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课件(共37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课件(共37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第九课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辨识各种文化现象。
2.掌握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掌握坚定文化自信的措施。(重点)
3.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
总议题
议题1
议题2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坚定文化自信
议题1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原因: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一、建设文化强国
关爱孤寡老人
(2)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好婆婆评选活动
区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知识拓展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含义 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是指封建的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
形式 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婚事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算命 黄赌毒、殖民主义、邪教
危害 属认识问题,对个人影响较深 (认识上的不科学、不积极、低俗) 有严重危害、祸国殃民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态度 改造或剔除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联系 都是文化糟粕,不利于文化强国建设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坚定理想信念: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加强道德教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提升科学素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区分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知识拓展
科学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
区别 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联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协调两个效益: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3)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正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性质 社会公益事业 文化企业
目标 追求社会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方式 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公共投入 按照价值规律,采用市场化运作
范围 学术研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化艺术以及博物馆等 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等
地位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联系】二者相辅相成。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知识拓展
某村着力实现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赢,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积极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五好文明家庭”“关爱孤寡老人”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实际行动引领群众共建乡风民风,在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中彰显新作为。
【情境】
先后建设了娱乐广场和灯光球场,配套完善了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成立了秧歌队、腰鼓队,将国家的惠农政策、身边的新风新事编成快板、对唱、歌舞等进行表演,寓教于乐地宣传了政策、法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将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带到了四邻八乡。
【任务1】独立思考: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该村是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
【任务2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提三条建议。
【情境】
【任务1】独立思考: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该村是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
任务1提示:(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实际行动引领群众共建乡风民风,弘扬时代新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2)加强乡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3)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将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带到四邻八乡。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任务2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提三条建议。
任务2提示:(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影像作品。
(2)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乡村故事。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 别 生产目的 文化事业部门是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需要为转移 文化产业部门是为市场生产商品,以市场需要为转移
资金来源 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提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文化商品的资本来源于不同经济成分
机构特征 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以行政方式管理。有学术研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文学艺术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 文化产业机构是企业单位,以企业法人进行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等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联系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议题2
坚定文化自信
二、坚定文化自信
1.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2.措施
(1)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可谓正当时。
一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不断汲取几千年来文化建设的有益做法,在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情境】
【任务1】小组合作: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包括对哪些文化的自信?
【任务2】小组讨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行动指南。请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情境】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行动指南。
【任务1】小组合作: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包括对哪些文化的自信?
【任务2】小组讨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行动指南。请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任务1提示: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任务2提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世界大变局对国家发展的要求,指导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作用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底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2.坚持文化自信的措施
基础 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内容 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
2
3
考向一 建设文化强国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1 (2023·浙江1月选考)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处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从攻克“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无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他们用行动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构筑中华民族精神
③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材料表明新时代青年用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②错误。材料表明新时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④与题意不符。
1
2
3
4
1
2
3
例2 (2024上·荆门高二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旨在  
①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振奋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优势
③坚持思想引领和文化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①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的优势,但这不是其目的,②排除。③④符合题意。
1
2
3
4
1
2
3
例3 (2024上·荆门高二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
②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弘扬时代精神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不同文化交流互鉴
④要在文化传承中坚定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坚定文化自信
4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来源,不是强调其地位和作用,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文化交流互鉴,③不符合题意。②④符合题意。
1
2
3
4
1
2
4
3
例4 (2022·浙江1月选考)近些年,不少画家把目光聚焦于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创作了《守岛老兵》《最美女教师》等一批佳作,获得广泛好评。在这里,画家们  
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树榜样力量,倡时代新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1
2
4
3
画家们把目光聚焦于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弘扬了主旋律,树立了学习的榜样,②④入选。材料未体现吸收外来、面向世界,①③不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