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四法治教育(二)
【内容概览】
法治教育(二)主要包括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宪法对我国政
治与经济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的规定,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
权利。宪法教育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五大学习主题中“法治教育”的主要
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涉及的内容如下:
册
单元
课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公民权利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公民义务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备考指引】
【必备知识1】完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考情分析】近三年全国各地试卷中,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重点考查内容,多以选择题、简答
题、探究题等形式出现,属于高频考点。结合时事热点,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范权力运行、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等角度,考查同学们对宪法至上、人民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核心
价值追求、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主导地位等知识的深入理解。易混
易错之处主要在于有些同学不能正确认识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国家机
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不能准确把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内涵等,这个知识,点内涵深刻,思维含
量较高,需要同学们高度重视。
【典型例题】(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中考试题)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丁人心
A.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民
代表大
B.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选举代长邵成
82
专题四法治教肩(二)
C.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D.人民处于当家作主地位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法治教育”学习主题中“认识主要国家机关,理解权
力是由人民授予的,行使权力必须受法律的约束”等内容,重在考查同学们法治意识和政治认
同的养成情况。试题情境来源于教材中“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示意图,考查同学们对
“国家机构的设置”这一主干知识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题千图表指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
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人民处于当家作主地位,D符合题意;图片内容没有体现国家机
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A不符合题意;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B错误;图片内容也未体现
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1.下列四个词语之间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②人民③人民代表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2.学习八年级下册内容后,某同学在梳理宪法知识时,制作了下图。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其中
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补会义杂济制应
汁会正:义政治制度
完法规定
①
泛的公民基木权利
压家武装力出厉十人小心
A.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B.超越权限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C.依法监督权力行使
D.公民要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3.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
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
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对宪法设置国家机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公民捍卫宪法的意识
B.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C.宪法是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人民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
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体现了
()
①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②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83三、23.(1)承担行政责任。启示: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自由;要在法律规定的
范围内行使权利和自由。
(2)A: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
(3)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答案示例
本题没有应答或作答与本
水平1
①设计问卷调查班级学生法律知识状况
题没有关系。
②根据班情确定班会主题
流程不完整或逻辑不
③收集法治案例、准备幻灯片、确定主持人、
水平2
清晰。
班会时间等。
④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水平3
流程完整,逻辑清晰。
⑤对活动的开展进行总结。
专题四
法治教育(二)》
【必备知识1】
1.B2.A3.B4.C5.A
6.(1)不正确。①处应填写“对其负责”;②处应填写“监督”。
理由: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
它监督。
(2)
生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人
人心咬
7
衍理耳家
代
人火法院
甜其负责
和社会各
民
人检察院
顶半物的
选举
人大
代表
成
大会
监察委火会
权力
监督
立接行使
统一行使
具林行使
、
创接供
7.(1)改正: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理由:①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
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③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
为;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法定职责必须为;国家权力必须严
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
民谋利益。
(2)坚持宪法至上,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等。
13
【必备知识2】
1.A2.B3.B4.D5.B
6.(1)①宪法是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不得与宪法的原测和精神相违背,否则无效);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
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爱国主义教育法规
定的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问题。
(2)示例:
活动一:①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②法学专家讲座,法治演讲
比赛,设计主题展板
活动二:①上好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积极参与红色主题实践活动②自觉维护祖国的
尊严、荣誉和利益,弘扬民族精神
【必备知识3】
1.B2.D3.B4.B5.D
6.(1)主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遵守宪法我们在行动;宪法让生活更美好;增强宪法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等。
目的:①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促进宪法实施,形成遵守宪法的良好社会氛围:②有利于推
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宪法权威等。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
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
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
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等等。
7.(1)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
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④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
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⑤学习宪法
有利于强化公民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⑥坚持依
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等。
(2)示例:
目的:了解宣传需求,把握宣传重点;增强宪法宣传活动有效性。
对象:社区工作者、居民等。
形式:问卷访谈、电话采访等。
步骤:问卷等前期准备;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向学校、社区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