没在盐水中,如图戊所示,分析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并通过计算得出所用盐水密度为_____g/cm3;若在实验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并未调零,则算出的盐水密度______。(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1.1不变(4)同组的小王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在浸没前,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将物块横放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露出水面高度与图乙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3 N,与图乙数据对比,小王得出结论:物体在浸没前,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解析】要探究物体在浸没前,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需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相同,小王同学将物块横放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露出水面高度与题图乙相同,则在改变深度的同时,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也改变了,故该方案不合理之处是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2.(2023·重庆B卷17题节选)小莉在“物理创新实验”社团活动中,看见如图甲所示的双探头压强计,该装置一次测量可采集多个数据。(1)小莉受双探头压强计原理的启发制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器材(细金属管与浮筒相通),她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感受到细金属管对手的作用力越来越____;浮筒竖直浸没在水中后,仔细观察其____表面橡皮膜形变更明显,从而分析出______产生的原因。大下浮力【解析】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感受到细金属管对手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浮筒竖直浸没在水中后,仔细观察其下表面橡皮膜形变更明显,从而分析出浮力产生的原因。(2)让浮筒浸没后继续下降,浮筒受到的浮力将______。变小【解析】让浮筒浸没后继续下降,随着深度的增加,上表面橡皮膜向下凹,下表面橡皮膜向上凸,浮筒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