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 价值观)
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观 价值观)
知识体系构建
价值的含义、特点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
含义
特点:价值的创造者+享受者;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内容、要求)
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才干;素质
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品德修为;道德根基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在砥砺自
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衡量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是什么
有什么用
怎么判断
怎么实现
内容 (1)含义
(2)特征
①积极意义: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没有价值,如毒品;
②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③物的属性和物的价值的区别:
物的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物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物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的需要和主观的判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年代、针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甚至是相反的价值,所以物的价值是可变的。
④价值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考点1 价值与价值观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含义
2、人的价值
含义
内涵
评价标准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
②自我价值: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注意】
①贡献(社会价值)和索取(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不对等。不是贡献越多,索取越多。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
②贡献和索取不分先后,不应是先贡献后索取,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同时的。
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都重要,不能强加比较关系,比较大小优劣。
④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原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课重要哲理一:人的价值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奥运健儿为国拼搏的事迹;
科学家为国争光、为国作贡献的事迹;
先进人物的人生价值。
(1)含义:
(2)导向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
对 个 人
对国家和民族
思考:价值观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价值观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有正误之分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3、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注意:价值 价值观
(客观的)
(主观的)
【原理内容】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们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重要哲理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基本内容
重要性
要求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成氛围】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注意:
(1)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主体、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的阶级立场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不能夸大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对人的认识评价、实践活动和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作用。
(4)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5)价值观与民族和社会: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一、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含义
产生 联系 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值不值得:认知)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去不去做:行为)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基础
基础
体现
事实判断回答是不是;价值判断回答好不好。如:天下雨了(事实判断);天下雨,糟透了。(价值判断)
社会意识
价值
选择
价值
判断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存在决定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含义
特征
实质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是一种社会意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去不去做的选择)
(认知、值不值得)
二者关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二者都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1)社会历史性(客观因素)
(2)阶级性
(3)主体差异性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考点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不同历史时期,政府对地摊经济的态度和做法
七八十年代 2008年后 如今
背景 800多万知青返城,城市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满足一下子涌现出来的过剩劳动力。 全国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热潮,把“城市形象”视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新冠疫情带来很多人失业,没有了收入来源,经济受影响。
目标 解决8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提升城市形象,创建文明卫生城市 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复苏经济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允许知青们单干,做点小买卖、开个路边摊等。 “个体户”象征自由与希望。 认为摆地摊“不入流”地摊经济被打击禁止。 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鼓励倡导摆地摊。
社会历史性
思考: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的 特点?
对地摊经济的不同看法
地摊经济
摆摊占道,交通不畅,不支持
扰民,不卫生,环境变差,不支持
出租车主
失业人员
小区住户
政府官员
人生百态
城管人员
又要去管理小商小贩,工作量加重,不太支持
能拉动本地经济发展,绝对拥护和支持
有人摆地摊只为讨生活,有人摆地摊是体验生活
能养家糊口,点10086个赞
主体差异性
思考: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的 特点?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
标准 原因 要求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①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根本的衡量尺度;
②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无数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考点梳理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①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②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统一)
③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立场)
④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角度)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和尺度
客观标准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最高标准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人民意愿)
最高的价值追求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
根本的衡量尺度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归纳总结
真理标准 价值标准
区别
联系 正确认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关系
“真理标准”是说“真不真”或“真与假”的问题,判断标准是通过实践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价值标准”是说“好不好”或“好与坏”的问题,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两者是内在的统一。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判断就是既要其“真”,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其“好”,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如核裂变能产生巨大的热能,是真,但原子能是用于和平事业还是用于制造杀人武器,还有个“好与坏”的价值判断问题
疑难解析
【原理内容】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二者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既要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本课重要哲理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原理
原因 措施
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①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社会为我);
②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为社会)
考点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原因 措施
主观 条件(关键)
【误区警示】
1.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不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而是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条件,也不取决于客观条件,而是取决于个人在实践和劳动中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主观条件,又需要客观条件。
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①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素质: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理想: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道德: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考点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归纳】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1)【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3.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①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⑤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⑥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创造和实现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本课重要哲理四: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材料
②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一、二条),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材料。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材料。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材料。
⑤要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材料。
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材料。
⑦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材料。
用“价值观””人生价值”的知识回答问题
人的价值的内容+人的真正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
答题要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拓展: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唯物论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认识论
(如何认识世界)
辩证法
(世界的状态是什么)
社会历史观 (社存与社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趋势,人民群众)
人生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创造和实现)
物质——运动——规律
意识 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
认识
真理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普、客、多、整部、系要)
(普、实质、途径、状态,环节)
(含义及属性、普、特、普特关系、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两重)
(含义、特征、实认关系)
(反、无、上)
(客、具、条)
1.(2022·浙江)在某些时候,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并非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
2.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为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
3.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表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4.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得“世界航天奖”,表明荣誉是衡量人的价值标准。( )
5.依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作出相同的价值选择。( )
【详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所以题干表述不对。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
X
【详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详解】“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梨子究竟有没有主人,个人看法不同,这表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X
【详解】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而不能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X
X
【详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一定的的标准,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作出相同的价值选择。
6.为扑灭山火保卫人民,重庆大批志愿者选择逆火而行,这启示我们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
7.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
8.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
9.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自己所在集体的利益要求。( )
【详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因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因此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详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启示我们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
X
【详解】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并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详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
√
X
2.漫画《遵守》(作者:张书信)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办事情( )
A.忽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未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C. 不懂得矛盾具有普遍性
D.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4.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为社区里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积累“时间币”。时间币既可以兑换一些当下的服务,也可以积攒着,等日后需要时再拿出来用。这种老年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时间银行”。由此可知(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②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③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相统一的
④互帮互助的前提是社会满足个人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